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海南岛中元古代花岗岩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海南岛中元古代花岗岩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花岗冈长岩等岩石组成,构成一个明显的 自花岗岩向花岗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的岩浆演化系列及钙碱性演化趋势。该岩体为一套板块碰撞 后隆起期原地一半原地过铝质花岗岩。是板块碰撞引起的地壳增厚升温和随之的玄武岩浆底侵加 热联合作用下,主要由抱板群变质沉积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部分融熔、并在幔源物质的参与下形 成的,所形成的花岗质岩浆在“走滑扩容泵吸”机制驱动下沿戈枕剪切带上升、固结就位,因而具壳 幔二元混合成因特点。化学成分以高 SiO2、K2O、Rb、Ba、Ta、Ce和贫P、Ti、Zr、Sr、Fe2O3+FeO、 MgO、CaO为特征;元素比值Zr/Nb、La/Nb、Ba/Nb、Rb/Nb、K/Nb、Ba/La及Cr、Co、Ni、V均接近 大陆中下地壳成分,Rb、Sr、Ba、Ta、Zr及比值K/Sr、Rb/Sr石r/Ba变化范围小,反映岩浆源区成分 或熔融方式上的一致性;轻重稀土较强分馏,负铕异常明显,稀土配分模式总体相似,呈左高右低 型,和抱板群变质沉积岩稀上元素组成基本一致;εNd(t)值普遍高于抱板群地层,(87Sr/86Sr)i值变化 大,暗示幔源参与信息。结合抱板群变基性火山岩的  相似文献   
142.
末次冰期东亚季风气候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东  吴锡浩 《气象科学》1995,15(4):183-196
利用一个T42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模拟了现代及末次冰期极盛时期边界条件下的东亚季风气候,并与中国区域内古气候变化的地质证据了对比,综合分析表明,末次末期时东亚冬季风强盛,夏季风衰退,气候大陆度增加。年平均气温普遍下降,我国华南,西北东部至华北,东北地区分别比现代降温2-4℃、8-10℃及10℃以上;季风多降水明显减少,与现代相比,东南沿海,江淮至华北,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别减少70-80%,60-70  相似文献   
143.
生物喀斯特及其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物喀斯特是由生物作用和岩石的可溶性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形态及其过程,本文在回顾和讨论了生物喀斯特的产生、定义、概念及其研究内容后,着重讨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研究的概念、意义和研究方法、指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研究是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重要理论实践意义的研究体系,提出了生物喀斯特微形态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4.
降低金刚石钻头烧结温度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相图上分析了制取预合金胎体粉末以降低钻头烧结温度的可行性,并结合生产实践介绍了2种预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从而把制造金刚石钻头的烧结温度降低到900℃。  相似文献   
145.
薄壁金刚石钻头感应加热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中频感应加热生产薄壁金刚石钻头的加热过程,依此提出了薄壁钻头的加热机理,为重新确定模具与感应圈的相对位置,模具设计以及设备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6.
1 引言 为合理进行耕地的水分管理,需要正确掌握其水分的收支状况。在水分收支项中,由于蒸散量绝对值最大,在判断水分收支时是不能缺少的,但因实际测量困难,多采用净辐射量进行估计。在长期实测净辐射量的过程中,因测量仪器的维护管理繁琐,困难较多,因此,建立了许多净辐射量估计模型。而这些净辐射量估计模型多数是利用日射量与净辐射量的线性关系建立的。  相似文献   
147.
<正> 广西那坡县三叉河泥盆系剖面,位于那坡至靖西公路线的三叉河至平恩村,西北距那坡县城33公里,东南距靖西安德13公里。剖面所通过的岩层是其间一个古喀斯特溶洞陷落后的南缘(图1)。为了补充坡脚组和达莲塘组的接触关系,我们在剖面附近的照阳水库东侧,补测了一段坡脚组顶部和达莲塘组底部的剖面(图2)。综合上述二个剖面,其层序如下(图3)。  相似文献   
148.
内蒙古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铟矿床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铟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东部,是产于海西期酸性岩浆岩体内部的热液脉状矿床,40多个矿体分布于东西长6km、南北宽200~1000m的范围内,成矿温度西高东低。矿床有用组分以Pb、Zn为主,伴生有Ag、Sn、In和Ga,其中Ag1800t,Sn2000多t,In400多t,Ga100多t,构成一个典型的多金属矿床。一部分Ag以银矿物形式存在,另一部分Ag存在于方铅矿和闪锌矿中。除锡石和黄锡矿外,方铅矿也含有较高的锡。In和Ga主要存在于闪锌矿中。矿石中w(Ag)=82×10-6~516×10-6,w(Cd)=94×10-6~1430×10-6,w(In)=12×10-6~295×10-6,w(Ga)=3×10-6~82×10-6;方铅矿中w(Ag)=1580×10-6~4995×10-6,w(Sn)=735×10-6~2785×10-6,In和Ga很低;闪锌矿中w(Ag)=280×10-6~2030×10-6,w(Cd)=0 18%~0 44%,w(In)=85×10-6~2660×10-6,w(Ga)=11×10-6~155×10-6。从西向东,Sn和In含量降低,Ag和Ga含量增高。这一变化与成矿温度由西向东的降低一致。  相似文献   
149.
基于GIS和RS的区域陆地植被NPP估算——以中国内蒙古为例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在GIS的支持下,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MODIS数据,考虑到最大光利用率在不同植被类型中的差异,构建了一个区域陆地植被NPP估算模型,并以2002年的内蒙古植被为例,研究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该模型在数据获取了上比较容易,仅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就可以对陆地植被NPP进行估算,使其实际的可操作性得到加强。(2)通过与NPP的实测资料及其他模型的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对区域陆地值被NPP的模拟效果较好,与Chikugo模型相比,它更能反应森林NPP的实际情况。(3)2002年内蒙古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为390.8MtC/a,总体分布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其季节变化也非常明显,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3个月时间里,NPP占了全年的72.7%,而1—2月份植物基本停止生长,净初级生产力极低,每月仅为3.59MtC。  相似文献   
150.
大雾区域地面能见度、垂直总水汽含量、雾滴有效半径等因子是对大雾进行有效监测的重要参数。以MOD IS探测器的卫星遥感数据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定量反演了这些大雾参数。能见度参数反演结果和气象地面观测能见度信息数据的对比表明其效果良好。所得垂直总水汽含量、雾滴有效半径也与以前国内外相关多年研究的结果趋势一致。此方法在这里成功的应用,说明其在遥感大雾监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