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140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548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淄博煤矿矿坑排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建立  沈照理 《地质论评》2000,46(3):263-269
本文讨论了淄博煤矿矿坑排水的水化学特征,指出了淄博南部和北部煤矿水化学成分的差异。通过矿坑水形成3个反应过程中水化学成分的计算,初步分析了矿坑水形成的机理:产酸作用与中和作用强度的不同是造成南、北煤矿水化学成分差别的主控机理,产酸作用的差异与煤层含硫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北部煤矿第二阶段的反应-铁氧化沉成矿 淀已进行完全或接近完全,而南部煤矿矿坑水仍富铁;参与中和作用的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及高岭石、绿  相似文献   
42.
基于麦克斯韦理论的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克斯韦理论为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地电磁场的测量通常测取Ex,Ey,Hx,Hy,Hz。大地电磁仪的设计要点包括:高灵敏度、智能化、同步采集数据、锚系硬连接、承压密封和合理的下沉速度所观测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可获得被测海域的地球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43.
东海大陆架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海洋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异养细菌在分解有机物质和无机化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从海洋食物链的角度来看,分解各种类型有机物而得以增殖的异养细菌自身也是海洋原生动物、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的营养源。异养细菌在海洋生态系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海洋中某些细菌的代谢活动与其他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 海洋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资料已有不少报道。但至今尚未有人发表过东海大陆架海域海洋微生物生态调查的报告。东海大陆架海域江河交汇人海,大陆对海洋的影响极为突出,水文和底质情况复杂,水产资源丰富,因而特别富有多样化的有机物来源。调查和了解这一海域中异养细薗生态分布规律,并研究其参与物质转化过程的特异性,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海洋生态学问题,而且对于阐述东海大陆架的特点也极有价值。本文着重讨论异养细菌在东海大陆架的生态分布特征及菌群组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44.
北太平洋鱿鱼渔场叶绿素a分布特点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2001年~8月对位于39°~43°N,152°E~171°W的北太平洋鱿鱼渔场进行的水温、盐度、叶绿素a、浮游植物和鱿鱼捕捞等的调查结果,主要分析北太平洋鱿鱼渔场表层叶绿素a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中心渔场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表层叶绿素a含量变化为0.03~0.32 mg/m3,平均为0.13 mg/m3,其中中部渔场表层叶绿素a含量值最大,东部渔场次之,西部渔场最低;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含量分布与表层温度、盐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叶绿素a含量高值区对应高温区,冷涡区含量最低,暖涡区含量最高;叶绿素a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西部、中部、东部渔场,表层叶绿素a含量与浮游植物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表层叶绿素a的分布与鱿鱼中心渔场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心渔场主要位于0.1 mg/m3叶绿素a等值线舌状部分或叶绿素a水平梯度较大处,渔场中心的叶绿素a值大于0.1 mg/m3.叶绿素a分布与环境要素及渔场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可作为鱿鱼渔场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5.
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2000~2003年长江口邻近海域5月和8月8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长江口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优势种出现的年份,平均丰度、优势度、聚集强度和对总丰度变化的回归贡献,确定本区优势种的重要性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 dorsispin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和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为次要优势种。马蹄娩螺(Limacina trochiformis)是偶然出现的优势种。中华哲水蚤在春季对总丰度贡献最大。真刺唇角水蚤是8个航次唯一的优势种,种群年间变化不显著。太平洋纺锤水蚤,火腿许水蚤和虫肢歪水蚤分布范围相对狭小,火腿许水蚤和虫肢歪水蚤分布在沿岸偏淡水的水体,适合较低的温度。太平洋纺锤水蚤分布在近岸偏成水的水体,适合较高的温度。  相似文献   
46.
东海沿岸海域牡蛎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冷原子吸收光度法对2007年6月份在东海沿岸海域采集的牡蛎(Ostreasp.)样品中的Cu、Zn、Pb、Cd、As、Cr、Hg、Ni共8种重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u和Zn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重金属的含量,且两者之间存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海洋贝类的生物质量标准相比,牡蛎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基本上都还没有超过各自的第二和第三类评价标准,这说明当前东海沿岸海域牡蛎的生物质量总体上尚较好。各类重金属在东海沿岸海域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以长江口含量为最高,其余海域含量较低,各海域重金属污染程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环境质量较好,第二类环境质量一般,第三类海域环境污染程度较严重,人类活动是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7.
电阻率测深是利用岩(矿)石电阻率的差异,保持观测点不动,而不断改变电极距进行观测的一种方法。随着供电电极距AB的增大,电流分布范围加深变宽,此时视电阻率ρ_s值即反映了该测点周围更宽范围内电性不均匀的情况。根据ρ_s值的变化情况,可定量地求出某些电性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作者曾将此方法应用到探测第四纪含气层,推算含气层的储存条件,发现其结果与钻探资料对比符合较好,证明此法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发育特征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拉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岩溶地貌景观最为典型。其类型主要有落水洞、溶洞、暗河、石林、湿地、盲谷等。本文从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的空间分布、规模、数量、面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的发育特征。针对该区岩溶地貌的破坏现状,结合其他地质遗迹景观,提出了通过建立地质公园及开发旅游来保护该区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提出了在开发中应采取的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9.
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法及其在RTK模糊度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博峰  沈云中  张兴福 《测绘学报》2012,41(4):483-489,495
RTK模糊度固定通常采用序贯四舍五入方法,该方法只固定能可靠固定的部分模糊度,因此控制四舍五入的纳伪概率是实现RTK可靠性的关键。从含多个备选假设的假设检验理论出发,研究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方法,根据风险水平和实数解的质量自适应地确定四舍五入取整区域,从而有效地控制整数固定的纳伪概率。并结合GNSS应用中两种特殊情况,发展两种简单实用的应用策略。采用基线长94.6 km的CORS站GPS双频数据进行网络RTK模糊度固定试验,分析本文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纳伪概率可控的四舍五入方法的固定率与传统四舍五入方法的固定率相当,且较传统方法更能有效地控制纳伪概率,提高整数解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0.
一、经向环流 850hPa和200hPa上的逐月大尺度季风环流在早先许多研究中已有论述(如Krishnamurti,1985年)。Krishnamurti指出:东亚西南季风地面气流从5月份开始发展;并在7、8月份到达东亚最北部;9月间季风气流撤回到赤道15°以内热带深处。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提供的10年月平均资料计算得出的结果表明,4月间垂直环流是由赤道附近和中国中部的上升运动这两种环型组成。赤道附近的上升运动可能与马来西亚半岛对流活动和降雨有联系。实际风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