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杨波  李文博  张昆 《气象科技》2015,43(3):426-429
选取两种型号温湿度传感器HMP155A和HMP45D进行高低温环境下的温度特性分析,以计量检定自动化系统为试验装置,两种型号传感器各3支,选取3个温度点和6个湿度点,在不同温度点上对两种传感器进行湿度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型号传感器在0 ℃时的误差偏大,稳定性较差,在20 ℃时的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最好,两种传感器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的测量准确度和稳定性均降低。通过对比,HMP155A型传感器整体性能优于HMP45D型传感器,能够较好的满足业务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内蒙古霍各乞大型Cu-Pb-Zn矿床地处内蒙西部狼山地区,为狼山-渣尔泰山成矿带的典型矿床。前人依据该矿裂谷沉积赋矿、岩性控矿、具有层状矿体等宏观特征判断其为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热水沉积矿床,但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其为受构造控制的后生热液矿床。本次研究以岩矿相学观察为基础,结合热力学模拟,提出该矿为受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矿床。矿区内赋矿围岩普遍经历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及韧性剪切变形。宏观上,矿体与矿区内剪切带产状协调。硫化物总体沿围岩糜棱岩片理产出,但局部切割围岩糜棱岩组构,含矿微裂隙具有脆韧性剪切变形特征,可见硫化物交代围岩峰期变质矿物。热液脉石矿物组合及矿物温压计均表明成矿期具有低绿片岩相的温压条件。上述特征表明Cu-Pb-Zn矿化受剪切带控制,发生于剪切变形晚期,围岩退变质抬升阶段。热力学模拟显示当含矿流体流经由碳质千枚岩、石英二云母片岩和富铁夹层构成的岩性柱子,碳质千枚岩层位发生Pb-Zn矿化,而石英二云母片岩层位发生Cu矿化,富铁层位形成富矿体,这与霍各乞的地质事实相一致,矿相学观察也表明围岩岩性对成矿具有控制作用,因此后生热液流体与围岩的水岩反应导致了霍各乞矿床的层控、岩矿特征。通过上述研究建立起的剪切带控矿的成矿模式既符合该矿的显微观察结果,又可以解释该矿层状矿体、岩性控矿等宏观特征。  相似文献   
43.
基于有机碳、热解等有机地球化学资料,从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3个方面对辽宁北部秀水盆地秀D1井钻遇的九佛堂组和义县组暗色泥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秀D1井义县组上部泥岩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1~Ⅱ2型;九佛堂组泥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义县组泥岩为低成熟-成熟阶段.该评价结果为秀水盆地下一步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4.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9,自引:28,他引:9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简称乌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深断裂北侧的额尔古纳地体。作为兴蒙造山带的一部分,额尔古纳地体经历了古生代俯冲增生、早中生代碰撞造山和晚中生代一新生代期间的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碰撞后构造演化。乌山矿床形成于侏罗纪,是陆-陆碰撞体制斑岩矿床的典型实例,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理解碰撞环境的斑岩矿床的成因,因此本文报道该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学、激光拉曼光谱和扫描电影能谱研究结果。乌山矿床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多金属硫化物化和伊利石-石英-碳酸盐化为特征。石英中可见水溶液包裹体、含子晶和含CO2三相流体包裹体,但晚阶段石英中缺乏后两类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510℃,盐度最高达75.8wt%NaCleqv,包裹体的子晶矿物有石盐、黄铜矿以及指示氧化条件的赤铁矿,气相成分富含CO2,液相成分以水为主,且多含CO3^2-。矿化主要发生在中阶段,可分为早期的钼矿化阶段和晚期的铜矿化阶段,其成矿温度分别为340℃-510℃和240℃-340℃。该阶段流体盐度介于6.3—52.0wt%NaCleqv。中阶段包裹体含石盐和黄铜矿子矿物,富气相、富液相与含子晶包裹体共存,且具有相近的均一温度,而盐度相差悬殊,指示流体发生沸腾,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晚阶段流体温度降低至100℃-240℃,盐度则低于12.4wt%NaCleqv。总之,早阶段成矿流体来自岩浆,以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富CO2为特征;中阶段流体发生沸腾,导致CO2逸失、氧逸度降低、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晚阶段流体以低温、低盐度、无子晶、贫CO2为特征,可能属大气降水热液。  相似文献   
45.
