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43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51.
煤层的反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数值模拟和波的叠加技术,对煤层的反射系数、影响反射系数的主要因素作了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在有利条件下用煤层反射渡直接预测煤厚及顶底板岩性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52.
郊区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因而在对郊区化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争议。利用比较的方法,在对国内学者郊区化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从郊区化出现的时间与背景、发展的阶段、特点、动力机制、影响及对策等若干方面,对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郊区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以期为中国的城市建设提供某些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353.
黑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卢玲  李新 《中国沙漠》2005,25(6):823-830
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FIX,高时空分辨率的SPOT/VEGETATION遥感数据,全球格网化气象再分析资料以及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图,估算了1998—2002年黑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年总量和平均生产力,输出了黑河流域NPP年累积量空间分布格局图、NPP季节动态图,分析了近5a来黑河流域NPP时空变化特征,评价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差异。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NPP空间分布及其季相变化特征是流域自然环境、地貌、气候以及人类生产活动长期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其中水分条件是控制黑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NPP空间格局的决定因子。1998—2002年黑河流域山区高覆盖度草地和下游荒漠区净初级生产力持续下降,反映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黑河流域的水-生态-经济系统的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提供科学数据集。  相似文献   
354.
土壤水分同化系统的敏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春林  李新 《水科学进展》2006,17(4):457-465
利用1998年7月6日至8月9日青藏高原GAME-Tibet试验区MS3608站点的4cm、20cm和100cm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同化SiB2模型输出的表层、根区和深层土壤水分,探讨了一个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和简单生物圈模型的单点土壤水分同化方案。分析和评价了集合大小、同化周期、模型误差、背景场误差以及观测误差对同化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增加集合数目可以减小土壤水分同化系统的误差,但同时又降低了运行效率;②对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初始场的估计是否准确对同化系统性能影响不大;③模型误差和观测误差的准确估计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的估计精度;④利用数据同化的方法对土壤水分的估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55.
天山冰达坂—后峡一带二叠纪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对北天山冰达坂-后峡一带古生代地层的划分归属争论较大.通过1∶5万区调填图,在原划上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组内发现一套火山岩系.对岩石组合、同位素测年、底砾岩、沉积环境的详细研究表明,这套火山岩属中二叠统阿尔巴萨依组,为一套陆相紫红色中基性-酸性火山岩组合,以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为主,多见角砾岩、角砾熔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等.与下伏后峡组和上覆三叠系小泉沟群均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测年值为272Ma±4Ma,时代厘定为中二叠世.构造环境为早中二叠世造山后期深部热力塌陷火山喷发环境.此研究成果为东、西天山地层单元的对比和构造区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56.
Principal stress axes rotation influences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of sand under wave loading. A constitutive model for sand, which considers principal stress orientation and is based on generalized ...  相似文献   
357.
文章明确了双力源地壳运动仅是陆壳区的地壳运动,并分析了陆壳区地壳运动的形式和成因,认为将地壳运动分为"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较好;同时还分析了地壳发展的不同时期地壳运动的特点,探讨了地壳运动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8.
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石之一是地球观测系统,许多观测试验甚至成为一个阶段地球系统科学认识和研究方法进步的里程碑。在这些观测试验中,遥感试验始终是核心组成部分。黑河遥感试验是以中国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为研究区,以流域内山区冰冻圈、人工绿洲、天然绿洲的生态水文过程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2017年开展的大规模、多学科卫星—航空—地面综合遥感试验,历经“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和“黑河生态水文遥感试验”两个阶段,由52家单位,670余位科研人员参与,650多个试验数据集全部共享。黑河遥感试验以流域复杂异质性地表研究为特点,在多尺度观测方法创新、定量遥感发展、生态水文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实现了定量遥感和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的深度结合。论文回顾了黑河遥感试验10年历程,凝练了尺度转换、异质性度量、不确定性定量的多尺度试验三原则,总结了星机地一体化、流域—子流域—足迹—单点多尺度嵌套、传感器网络、通量矩阵多尺度观测新方法,介绍了在多源遥感协同反演方法、异质性辐射传输模型、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技术上的进步。在试验中也研发了降水、积雪、蒸散发、土壤水分、净初级生产力等10多种高分辨率流域尺度生态水文产...  相似文献   
359.
遥感实验与真实性检验始终在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遥感实验是真实性检验的基础,真实性检验是遥感算法精度的重要保障,是遥感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中国遥感实验和真实性检验发展历经遥感应用实验、定量遥感机理研究实验以及真实性检验综合实验等3个主要发展阶段,遥感系列实验有力推动了中国遥感真实性检验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形成了从遥感观测到像元“真值”的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系统性技术链条,发布实施了遥感真实性检验系列国家标准,构建了中国算法测评与真实性检验平台。2022年11月4—6日,中国举行了“首届遥感实验与真实性检验学术论坛”,围绕遥感实验与真实性检验理论与实践、地面观测与不确定性、真实性检验实践与平台、遥感实验与真实性检验的未来发展等多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论文在总结和回顾中国遥感实验与真实性检验领域主要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中国遥感实验与真实性检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文章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0.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成功实施,GF-1—GF-7七型卫星共19种主要载荷发射升空,形成了中国遥感卫星多谱段、多模式的观测能力,可为各种科研和行业遥感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空间、高时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高质量遥感数据。如何打通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到信息的转换链,降低高分卫星数据应用门槛、提升高分卫星应用服务成效已成为急需破解的迫切问题。遥感定量产品的误差来源包括传感器成像、几何与辐射定标、数据预处理、定量反演与产品检验等各个环节,提高定量遥感产品精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行业应用部门和多领域用户难以独立完成全流程数据处理、产品生产和检验。本文在分析高分卫星遥感产品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多用户共同需求,梳理了7大类共45种共性定量遥感产品;从全链条误差溯源和质量检验需要出发,提出了高分遥感共性产品生成和检验的技术体系,分析了算法测评—算法优化—产品生产—真实性检验等环节面临的关键技术;进而提出了高分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平台与产品定型分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并介绍了系统研发的最新进展;最后对高分共性产品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构建高分遥感共性产品生成与真实性检验技术体系,对于保障高分卫星遥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