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利用Minolta CM2002光谱光度计按照1 cm间隔测量了长江口泥质区ZM11孔沉积物的光谱特征,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获取的400~700 nm可见光范围内的颜色反射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对环境和气候的指示意义。因子分析提取了F1和F2两个主因子,通过与测试所得到的亮度(L)、红度(a*分量)、黄度(b*分量)等颜色反射率特征值对比,发现F1与亮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F2与黄量变化趋势则完全相反,其中前者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的有效替代性指标,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增大,沉积物亮度值变大,反之亦然。结合210Pb沉积速率数据,ZM11孔沉积物颜色反射率指标记录的近百年来发生的数次东亚夏季风增强期大致出现在1887、1897、1904、1915、1936、1945、1953、1965、1977、1987、1992年,该结果得到了近年来温度和降雨量实测记录的验证。东亚季风的这种强度变化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功率谱分析表明研究区存在明显的28 a和2 a周期,结合历史资料,推断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另外还可能受到大尺度气候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The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subaqueous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delta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was studied based on lithology and foraminifera analysis for two boreholes,CJK07 and CJK11,along with14C dating.Four sedimentary facies were identified,namely fluvial,tidal flat,offshore,and prodelta facies.The fluvial sedimentary facies is comprised of fluvial channel lag deposits,fluvial point bar deposits,and floodplain deposits,showing a fining-upward sequence in general with no benthic foraminifera.A layer of stiff clay overlies the fluvial deposits in core CJK07,indicating a long-term exposur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LGM).During the postglacial sea-level rise around 13-7.5 cal ka BP,the tidal flat facies was deposited in core CJK11,characterized by abundant silt-clay couplets.Euryhaline species dominate the subtidal flat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while almost no foraminifera was found in the intertidal flat.The offshore environment was the majo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hen the sea level reached its highest level around 7.5 cal ka BP,with a maximum accumulation rate of 10 mm/a found in core CJK11.Prodelta sediments have been deposited in core CJK11 since ~3 cal ka BP,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The difference in sedimentary facies between core CJK07 and CJK11 is due to their location: core CJK07 was in an interfluve while core CJK11 was in an incised valley during the LGM.Furthermore,AMS14C dating of core CJK07 shows poor chronological order,indicating that the sediments were reworked by strong tidal currents and that sediment deposited since ~7.7 cal ka BP in core CJK07 was eroded away by modern hydrodynamic forces caused by the southward shift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delta depocenter.  相似文献   
63.
闫峻  陈江峰  谢智  杨刚  喻钢  钱卉 《地球化学》2005,34(5):455-469
长江中下游地区繁昌火山盆地蝌蚪山晚白垩世玄武岩为硅饱和岩石, SiO2含量在 47.63%~ 50.02%之间,在 TAS图上位于碱性和亚碱性的分界线上,多数属于玄武岩,少数为粗面玄武岩. MgO含量较低( 3.72%~ 5.58%),但 Mg#值较高( 61~ 71).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Ba、 Th、 U、 LREE和 Pb,亏损高场强元素 Nb、 Zr和 Ti,具富集的 Sr、 Nd和 Pb同位素组成.初始 87Sr/86Sr(t)比值介于 0.706 5~ 0.706 6之间,ε Nd(t)值介于-5.5~-7.3之间.在 87Sr/86Sr(t)-ε Nd(t)相关图上投在富集的第Ⅳ象限,并趋向于 EMⅡ地幔端员. 206Pb/204Pb(t)、 207Pb/204Pb(t)和 208Pb/204Pb(t)比值分别为 17.928~ 18.311、 15.426~ 15.621和 37.785~ 38.525,在 Pb同位素相关图上处在 DMM和 EMⅡ地幔端员之间.蝌蚪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原始岩浆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底侵到壳幔边界后曾有一段时间的滞留,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以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随后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的混染.本地区晚中生代时期陆下岩石圈地幔具有同位素富集的性质,曾受到过古老俯冲事件中析出流体 /熔体的交代.与本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性质的对比表明,从晚中生代至新生代,由于岩石圈拉张和软流圈的上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岩石圈的减薄,其过程和华北地块东部的岩石圈减薄事件基本一致.造成华北地块东部和华南地块东部的岩石圈减薄具有一致的动力学机制和背景,很可能是晚中生代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造成的弧后盆地的拉张减薄.  相似文献   
64.
