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392.
杨胜科  崔文夏  赵钺  陈静  刘凯  李斌 《岩矿测试》2012,31(4):677-681
在碱性条件下过硫酸钠能氧化腐植酸发生化学发光反应。本研究以过硫酸钠-腐植酸化学发光体系为基础,建立了腐植酸的过硫酸钠氧化-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同时对测定方法的负高压及增益、泵速、过硫酸钠浓度、氢氧化钠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500 mg/L(相关系数为0.9985),检出限为0.076 mg/L,对浓度为0.5 mg/L的腐植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7%。利用该方法对5种不同地区地下水中的腐植酸进行测定,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8.33%~107.50%之间。该方法无需分离,简单易行,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93.
针对数字林业工作中大数据量小班数据在不同编码体系下属性编码转换的现实需求,研究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小班数据属性编码的大批量、高效转换技术,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编程实现。经实际应用证实该技术在大数据量小班数据属性编码转换中的便捷与高效。  相似文献   
394.
本文对辽东青城子矿集区姚家沟钼矿床与成矿密切的姚家沟花岗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矿床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姚家沟花岗岩侵入时代为(167.47±0.87)Ma,具有富硅、富铝、全碱含量中等、过铝质-强过铝质的特征;稀土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Eu弱正异常;富集K、Rb、U、Sr、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δ34S值为2.0‰~3.9‰,平均值为2.7‰。结合姚家沟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姚家沟岩体至少为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辉钼矿成矿与本次获得的(167.47±0.87)Ma岩浆活动有关,二者成岩、成矿时代一致。硫同位素指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姚家沟钼矿成岩、成矿构造背景为受古亚洲洋闭合影响,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构造-岩浆-流体活动的环境。  相似文献   
395.
沱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评价沱江水质现状,于2013年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对沱江浮游植物及主要水质指标进行采样调查。结果显示:(1)丰水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较高,尤其是上游江段,变化范围为47.4—64.6,平均56.3;枯水期TLI(∑)变化范围为43.4—48.1,平均44.6。(2)检出浮游植物88种(属),主要为绿藻、硅藻和蓝藻。丰、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组分分别为绿藻+硅藻+蓝藻和硅藻+绿藻+隐藻。优势度分析显示,丰水期优势种主要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拉氏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等,枯水期主要为脆杆藻(Fragilaria sp.)、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线形舟形藻(Navicula graciloides)等。(3)丰水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均值分别为3.66、6.21和0.69,枯水期分别为3.67、4.12和0.88。(4)聚类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沿江水坝建设与空间分布格局对NH4+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已有影响,表现出水坝上游湖泊型藻类数量增加、上游江段浮游植物密度高于下游江段的趋势。(5)分类回归树模型显示,营养水平与物种丰富度较高但均匀度偏低的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易出现高值。综合以上情况,沱江水质已处于中到富营养状态,尤其是丰水期与较上游的江段,富营养化程度更高。为预防水华的发生,出现丰富浮游植物种类的地段更应加强监控,尤其是丰水期上游的大坝坝上江段。  相似文献   
396.
