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篇 |
免费 | 89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篇 |
大气科学 | 6篇 |
地球物理 | 42篇 |
地质学 | 161篇 |
海洋学 | 34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63篇 |
自然地理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河东金矿位于胶西北望儿山断裂中段,其探矿深度已超过地表下800m,根据测区强干扰条件及2 000m深度探测要求,制定了针对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地、物、化、遥多元异常信息找矿方案,其中化探方法采用的是构造地球化学法。遥感蚀变信息来源于美国7号陆地卫星ETM多光谱数据。物探技术选择了广域电磁测深法,并按120m×50m网度开展了9条测线的广域电磁测深法测量。在平面上主要依据遥感泥化蚀变异常和Au、As、Cu等元素的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在剖面上主要根据广域电磁测深法所获得的低电阻率异常信息,结合地质认识圈定出深部找矿靶位两处。经钻探工程验证,在300~1 300m深度范围发现了新的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312.
招远黄埠岭金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埠岭矿区广泛分布玲珑花岗岩,并发育煌斑岩脉,局部有少量胶东群变质岩残留。岩石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花岗岩在钾化、红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伴随有SiO2、TiO2、Al2O2、FeO、MnO、MgO、CaO、Na2O、K2O等组分和稀土元素的显著转移。岩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玲珑花岗岩是Au的重要来源。由于煌斑岩和变质岩也受到成矿流体的作用,因此其物质成分及含量与胶东其它地区同类岩石相比有显著差异。黄埠岭金矿形成于燕山晚期,与煌斑岩侵位时代接近。 相似文献
313.
314.
广西大厂泥盆纪海底热水喷口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海底热水喷出成矿现象的发现(Francheteauetal·,1979;Simoneit,1985等)是近几十年来海洋地质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但是,由于多期多阶段的地质改造,古代的热水喷口至今尚未见过报道,笔者对大厂矿田长坡矿床各采矿坑道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发现并确定该矿床赋矿地层上泥盆统硅质岩层内存在火山热水活动的喷口,现对其特征及地质意义作初步论述。1热水喷口的地质特征热水喷口在大厂长坡矿中可见数处,主要产在上泥盆统榴江组内92号矿体中。喷口呈长短不等、粗细不一的筒状,横切面呈不规则圆形… 相似文献
315.
汽车加油站防雷检测应首先做好准备工作,严格遵照防雷检测技术规范,对油罐、加油机、站房、罩棚、供配电、电涌保护器等设施的防雷电装置检测,仪器的布置和检测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16.
317.
以西南科技大学青义校区为研究区,利用SBAS-InSAR和PS-InSAR对52景升轨Sentinel-1A雷达影像,分别获取了研究区2017年6月至2020年11月的地表形变速率及时序形变量。结合相干性系数、形变速率、方差及标准差对两种时序InSAR结果进行检验对比,从自然、人为因素两方面探讨了研究区地表形变机理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多处显著沉降,最大垂直沉降速率可达15 mm/a,地表形变与学生公寓楼、道路扩建等人为因素有关,地表沉降区与强降雨、岩性及地势地貌关联紧密,地层界线与地表形变不显著相关。相较而言,两种监测结果总体一致性较好,SBAS-InSAR相比PS-InSAR的监测结果稳健性更好。 相似文献
318.
320.
为了研究地震载荷下圆柱型储罐内液体的晃荡特性,选用15种典型的地震信号,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进行数值仿真,以探究地震的频率、频率成分、峰值速度以及峰值加速度对晃荡波高和水动压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① 地震主频是影响自由液面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其接近储液的一阶固有频率时,会激发强烈的非线性晃荡现象,工程中应添加减晃装置;② 波高与地震峰值速度呈较强的正相关,并且低频成分的地震信号激发的波浪较其它频率成分的地震信号更为剧烈;③ 水动压在储罐上部呈对流模式分布,主要受地震主频和频率成分的影响,并与地震峰值速度和频率成分呈正相关;④ 水动压在储罐中、下部为脉冲模式分布,与地震峰值加速度呈线性正相关且下部的水动压增长速率明显大于中部。因此在抗震设计中,应加强罐壁下部的强度,尤其是峰值加速度较大的储罐放置场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