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7篇 |
免费 | 193篇 |
国内免费 | 1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7篇 |
大气科学 | 112篇 |
地球物理 | 89篇 |
地质学 | 492篇 |
海洋学 | 106篇 |
天文学 | 13篇 |
综合类 | 88篇 |
自然地理 | 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长江口海域新生代地层与断裂活动性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长江口海域通过浅层人工地震勘察查明,新生代地层可分为5个地震层。分别为第四系、上新统、中新统上段、中新统下段及始新统。第三纪地层自东北向西南依次超覆、减薄尖灭,上部被第四纪地层不整合覆盖。沉积基底主要由晚侏罗世火山岩系及燕山晚期酸性小岩体构成,未发现早第三纪及晚白垩世断陷盆地。断裂构造很发育,按展布方向大体可归为北东、北西及近东西向3组,皆为正断层。前两者数量多、延伸长、断距大,与同区的航磁异常构架吻合。北东向断裂分段明显,西南段为第四纪断裂,中段为晚第三纪断裂,东北段为早第三纪断裂;而北西向断裂分段不很清晰。两者的垂直位移速率平均在0.015mm/a。本文对该海域有关的几个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和碳固持能力不同,开展大尺度范围内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研究,是全面掌握湖泊水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准确核算水生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的前提。以长江中下游10 km2以上(共131个)的湖泊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和先验知识,通过光谱分析,研发了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遥感高精度机器学习识别算法,解析了长江中下游湖泊群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湖泊群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遥感监测精度为0.81,Kappa系数为0.74;1986—2020年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水生植物面积为2541.58~4571.42 km2,占湖泊总面积的15.99%~28.77%,沉水植物是优势类型(Max1995年=2649.21 km2,Min2005年=921.38 km2),其次是挺水植物(Max2005年=1779.44 km2,Min2020年=569.05 km2)和浮叶植物(Max2015年=685.68 km2,Min2000年=293.04 km2);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流域湖泊群,其次是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太湖流域和汉江流域;变化趋势上,1986—2020年长江中下游湖泊群水生植物面积呈现先增长(1986—1995年)、后下降(1995—2010年)、再增加(2010年后)的趋势。本研究可为长江中下游湖泊群生态环境调查及水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4.
冀北中生代高Sr低Y和低Sr低Y型花岗岩:地球化学、成因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22,他引:20
冀北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冀北金矿有不同的类型,但大多与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有关。本文的研究表明,冀北与金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岩大体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高Sr低Y型岩体,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可能是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其残留相为榴辉岩或角闪榴辉岩;另一类为低Sr低Y型岩体,以较低的Sr、Al和具明显的负铕异常而区别于埃达克质岩,又因其低Y和HREE而类似于埃达克质岩,推测源岩残留相中有斜长石存在,相当于高压麻粒岩相的环境,可能也形成于加厚下地壳底部。冀北金矿的S、Ph、H、O和C同位素大多显示深源的特点,且在时空分布上与上述两类中酸性侵入岩存在密切的关系,表明冀北金矿床的成矿物质和流体可能是幔源的,与中生代高Sr低Y和低Sr低Y型岩浆的成因有关。这一认识对于理解冀北金矿的成因和找矿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5.
66.
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编辑和出版的“构造地质学术语汇编”一书的中译本第一部分(第一册),已经在我国翻译出版了。该书共分三部分,第二部分(第二册)中译本将要出版,第三部分(第三册)有待翻译出版。“构造地质学术语汇编”第一部分为地壳的大型构造和地质建造方面的术语,共452个,包括六组术语:第一组为地台及其构造单元,80个术 相似文献
67.
小型地质构造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主要因素,小构造的精准探测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煤岩界面高精度探测是查明小构造,实现透明工作面的基础。声波远探测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分辨率高、可成像等优点,能够实现对煤岩界面的精准识别。为此,提出了基于穿层钻孔声波远探测的煤岩界面探测技术,通过在井下穿层钻孔内布置声波远探测仪,采集孔周煤岩分界面产生的阵列波形,并利用反射波信息反演获得煤岩界面成像图,进一步结合钻孔群,实现工作面的整体勘察。首先,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出煤系单极远探测数值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正演分析全波信号与波场快照的全时空变化规律;最后对远探测声波数据进行反演实现煤岩界面的偏移成像。正演结果表明:模型中煤层的纵波波速比顶底板岩层慢1.2 km/s左右,声波在煤层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得更快,同时声波穿过煤岩界面时会出现主频的漂移;当测点趋近于仪器从底板岩层向煤层过渡的位置时,直达波的变化特征为幅度的骤降与声时的增大,而界面反射波的特征为时间−深度域中倾斜同相轴的斜率改变。对采集到的波形数据进行滤波、波场分离、反射波增强、偏移成像四个步骤完成模型反演,成像结果与原始模型相似度高,煤岩界面倾角误差0.6°、煤厚误差0.212 m,穿层钻孔远探测声波有限元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演出煤岩界面的位置和形态特征。该研究可为声波远探测技术应用于穿层钻孔煤岩界面识别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68.
中国西部山地发展的一般模式——以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国西部山区是我国的水源地及生态屏障,它们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内容。研究归纳出山地发展的“巴音布鲁克模式”:(1)天鹅及其生境的绝对保护(核心);(2)建立可持续牧业(主体);(3)规范和发展旅游业(突破口);(4)西蒙古土尔扈特传统文化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中国西部山区的发展模式都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自然保护)三个圈层(与当地主要土地资源相适应的主导产业,与当地特有资源相联系的新兴产业,当地民族文化保护)。这种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生态优先的思想,同时考虑到促进地区新老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符合西部大开发的方针。 相似文献
69.
2002年腾格里沙漠湖泊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002年的6期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自动提取腾格里沙漠一年内6个时期的湖泊信息,对湖泊季节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并与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季节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湖泊的季节变化显著,湖泊总数量及总面积在夏季(6月)达最大值,在冬季(12、2月)最小;两大沙漠湖泊季节变化情况不尽相同,可能与两大沙漠湖泊水的补给方式存在差异有关,腾格里沙漠湖泊水量变化更多地受近源地下水的影响,而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量变化则主要受远源地下水影响. 相似文献
70.
对我国国土规划几个主要问题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基于对我国国土规划近十年实践中所反映的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应改变国土规划的基本性质、以空间结构布局为其核心内容,以及国土规划一般不宜在市域或地区及以下地域层次开展的观点,进而就国土规划特性新的内涵、国土规划的内容重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