杨凤超  宋运红  张朋  柴鹏  李斌 《地质学报》2016,90(10):2775-2785
青城子矿集区地处辽东-吉南裂谷带西端,是金银多金属的重要矿集区,其成矿作用复杂,为了深入揭示其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近期作者对矿集区内典型的金银矿床(高家堡子银矿、小佟家堡子金矿、杨树金矿和林家三道沟金矿)的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流体包裹体测温和激光拉曼成分分析,H、O、C、S、Pb同位素的分析,进行了多元同位素体系的综合示踪。青城子矿集区金银矿床最为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局部发育气相包裹体,个别石英脉中少量发育H_2O-CO_2三相包裹体和CO_2两相包裹体,成矿温度范围大,是多阶段成矿作用发展演化的反映,主成矿温度在120~210℃之间。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水盐流体。激光拉曼成分特征,成矿流体总体属于含H_2的H_2O-NaCl-CH_4-CO_2体系,属于还原性流体,具有深源的特征。氢氧同位素结果显示,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碳氧同位素结果显示,成矿流体起源或流经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地层,地层中的有机质可能参与了金的富集成矿。硫同位素特征表明,矿体中的硫来自海水硫酸盐还原硫与深部岩浆热液来源的混合,可能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的还原。铅同位素结果表明,金银矿石中铅是地层与岩浆岩的混合铅。  相似文献   
397.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北大山中段,笔者依据对前人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区内的综合地质调查、钻探查证和专项课题研究,通过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区内铀成矿受岩性建造、岩浆活动、构造活动和热液蚀变作用控制。浅变质岩(片岩)和流纹岩为有利的含铀岩性建造,作为铀源层和储矿层对各种类型铀矿化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多期次的断裂活动和岩浆热液活动,产生多期次铀的叠加富集成矿作用。热液蚀变与区内铀-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热液蚀变改造类型多样,且蚀变较强部位铀矿(化)显示较好。新井、碱井和阿尔斯兰地区是北大山中段找铀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98.
喀什平原区位于我国最西部,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域地下水硫酸盐含量、硬度和总溶解固体量普遍偏高。以此次采集的地下水化学样品测试结果为依据,结合喀什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统计、对比以及饱和指数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区内地下水中的硫酸盐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研究表明,区内SO_4~(2-)含量为81.62~1 757.13 mg/L,总体呈北部高、南部低,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规律;沿地下水流方向,SO_4~(2-)浓度由西至东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地下水中方解石和白云石饱和指数大于零,而石膏及硬石膏饱和指数小于零,说明硫酸盐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对石膏和芒硝的溶解作用。该研究成果可为喀什平原区发展和规划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99.
南秦岭汉阴北部长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沟金矿位于南秦岭造山带汉阴北部地区,其矿体产出主要受韧性剪切带的控制。通过对矿区主要发育的2期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表明: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单相和三相流体包裹体少见;均一温度范围为175~385℃,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0~210℃;盐度变化较大,范围为0.88%~19.05%NaCl_(eq);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S_2期石英脉流体捕获压力范围为45.59~85.00 Mpa,流体捕获深度在1.69~3.15km,应为中浅深度成矿。S_2期石英脉应为与金矿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的主成矿期流体,S_3期石英脉为较高温度、低盐度,与成矿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00.
陈井胜  李斌  刘淼  杨帆  吴振  汪岩  钱程 《中国地质》2021,48(S1):1-13
辽宁他拉皋幅(K51E015003)1∶50 000地质图根据《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行业的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充分利用1∶200 000 区域地质、1∶2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资料,采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和数据库建设。通过遥感解译、野外数字填图等手段采集数据,完成辽宁他拉皋幅1∶50 000地质填图386.2 km2,系统编制了辽宁他拉皋幅1∶50 000地质图、矿产图、建造构造图,并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DD 2006—06)建立了数据库。图件详细填绘了金岭寺—羊山盆地、朝阳—北票盆地及分割盆地的岭的物质组成和构造组合特点,共计划分了25个地层填图单位,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格架,分析了各地层层序特征并划分了沉积建造类型,识别出中元古代和中侏罗世2期以脉岩和岩株形式产出的侵入岩。该地质图数据库为MapGIS 格式,包括25个沉积(火山)地层单位,2个侵入岩单位,数据量为238 MB,其中地质体面实体数据108个、路线长度657 km、地质点1144个、地质 (界)线数据310条、278个产状数据、摄像 (照片)数据256个,薄片89件,锆石U–Pb 测年数据2件、光释光测年数据7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20件。该图幅建立了辽西中生代陆相地层格架,确定了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圈定北票组烃源岩分布范围并评价其质量,反映了1∶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基础性成果,对中生代陆相地层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对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数据库建立过程始终坚持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为该区矿产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施工等提供基础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