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地史时期海洋环境曾经历过不同的氧化还原状态,与生物种群演化、烃源岩的保存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地质事件密切相关,因此古氧化还原条件分析是古海洋生态环境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氧化还原单个指标分析,这样的分析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氧化还原研究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它的岩石学、古生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黄铁矿体系指标,探讨了各项指标的优势性与局限性,为进一步开展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研究提供借鉴。尽管各项指标在特定地质背景下均存在自身优势,但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各项指标所反映的氧化还原条件却存在一定差异,甚至是相悖的,因此准确地识别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需要各个指标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12.
隧道绿色施工不仅需要预报工作面前方突水突泥等低阻异常,更需要查明灾害体的地质构造,为灾害预警与防治提供保障。传统的瞬变电磁解释方法仅能够提供单一电阻率信息不能满足隧道地质灾害治理要求。因此,将虚拟波场成像技术引入到瞬变电磁隧道探测技术中,期望实现灾害体电性与结构综合解释。首先,根据波场变换原理将瞬变电磁数据转换到虚拟波场;然后,利用电阻率成像算法计算工作面前方电阻率建立虚拟波场速度模型,利用波动方程克希霍夫积分解进行波场延拓实现瞬变电磁虚拟波场偏移成像;最后,综合电阻率与偏移成像结果对工作面前方地质体进行解释,判断地质灾害体的电性与构造特征。分别采用充水溶洞、充水断层两类常见灾害模型对算法进行验证。充水断层模型电阻率成像结果可以识别工作面前方低阻异常,但是异常分布范围略有增加,且不易判断倾斜角度;而偏移成像结果有效地识别异常的边界位置且对应准确,更易容判断异常倾斜方向。充水溶洞模型电阻率成像结果可识别溶洞的低阻异常与位置,但是异常形态与实际模型略有偏差;偏移成像结果圈定了模型的前后边界且与模型吻合较好。实测数据偏移成像结果有效圈定了低阻异常位置与裂隙形态,预测结果与已知出水孔情况相符。理论模型与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虚拟波场克希霍夫偏移成像结果既包含地质灾害体的电阻率分布,又能识别灾害体电性分界面,为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提供了丰富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13.
大量试验表明饱和土样经历脱湿过程进入吸湿阶段后,在高饱和度区域,残余气体会以封闭气泡的形式分布在土样孔隙中,此时土样呈现较大的压缩性,当吸湿过程结束基质吸力再为0 kPa时,土样并不会达到完全饱和状态。韦昌富等(2008)提出的非饱和土的本构模型没有考虑残余含气量的影响,认为土样在吸湿过程后仍能达到完全饱和状态,这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偏差。为了更精确地模拟真实情况,基于考虑不同残余含气量的毛细滞回内变量理论和忽视残余含气量影响的非饱和土的水力耦合本构模型,提出了考虑不同残余含气量影响的非饱和土的修正本构模型。通过和实测数据的比较,修正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任意干湿路径下的非饱和土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4.
针对地面观测站气象资料保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各种防范措施,以达到提高气象资料保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5.
为满足精密时间测量和高性能星载原子钟等国家重要研究课题的实验应用需求,研制了主要由AD9956芯片和8位高性能单片机构成的一种DDS(直接数字合成)任意频率合成器。在分析DDS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硬、软件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该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对同时完成的专用于控制该合成器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也作了介绍。实际使用结果表明:研制的合成器符合实验使用要求,并对促进课题的研究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6.
以山西晋城张岭煤田着火区、采空区勘探和着火区探测为例 ,通过对该地区地质构造特征、采空区雷达特征、着火区地温场分布等的描述与分析 ,结合该区钻探、井温测量和气体检测的结果 ,论证了地质雷达与米测温联合方法在煤田采空区圈定和着火区调查中的应用效果 ,并对该方法的应用前景作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17.
平凉92.6.22强雹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2年6月22日发生在平凉附近的一次强冰雹过程的成因分析表明:对流层中高层有冷平流,低层有暖湿平流的发展,有利的不稳定层结的出现,高中空急流的建立,风速切变,低空辐合以及较强的水汽输送,能量大值区的存在,降雹上游区的扰动等,是强冰雹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8.
119.
水利电力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承担中央一级的防汛水文情报预报任务,每天要处理全国拍来的成千上万份水情、雨量电报。过去是人工译电,工作量很大,当几个流域同时发生洪水,常因译电工作跟不上而影响防汛对水情、雨情的掌握。目前采用电子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接收、处理水情电报,译电效率和准确度都大为提高。早在1976年,原水利电力部水利调度研究所已开始研制计算机软件系统及其部分专用设备。后来,水文水利调度中心在上述基础上,根据防汛工作的需要,对软件系统作了部分修改,并增添了一些外围设备,接通了通讯线路,于1981年正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20.
电热型X荧光分析熔样机的研制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电热型X荧光分析熔样机的结构、特点及性能指标。熔样机本体采用新型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马弗炉式结构,炉内安装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旋转的高温陶瓷载样盘,可放置4个自动成形用的坩埚;炉体可进行程控摆动,通过载样盘的旋转和炉体的摆动实现样品的均匀化。熔样温度、熔样时间、转摆频率和总次数等参数由配备有大型液晶显示屏的控制面板设置,简便、易学。利用载样盘的手动旋转功能,可以将任意样品旋转至炉口位置后取出,减少炉温对操作者的热辐射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熔样机的最大温升为1250℃,温控精度为±1℃,可在15min内制备4个样品,制样精度优于0.3%(RSD,n=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