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47篇 |
地球物理 | 22篇 |
地质学 | 119篇 |
海洋学 | 37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1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3.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中的植物硅酸体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层,即以前所谓的“暗绿色硬粘上层”过去被看作是“哑地层”,本文首次发现该层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硅酸体,且各种类型的硅酸体在地层中均有出现,并在剖面上有较大的变化。在定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组合特征,并进一步利用对应分析方法,探讨了本区晚第四纪古地理、古环境变迁历史,认为该层形成子一种弱草甸环境,且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四次气候冷—暖变化。 相似文献
84.
辽宁高家堡子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家堡子银矿床经历了沉积—变质期和热液叠加期。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沉积—变质期不发育可供研究的流体包裹体,热液叠加期发育大量原生流体包裹体,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主要发育型气液两相、型含CO2三相、型单CO2及型单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6~359℃,盐度为3.1%~15.9%NaCleq,成矿流体属NaCl-H2O-CO2体系;独立银阶段主要发育型气液两相和型单液相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114~190℃,2.0%~5.5%NaCleq,属低温、低盐度NaCl-H2O流体体系。通过与矿区新岭岩体中流体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表明成矿阶段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经历了早期阶段不混溶作用到晚期阶段地下水的混合过程。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到混合过程对银的沉淀成矿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5.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本区第一“暗绿色硬粘土层”的硅铝率在2.80~3.37之间,说明该层已经发生了较强的土壤化作用,可以确定为古土壤。古土壤层土体样品与胶体样品的化学全量分析结果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只能用胶体样品来研究古土壤特征。在古土壤中,SiO2、Al2O3、MgO、TiO2、K2O相对积聚,而Fe2O3、CaO、MnO、Na2O、P2O5相对淋溶。在剖面上,SiO2/(MgO+CaO)的分子比值变化规律表明气候逐渐湿润 相似文献
86.
87.
前言人们总以为地震是地球内部岩石急剧运动产生弹性波的物理现象,而常常不把它当作化学现象来研究。但是,传播地震波的地球介质不是均匀的弹性体,而是有空隙的岩石。如果认为地震发生全过程中,充填空隙的液体和气体(总称地下流体)一般会出现流动和变化的话,那么地... 相似文献
88.
89.
大义山一带是我国南方5省唯一的硼矿成矿远景区,本文以汤市半边街硼矿地质特征为基础,论述大义山周围硼矿物的分布规律,预测了硼矿成矿的有利区间.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