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7篇 |
免费 | 280篇 |
国内免费 | 1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0篇 |
大气科学 | 131篇 |
地球物理 | 146篇 |
地质学 | 640篇 |
海洋学 | 124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85篇 |
自然地理 | 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54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5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蒙古正镶白旗碎斑熔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岩相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旗碎斑熔岩为不规则穹状体,可分为边缘玻质碎斑熔岩、过渡霏细碎斑熔岩、中心粒状碎斑熔岩和根部花岗斑岩四个岩性带。从玻质碎斑熔岩到粒状碎斑熔岩,斑晶碎裂度逐渐减弱,珠边结构在粒状碎斑熔岩中最发育,根部花岗斑岩与正常次火山岩相近。碎斑熔岩中钾长石有序度低,指示了岩石高温成因特征。白旌碎斑熔岩属太平洋岩系钙碱质系列,原始岩浆由来源于上地幔和下地壳熔体的混熔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22.
由于对资源矿产的过度开采使得矿山地区(尤其是煤矿)出现了采空区,从而引起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为了深入了解地震方法在采空区调查中的应用效果,从超声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出发,论述了物理模型的原理和制作,研究了采空区的地震波场特征,并利用W inse is软件对所采集的二维超声波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由叠偏剖面推断的采空区的位置与实际模型相符,从而验证了超声波采空区物理模型试验是有效的、可信的;同时可以为实际探测采空区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24.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别山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榴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i)本区榴辉岩的原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和少数可能为辉长岩,并且大多数可能属于扬子俯冲陆壳的一部分,为扬子陆壳(下地壳)俯冲变质成因,少数可能属扬子与华北大陆板块之间的古洋壳残片;(ii)本区榴辉岩大多具有Nb正异常、K负异常等,排除了它们形成于岛弧环境下的可能性;(iii)磨子潭-晓天断裂以南含榴辉岩和变质橄榄岩的变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可能代表扬子与华北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缝合带.其中除含有扬子俯冲陆壳外,还混有古洋壳残片. 相似文献
26.
27.
以中华鳖的嗜水气单胞菌纯化其外毒素,用胶体金建立斑点免疫检测方法,测定中华鳖对嗜水气单胸菌外毒素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有高的特异性,与血清中的其它成分交叉反应小;检测灵敏度达4ng。 相似文献
28.
Carbonate rocks are important reservoirs for global petroleum exploration.The largest oilfield in the South China Sea,Liuhua 11-1,is distributed in the massive carbonate reef area of the Zhujiang(Pearl)River Mouth Basin.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one 802.17-m-long core from well Xichen-1 in the South China Sea mainly consisted of white and light gray-white organic reefs.Recently,a Miocene whole core(161.9 m long)of well Xiyong-2,near well Xichen-1,was found to contain six layers of yellowish brown,light yellowish gray,iron black,or light yellowish gray-white organic reef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of these layers reveal a typical ferroan dolomite rich in Fe(up to 29%),with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n,Cu,W,Zn,Cr,Ni,and Co.Systematic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yields a 1.9–6.1 match in phase ratio with ankerite,5.4–26.9 with dolomite,and zero with calcite,which indicate that the samples can be classified as ferroan dolomite.The iron and heavy metals are inferred to be originated from multiple volcanic eruptions of Gaojianshi Island in the Dongdao Atoll during the middle-late Miocene.These elements were dissolved in seawater,likely as a sol,and carried to Yongxing Island in the Xuande Atoll by sea currents and tides enhanced by prevailing winds,and deposited as a part of the sedimentation process in the study area.The ferroan dolomite has Sr content of (125–285)×10~(-6),which is lower than the accepted Sr boundary value of dolomite.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dolomitization occurred during large-scale global glacial regression in the late Miocene.The isolated Xisha carbonate platform,exposed to air,underwent freshwater leaching and dolomitization induced by mixed water,and caused the extensive Fe-Mg exchange along the organic reef profile to form ankerite and ferroan dolomite.These results may help to understand paleoceanographic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Miocene. 相似文献
29.
30.
季节性冻结滞水促滑效应——滑坡发育的一种新因素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在综合分析西北季节性冻土地区滑坡发生时间规律和危险斜坡变形动态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季节性冻融作用产生的冻结滞水效应可使斜坡区地下水富集,土体软化范围扩大瞌 水压力增大,是本区滑坡发育的一种重要外动力因素,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发生条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