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4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物气研究现状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综合论述了生物气的特征及其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生物气成因、地球化学特征、勘探研究现状、生物气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并介绍了生物气系统概念和特征,最后叙述了生物气藏的分布和我国生物气藏的远景。生物气是在还原环境的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有机质为厌氧微生物所分解的最终产物,它以甲烷为主,并含部分二氧化碳及少量氮气和其它微量气体组分,生物甲烷气δ13C1值一般小于-55‰。生物甲烷气的形成途径主要有乙酸发酵和CO2还原2种类型。生物气生成与其所处的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的类型和丰度、水介质性质、地质作用、沉积时间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生物气埋藏浅,分布广泛,一般存在于三角洲、大陆架和部分陆相沉积环境中,储层时代主要为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白垩纪的储量最丰富,古近纪、新近纪次之,第四纪生物气藏的规模一般较小。我国生物气勘探研究历史虽然不长,但生物气资源量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中央的部署,既要注重耕地数量上的保护,也要注重耕地质量上的保护,只有提高耕地质量,才能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富裕县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利用。 建立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县政府对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各乡镇要与各村、各村与农户都要分别签订责任状,明确奖罚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陕北苹果适宜区基地县北扩的气候论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全国苹果气候生态因子评分标准,用近30a气候资料对陕北苹果生长气候适宜性综合评判,修订了陕北苹果适宜栽培北界,并对新增的优质、适宜区县苹果生长气候优劣条件进行评述,提出有针对性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1961--2007年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韩城气候变暖特征及对花椒生产的影响。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韩城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增温尤其明显,其中冬春季增温是年均温增加的主导因素。冬春季气温增高导致花椒越冬休眠差、萌芽开花期提前,抗寒能力减弱。增加了花椒越冬期和萌芽开花期发生霜冻害风险。年降水量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变幅加大,增加了旱涝风险机率。90年代以来4—5月关键期降水量有明显减少趋势,不利于花椒产量和品质提升。结合资料分析和生产实践调查,提出适当调整布局,抓好“避、抗、防、补”等系列化综合防御冻害措施,以及4—5月花椒需水关键期水分供应与补充。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影响,促进花椒优质高产和种植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陕西苹果基地县9—10月连阴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陕西省连阴雨定义,利用陕西省29个苹果生产基地县1961—2008年9—10月降水资料,从连阴雨次数、日数和强度方面分析陕西省苹果基地县9—10连阴雨气候特征。研究发现3项气候特征的分布次序从小(少)到大(多)均为延安果区、渭北东部果区、渭北西部果区和关中西部果区;各果区3项连阴雨气候特征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连阴雨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连阴雨发生次数和降水强度的减少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贵州高原岩溶台地红色风化壳的物源辨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高原岩溶台地上广泛分布着相对均一(通常3~5m)的红色风化壳,是中国南方红色风化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岩溶台地红色风化壳的成因及其物源长期存在争议。作者最近在黔西、黔中、黔北和黔东等地选取了数十个岩溶台地垄岗之上红色风化壳剖面,运用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法,首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物质来源及成因,认为它们与下伏基岩有明显的继承性,是碳酸盐岩中酸不溶物原地风化残积的产物。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往往没有明显的半风化过渡带,剖面主体由成分均一的全风化土层构成,仅在土层之下有数厘米到十多厘米厚的碳酸盐岩岩粉层出现,岩-土界面清晰、突变。但一些风化壳中偶尔可见原岩中的风化残余物,如花  相似文献   
18.
钱塘江河口区晚第四纪古环境演化及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钱塘江南岸SE2钻孔沉积物的岩性、粒度、沉积构造、有孔虫和稀土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钱塘江河口区晚第四纪以来依次发育河床相、河漫滩相、潮坪相、近岸浅海相和河口湾砂坝相,各沉积相稀土元素分布差异明显.河床相由砂砾、砾质砂和细砂组成,滚动和跳跃组分含量高,缺失有孔虫;稀土元素总量最低,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异程度、重稀...  相似文献   
19.
陕西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利用陕西96个台站近40a气候资料,通过对气温和降水两个基本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得到陕西气候变化的一些特征。(1)近40a来,陕西平均气温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低温后,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陕北西部上升幅度最为明显;冬季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夏季平均气温有明显的降低趋势;极端气温明显上升,特别是90年代以后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明显。(2)陕西平均年总降水量波动略有减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冬季降水量增加明显,夏季降水量减少,尤其是关中西部增加明显。(3)年平均气温、季平均气温变化存在以1985年为跃变点,这次跃变比全国晚5~7a,比西北地区提前1a。  相似文献   
20.
李艳丽  敖杰刚 《现代测绘》2015,(3):40-43,46
根据CAD数据标准和测绘规划成果GIS标准,进行入库前成果质量检测,提出FME质量检测体系。进行入库FME规范化模板设计,批量自动化完成数据入库。探讨成果更新维护策略,形成CAD测绘规划成果入库一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