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传统的地理数据库中,河流、道路等线状地理实体通常用一些首尾相连的线段表示,如果将其转化为面向地理实体的数据将有利于用户分析等各种运用。本文介绍实现全国主要水系数据库中六级以下河流的分级与实体化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即首先通过地理位置的匹配从1∶25万水系数据中获取河流代码及名称属性,再对六级以下河流进行Strahler分级和实体化计算,最后介绍实体化后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32.
燃气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已经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功能单一的信息管理、到内部管理信息化、再到商务过程的信息化。总的趋势是企业内  相似文献   
33.
旅游活动对龙宫景区不同植被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龙  殷红梅 《中国岩溶》2013,32(2):218-224
按照旅游活动程度的强弱将景区分为活动区、缓冲区和对照区,并利用6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了龙宫风景区旅游活动对不同植被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游客的大量增多及龙宫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风景区物种组成越来越少,多样性与结构越来越简单.主要表现在:(1)乔木层的丰富度上,表现出缓冲区最大,活动区最小,对照区介于两者之间;在物种均匀度上,表现出活动区>对照区>缓冲区的趋势;在物种多样性上,活动区最小,缓冲区其次,对照区最大;从生态优势度来看,对照区最大,活动区最小,缓冲区介于其中.(2)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上,表现出活动区最小,对照区其次,而缓冲区为最大的趋势;在物种均匀度上,对照区最大,活动区次之,缓冲区最小;在物种多样性上,活动区最小,缓冲区其次,对照区最大;从生态优势度来看,对照区最大,活动区最小,缓冲区介于其中.(3)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上,表现出对照区最小,活动区其次,而缓冲区为最大的趋势;在物种均匀度上,对照区最小,活动区次之,缓冲区最大;在物种多样性上,对照区最小,缓冲区最大,活动区介于其中;从生态优势度来看,呈现出缓冲区>活动区>对照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34.
在航道冲淤分析过程及其可视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数据建模处理、空间分辨率设定、图形综合处理、显示重采样设置、分级设色处理5个方面研究了航道冲淤分析可视化效果增强方法,并结合航道地形数据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可视化效果增强方法不仅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可视化方法中的锯齿效应、图斑零碎和色彩分布不均等现象,而且能更加清晰、直观、准确地表达航道冲刷与淤积的空间分布状态与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5.
贵州织金洞客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旅游者行为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地调查,论述织金洞各流时空分布规律与旅游者行为特征,寻找出该地客源市场发展的障碍因素,并对贫困地区旅游溶洞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
针对已有的地貌单元无论在精度上,还是在覆盖的全面性上,均难以满足地理国情监测需求的问题,该文在数字地貌类型遥感综合解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高精度DEM、高分辨影像,以1∶100万地貌类型数据界线为基础进行地貌类型界线精确定位的技术方法和流程,设计了基于地貌类型的统计分析内容指标与方法,首次形成了定位精度达到1∶25万比例尺制图精度的全国地貌类型数据集,为查清并发布我国地形地貌家底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可为更高精度地貌类型的划分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7.
就报告文学《喜鹊叫喳喳》的价值和意义围绕“生态”、“文学”、“经济”和“发展”等话题.生态东阿发展研讨会日前在著名的“中国喜鹊之乡”山东省东阿县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东阿县委、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野电动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学敏.山东省及聊城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间志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