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段毅  吴应忠  赵阳 《地质学报》2016,90(5):1030-1039
系统采集了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尕海湖淡水湖泊沉积物,对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组成,探讨了它们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尕海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布反映了它们来自水生和陆生植物。尕海湖沉积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平均值为-221.9‰~-190.5‰。C_(21)~C_(33)奇碳数正构烷烃δD值明显地将样品划分为两种类型。类型Ⅰ样品的C_(21)~C_(33)奇碳数正构烷烃平均δD值明显地高于类型Ⅱ样品。类型Ⅰ沉积正构烷烃δD值分布特征反映了它们主要来自尕海湖水生植物;类型Ⅱ沉积物中正构烷烃δD值特征指示了它们主要来自研究区陆生草本植物。提出了具有δD值低、丰度高和CPI值低的中等链长正构烷烃起源于改造陆源草本植物的细菌。研究成果证实了沉积正构烷烃δD值可以作为指示有机质源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62.
柴达木盆地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的主控因素与成因类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对采集于柴达木盆地16个油田的40个原油进行了碳同位素测定,研究了它们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主控因素及其成因类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原油碳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的差别,西部地区原油富集13C,北部地区原油富集12C。研究发现,成油环境(如盐度和湿度)是决定西部盐湖相原油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母源性质则控制了北部淡水湖沼相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和变化。根据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和Ph/nC18比值特征,将柴达木盆地原油划分为五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63.
通过分步加热法和真空电磁破碎法, 对塔参1井深层(>5700 m)碳酸盐岩包裹体中微量气体组分进行了质谱计在线检测, 并对真空电磁破碎法释放的气体进行了碳同位素测定. 组分测定结果表明, 虽然两种方法获得的气体成分有差别, 但总的情况是, 深层碳酸盐岩中包裹气体成分以CO2为主, 其次为烃类气体CH4, C2H6和C3H8. 非烃气体CO在分步加热法中丰度较高, 而在真空电磁破碎法测定中含量较低, 包裹体中N2, H2和O2含量较低. 在5713.7 ~ 6422 m的下奥陶统和上寒武统中, 气体包裹体δ 13C1表现出富12C, 类似于生物气的特点(-52.4‰ ~ - 63.1‰), 但其组分却没有生物气“干”的特征. 深层包裹体中这一特征可能主要与烃类气体的运移分馏因素有关. 塔中个别深层天然气中较轻的CH4碳同位素特征可能也有类似成因. 而在下寒武统7117 ~ 7124 m处的气体包裹体则δ 13C1较重, 为高成熟度CH4的特点. 深层碳酸盐岩包裹体中 主要表现出无机成因的特点, 与塔中天然气的CO2碳同位素值所表现的成因一致.  相似文献   
64.
南沙海区生物单体脂类碳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毅  宋金明  张辉 《中国科学D辑》2003,33(9):889-894
应用GC-IRMS碳同位素分析技术, 对南沙海区典型生物的单体脂类碳同位素进行了测定. 饱和脂肪酸碳同位素δ 13C值分布在-25.6‰~-29.7‰之间, 其平均值在不同类型生物中为-26.4‰~-28.2‰, 差值仅为1.8‰. 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重的碳同位素组成, 与同碳数饱和脂肪酸的δ 13C值平均相差2.9‰~6.8‰. 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为-27.5‰~-29.7‰, 不同生物之间平均值极为接近, 为-28.6‰~-28.9‰. 饱和脂肪酸和正构烷烃平均δ 13C值只相差1.5‰, 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生物合成途径. 不同碳数脂类碳同位素δ 13C值差异大都在±2.0‰之间, 反映了它们经过碳链拉长的生物合成特征. 同时, 将这些生物单体脂类碳同位素与该海区沉积脂类的进行对比研究, 建立了生物与沉积脂类的碳同位素成因关系, 为脂类碳同位素应用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处于伊陕斜坡西南部,在长2沉积期研究区内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微相主要
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远砂坝,物源主要来自北东和南西两个方向。林镇地区长2油藏的分布与沉积相关
系密切,油藏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和河口坝的混合区,以及水下分流河道的侧缘,另外在远砂坝区也有少量油藏分布。
区内长2期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境控制了长2储集层岩性的横向变化,同时区内长2地层普遍发育低幅度鼻状构造隆
起,因此在构造圈闭条件和岩性圈闭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构造─岩性复合油藏。   相似文献   
66.
段毅  彭林  马兰花  周世新 《沉积学报》1999,17(1):156-160
首次对兰州市大气飘尘中酮和醇脂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大气飘尘中正烷基-2-酮和直链烷基醇的浓度分别为20~270ng·m-3和520~910ngm-3,并表现为3月份高于7月和8月份,这与兰州市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有关;其分布特征指示了它们来自人为活动、微生物和现代高等植物,而且它们在这3种来源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19.7%、15.4%~34.6%和50.3%~81.8%。甾醇化合物的浓度很低,它们由现代生物所提供。丰富的C18类异戊二烯酮化合物的存在,反映了大气飘尘中有机质在大气氧化过程中已经被改造。  相似文献   
67.
尹杰  杨魁  段毅 《测绘通报》2013,(6):51-53
根据高分辨率SAR影像的特点,基于目标分解理论定义极化SAR异质度,利用极化干涉相干最优目标分解思想提出了极化干涉SAR异质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适应性强的面向对象的SAR影像分割算法。并利用ESAR提供的数据对分割算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实验结果。将极化干涉数据的分割结果和极化数据的分割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了极化干涉SAR异质度的分割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68.
日本富山县中田浦滑坡滑带内的黄铁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国东  徐胜  郎煜华  段毅 《地球化学》2006,35(2):201-210
日本富山县境内的中田浦滑坡剖面中产出以立方体为主要晶形的微小黄铁矿颗粒,它们多沿滑带土中的细裂缝分布。黄铁矿的产出状况、晶体形态以及滑带土的岩矿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这些黄铁矿是滑带岩石粘土化作用过程的伴生产物,揭示滑带内的还原性氧化还原条件,它们总体受滑带的发生和发展所控制。因此,滑带土中的次生黄铁矿对于滑带土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指相意义,有可能作为备选指标用来判断滑带的产生历史和发展进程,从而估计滑坡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69.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传远  段毅  杜建国 《地球学报》2008,29(5):613-618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芳烃组成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原油成因。结果表明:所分析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烷基萘和含硫芳烃的分布特征与有机质类型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西峰油田原油形成于弱还原环境,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母质来源,特别是高等植物为原油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成熟度较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烃源岩相似,反映了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油层组。这些研究结果为盆地石油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甘南沼泽沉积脂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段毅 《地球化学》2002,31(6):525-531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寒冷潮湿高原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沼泽泥炭中脂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组成,来源和成岩过程,结果表明,正构烷烃,正构烯烃,正构脂肪酸,直链烷基酮和直链烷基醇都由长链组分所构成,这些长链组分来自草本植物,并且得到它们单体碳同位素证据的支持,丰富的奥利烯醇和羽扇烷醇均起源于陆源高等植物,存在很少报道过的一系列藿醇化合物,它们起源于细菌,甾酮和甾醇都以C29组分为主,C28和C29组分主要来自高等植物,而27组分则具有一个细菌源。无奇偶优势的短链正构烷烃,细菌起源的脂肪酸(C14,C15,异构和不饱和脂肪酸),直链烷基-2-酮,藿类和一些甾酮的存在,都说明在这种沉积环境中沉积有机质已经历了强烈改造作用。甾烯酮和甾烯醇分别向它们烷烃的化学和生物化学转化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