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对四平台、榆树台地电场北分量Ex和东分量Ey不同时段分钟值与长春台分量地磁、分量应变资料进行日变形态、日变幅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运用FFT将各观测资料的优势周期分解出来,以期进一步得到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地电场在地震前的对应性进行相关总结。结果表明:1)两台地电场日变化都以双峰单谷为主;两测向优势周期都是以12 h、8 h为主。与分量磁场相比,东分量By与Ex比较吻合,北分量Bx与Ey的对应性很高;与分量应变相比,12 h的优势周期为共有周期。2)两台地电场都能够记录到明显的地电暴同步变化。3)Ey与Bx的日变幅比较同步,Ex与By的日变幅比较同步,且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变化。4)两台地电场都能够较为清晰地记录到一定的短临异常,但两台震前异常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出现异常的时间也不同:震中距越近,出现异常越早,异常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32.
新疆年降水不规则性空间差异与长期演变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在新疆以往的降水不规则性的研究中常采用标准统计值,如距平值、标准离差和变差系数等来衡量降水对正常格局的偏离。然而,标准统计方法无法全面描述降水变化的不规则性。本文利用一种新的指标——偏差指数对新疆降水的时空不规则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疆降水普通偏差指数要明显比其它两个区域高,而天山山区的指数值总体上最低。三个区域的特殊偏差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前尤其明显,而90年代早期之后,三个区域降水的特殊偏差指数变化趋势大致呈现一致性,说明新疆降水时间变化上呈均匀化态势。天山山区的特殊偏差指数变化的幅度明显小于另外两个区域。北疆的特殊偏差指数在所分析的时段内存在微弱的线性降低趋势,而南疆,尤其是天山山区存在微小的线性增大趋势。降水不规则性指数可以较好地刻画新疆年降水的时空不规则性,该指标可以用于一般框架下的新疆未来降水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了华北克拉通鞍山-弓长岭地区古元古代中期变质辉长岩的锆石定年结果和地球化学组成。根据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可把变质辉长岩划分为两种类型。类型1变质辉长岩低MgO高FeOT,稀土总量高(TREE=107.5×10-6~114.0×10-6),轻重稀土分离不强((La/Yb)N=2.6~2.7),高场强元素Nb、P、Ti无明显亏损,相容元素Cr强烈亏损。类型2变质辉长岩高SiO2低FeOT,轻重稀土分离更强((La/Yb)N=6.8),高场强元素Nb和相容元素Cr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类型1变质辉长岩的斜锆石和岩浆锆石SHRIMP U-Pb定年,年龄为2110±31Ma,捕获锆石年龄为~2.95Ga。研究表明,类型1辉长岩是偏超基性-基性岩浆在深部岩浆房停留较长时间经历强烈结晶分异的产物。支持了华北克拉通在古元古代中期处于伸展体制构造环境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
选择塔里木河北源及干流区12个代表气象站1959-2004年的年降水系列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平滑方法和Morlet小波功率谱等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塔里木河北源与其干流两个不同区域降水变化趋势与多尺度特征.趋势分析表明:近46a来,两区域年降水都存在增加的趋势,但北源区增加的幅度要明显大于干流区;两个区域在1986年前后,降水增加更趋明显.多尺度分析显示,两区域年降水存在集中于2~8a尺度带上的显著周期.其中,北源区域年降水尺度较为分散,大部分站点年降水集中在2~4a尺度带上,准5a~准8a尺度上也有少量分布;干流区域则主要集中于准3a尺度上.另外,由于时间序列长度的限制和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两区域部分站点检测出的16a以上的年代际尺度不显著.  相似文献   
35.
天山山区草地变化与气候要素的时滞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新疆天山山区作为研究区,分析该地区气候参数(降水、温度、光照)对草地季节变化影响的滞后性特征.利用研究区内各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的逐句数据、SPOTVGT时序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运用时滞相关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根据13个滞后期(0~12旬)和13个时间尺度(1~13旬)分析了植被NDVI与同...  相似文献   
36.
1997-2007年中国城市用地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选取中国22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以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表征城市用地规模,利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分析1997-2007年中国城市用地扩张整体趋势,并通过计算城市用地扩张幅度指数(UEI),分析中国不同用地规模、不同区域和不同省份之间的城市用地扩张差异.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用地规模总量不断增加,城市之间的用...  相似文献   
37.
国家1:50 000地形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用途最广、使用频率最多的基础测绘成果,保持其现势性是我国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使命。2012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了对该数据库的快速动态更新,实现了每年更新一次,每年发布新版。本文主要总结介绍了全国1:50 000地形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取得的主要创新和数据成果。  相似文献   
38.
1∶50 000西部测图区域地形图出图是利用2012年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数据成果,完成西部测图区域地形图一体化制图数据的生产。  相似文献   
39.
在国家级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生产中,综合判调更新采用了内外业协同作业生产方式,对更新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描述内外业一体化综合判调更新生产的作业流程和方法,重点介绍了综合判调更新生产中对地形要素数据生产质量控制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内业判绘质量检查、外业调绘质量跟踪、一体化整合质量控制策略与重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40.
根据国家1:50000地形图制图数据生产基于数据库的集中式制图管理、分布式分幅式制图生产技术作业模式的实际需求,提出并设计了空间数据库的离线操纵技术,解决了数据库驱动的技术前提和分布式作业的生产现状二者之间的巨大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