65.
Re-Os同位素体系在陨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刚  谢智  陈江峰 《地学前缘》2001,8(2):339-344
铁陨石中的Re ,Os含量反映其结晶分异历史。通过铁陨石定年修正187Re的衰变常数为 :λ(187Re) =1 6 6 6× 10 -11a-1。ReOs同位素测年法可以直接用于对铁陨石的定年 ,结果表明天然铁陨石大体同时形成 ,但ReOs定年技术已有可能揭示不同化学群铁陨石形成年代的序列 ,但研究尚需深入。这些方法也可以用来探讨铁陨石和石铁陨石的形成源区、冷却历史和后期变化。虽然在石陨石中Re ,Os同位素的浓度很低 ,但也有了探索性研究成果。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ReOs同位素体系在天体化学中的作用将愈加明显和重要。  相似文献   
66.
赵平  李天祥  吴靖  杨刚 《贵州地质》2007,24(1):74-77
炭质页岩中钼、镍、钒、磷等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作者采用充氩电荷注入检测器(CID)-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全谱直读原子发射光谱仪,建立了适应于地质样品中钒的快速测定的方法。方法的特点是:线性范围宽、快速、准确、稳定性好且能同时测试多种元素;该方法也可同时用于:Mn、Cu、Pb、Zn、Co、N i、P等杂质元素的快速测定。通过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取得良好结果,与化学法测定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7.
利用现有的纸质地形图制作电子地形图,仍然是水电行业获取基础设计资料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如何通过调整扫描仪参数改善纸质地形图的扫描质量,以及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图像去噪,利用阈值法进行图像分割,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矢量化底图,提高自动矢量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68.
况云所  贾立宇  杨刚 《贵州地质》2020,37(3):240-243
黔北桐梓红花园剖面是华南扬子台地经典的奥陶系剖面之一,其中的湄潭组下部泥页岩段产出大量的腕足类化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态分析显示:红花园剖面湄潭组下部的腕足类化石共有27属,其中以正形贝类Sinorthis的丰度最高,为湄潭组下段腕足动物中的优势类型。此外,Paralenorthis,Desmorthis,Xinanorthis等也比较常见,同为早奥陶世扬子台地近岸浅水环境下Sinorthis动物群的共生腕足分子。通过与黔中乌当地区湄潭组下段的腕足动物组合进行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桐梓红花园剖面的腕足动物,无论是化石丰度还是形态分异度,都明显高于贵阳乌当地区。两地之间湄潭组沉积环境的差异和研究程度的不同可能是腕足动物化石面貌不一样的主要原因。红花园剖面湄潭组下部腕足动物的多样性迅速增加,为研究华南早奥陶世腕足动物演化史上首次辐射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探讨该地质时期黔中古陆南、北缘近岸环境下腕足动物的地理区系划分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9.
北淮阳新元古代基性侵入岩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大别造山带北部北淮阳褶皱带中分布少量变质变形基性侵入体,错石U-Pb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它们的形成时代是新元古代(78±18Ma),与北大别杂岩带中TTG片麻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它们不仅形成时代与北大别杂岩带中基性-超基性岩不同,而且表现出与北大别杂岩带中基性侵入体不一致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70.
面向遥感影像智能分类的海量样本数据采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滔  吴芸  郑新燕  杨刚  白驹 《测绘通报》2019,(10):56-60
以地理国情监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高精度地表覆盖分类产品为数据源,提出了一种面向遥感影像智能分类、基于位置匹配技术的全国尺度海量样本数据采集方法。根据数据源特征,研究了县域采集数量权重设置、坐标投影转换、栅格灰度重采样、无效样本数据过滤、地表覆盖分类码映射、样本数据命名标识、特定地表覆盖类型样本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位置匹配的遥感影像数据与分类标签数据组成的样本数据对,开发了样本数据自动采集软件。利用该方法,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实现了全国尺度海量样本数据采集。选取其中5个县域的成果,评估了方法的实用性及运算性能。研究表明:该方法提升了生产全国尺度海量样本数据的计算响应速度;采集的样本数据能够满足遥感影像智能分类对样本源高质量、大规模的需求,提升了遥感影像分类与预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