内蒙古鸟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是我国东北地区大型铜钼矿床之一,其矿石中5件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介于(166.1±2.0)~(176.4±2.8)Ma之间,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78±10Ma(1σ误差,MSWD=3.3),代表流体成矿年龄.斑岩流体成矿系统发育在183±6Ma左右.在区域构造演化框架中,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形成于陆陆碰撞过程的减压增温体制,而非与B型俯冲有关的岩浆弧环境.  相似文献   
46.
对辽宁北部地区下白垩统沙海组木化石进行的木材解剖学及系统分类学研究显示,木化石均为硅化保存的松柏类裸子植物次生木质部,分别属于Protocupressinoxylon、Protopiceoxylon和Xenoxylon等3个分类群.当前木化石新材料生长轮清晰,早晚材比率在0.84~64之间,年平均敏感度在0.23~0....  相似文献   
47.
内蒙古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区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拜仁达坝矿区银多金属矿床的矿物组合、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确认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粘土化;成矿作用分为4个阶段,即胶状黄铁矿-石英阶段、毒砂-铁闪锌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为银矿化主要阶段和萤石-碳酸盐-石英阶段。该矿床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两相、中低温、低盐度、含CO2为特征。该矿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及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该矿床可能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或造山型矿床,或是二者的叠加。  相似文献   
48.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20,他引:7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型造山带,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受EW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成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旱阶段石英-黄铁矿,乳白色石英和粗粒黄铁矿变形、破碎;中阶段多金属硫化物充填胶结旱阶段变形、破碎的石英角砾和黄铁矿裂隙;晚阶段为石英-碳酸盐细脉,穿切早中阶段脉体和矿物组合。冷热台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旱阶段石英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48℃~380℃,盐度为4.34%~6.59%,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60℃.盐度为3,23%~4.18%NaCleqv;中阶段石英中原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5℃~241℃,盐度为2.90%~4.18%NaCleqv,与旱阶段次生流体包裹体一致;晚阶段石英细脉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7℃~181℃,盐度为0.50%~2.00%NaCleqv。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为CO2、CH4和N2。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密度、富CO2的流体,当这种流体到达剪切带时,由于压力骤然降低发生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沸腾作用,导致成矿流体过饱和,成矿物质快速沉淀下来形成矿床。白乃庙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地质特征与造山型矿床一致,确证了造山型铜矿的存在并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49.
为查明秀水盆地烃源岩层位形成时代,对侵位到秀D1井义县组三段沉积地层中的次火山岩样品和地表发育的义县组火山岩样品,分别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值为121.5±1.2~121.3±3.5 Ma,时代为早白垩世。通过与区域相同时代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对比研究表明,秀水盆地火山岩形成时期为义县组末期火山活动。秀水盆地义县组末期火山岩年龄的确定,不仅确定了义县组末期火山岩形成的上限年龄(121.3 Ma),同时也确定了秀水盆地主力烃源岩层位(义县组三段)的上限年龄(约121 Ma)。明确了义县组三段沉积层作为辽宁西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为松辽盆地外围断陷盆地群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目的层系。  相似文献   
50.
江苏淮安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文章基于区内典型湿地底泥调查结果,开展营养盐含量特征及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底泥总氮、总磷、有机质含量分别为0.26~6.51 g/kg、0.36~3.98 g/kg、0.52%~10.17%,具有较大变异性;总体来看,公园池塘、湖泊底泥的营养盐含量最高,沟渠、水产养殖场底泥中营养盐含量次之,河流水系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最低。湿地底泥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反映它们的来源、迁移转换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中,湖泊底泥C/N平均值(8.6)较小,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湖泊内水生藻类植物;公园池塘、河流、沟渠、水产养殖场底泥具有较大的C/N平均值(9.9~11.9),有机物来源主要受陆源物质影响。底泥中有机氮、有机指数和污染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底泥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成因与区内畜禽养殖、农田施肥等农业活动密切相关。建议推进研究区畜禽养殖污染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科学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