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57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81.
运用EH4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并结合钻探资料成果,对巧家巨型古滑坡的空间结构进行探测分析;有效确定了该滑坡的空间电性和结构特征.研究发现该滑坡的主滑动面平均深度250 m;并发现滑坡体及邻侧存在6条活动断裂(F1—F6),其中小江断裂带(F1)为主要活动断裂.同时,综合分析电磁测深结果与钻探资料推断,在金沙江边台阶从...  相似文献   
182.
物质场 能量场 空间场综合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彬  李忠 《现代地质》1998,12(4):501-505
摘 要  物质、能量、空间是成矿的3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成矿作用的物质场、能量场和 空间场十分必要。重点介绍了物质场、空间场、能量场的原理、数学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3.
藏北羌塘盆地羌资1井中侏罗统沥青脉生物标志化合物含有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正烷烃图谱形态以单峰形态占优势,主碳峰以nC16、nC17为主,次为nC18、nC20、nC15轻烃组分占有绝对优势,OEP值介于0,69-1.22之间,平均值为0.96,偶碳数优势不明显;Pr/Ph值介于0.35~0.78之间,平均值为0.59,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相对丰度表现为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γ-蜡烷普遍存在,但相对含量棱低;甾烷主要为规则甾烷,少量孕甾烷,规则甾烷∑(C27+C28)〉∑C29,∑C27/∑C29介于0.61~2.18之间,平均值为1.06,显示弱的C27甾烷优势或弱的C29甾烷优势。有机质母质构成中,除有丰富的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外,可能还有陆生高等植物输入混合。成熟度参数和镜质体反射率均显示沥青脉中的有机质处于成熟一过成熟阶段。沥青脉形成环境为还原环境。另外,除饱和烃和芳烃含量上有明显差别外,中侏罗统夏里组砂泥岩中的沥青脉与布曲组碳酸盐岩中的沥青脉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84.
卜香萍  石永红  李忠 《沉积学报》2012,30(6):999-1009
以鲁西淄博、临朐、平邑、蒙阴盆地为重点研究区,通过盆地中生界砂岩中碎屑石榴石的成分分析,探讨鲁西隆起及周边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历史。研究表明,鲁西盆地砂岩中石榴石成分在早中侏罗世和中晚侏罗世期间出现变化,暗示着物源的转变,早中侏罗世时期主要物源是鲁西隆起,中晚侏罗世时期转变为胶东地区和鲁西隆起。侏罗纪时期石榴石的物源转变显示,苏鲁苏鲁造山带可能在中晚侏罗世时期已经抬升至地表。白垩纪鲁西盆地物源主要为胶东地区,鲁西隆起的物源贡献较小,但是青山组中段和王氏组中段物源略有波动。白垩纪鲁西盆地石榴石物源显示,控制鲁西盆地沉积的主要是苏鲁造山带,古地理格架显示东高西低的特征,盆地物源的波动暗示鲁西隆起可能在早白垩世中晚期和晚白垩世中期经历过抬升。  相似文献   
185.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颁布实施,在土地的宏脱调控,引导和控制城乡建设集约、合理有序利用,有效保护耕地,规范土地开发整理等方面发挥着“龙头”作用。但是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6.
对层状风化壳模式的认识一度支撑着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但这类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显示出的强烈非均质性使得勘探风险愈来愈大。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为典型实例,重点论述了成岩作用和构造—热流体复合作用对储层的制约,并结合表生岩溶等其它要素开展了储层分布综合解释。研究认识到:①奥陶系碳酸盐岩正常深埋藏成岩作用的主要效应是碳酸盐的沉淀而不是碳酸盐的溶解,建设性改造主要与表生岩溶作用(古喀斯特)或构造—热流体作用有关,并导致了碳酸盐岩储层强烈的非均质性。②从中下奥陶统到上奥陶统,下部碳酸盐岩地层热流体活动迹象明显优于上部地层。③奥陶系碳酸盐岩构造—热流体的建设性改造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晚泥盆世与二叠纪叠加改造的断裂构造交汇区,以及中—晚奥陶世、前石炭纪形成的表生岩溶发育区;有效储层与高能沉积相带关系有限。为此,提出了奥陶系碳酸盐岩构造—流体作用与储层形成概念模式,这为进一步认识储层的形成分布规律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7.
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段以泥微晶灰岩、瘤状灰岩为主,上段以鲕粒灰岩、生屑灰岩、砂砾屑灰岩为主,纵向上构成了一个向上水体变浅的沉积序列。根据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将良里塔格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细分为两个体系域。通过对各体系域地层单元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恢复了各时期的古地理面貌及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最终研究结果表明良里塔格组沉积相带具有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和斜坡3种类型,平面上由北向南顺序展布,走向近东西。微量元素分析进一步佐证和完善了该区沉积相带分析,V、Ni和Cr微量元素的含量显示从浅水到深水总体呈增加之势,Ce异常曲线对沉积环境也有良好反映,而台地边缘相的Sr/Ba比值表现出异常高值。  相似文献   
188.
北羌塘盆地油页岩形成环境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在北羌塘长蛇山地区新发现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套油页岩及巨厚膏盐层,该油页岩与近年来作者在胜利河、长梁山地区发现的多处油页岩连成一片,构成了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中生代海相油页岩带—北羌塘油页岩带。沉积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北羌塘盆地总体上为一个向北西开口的相对闭塞的巨大海湾,发育了河流-三角洲、海湾(潮坪-潟湖)和浅海-陆棚等沉积相组合。古气候、古环境研究表明,油页岩(段)沉积期,胜利河地区处于潮湿的热带-亚热带环境,大量淡水的注入以及高的生产力等综合因素,控制了油页岩的形成,其分布主要位于局限海湾-潟湖的边缘带;膏盐层(段)沉积则发育于相对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闭塞环境。北羌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油页岩及其上覆膏盐层是重要的烃源岩和区域性封盖层。油页岩及含膏盐层沉积组合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羌塘盆地生烃条件及保存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9.
通过对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79颗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微区定年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期库车坳陷的物源年龄构成复杂,主要集中在427~389 Ma,379~339 Ma、321~283 Ma,266~239 Ma,162~150 Ma五组及前寒武纪基底年龄.结合对潜在的物源区天山造山带岩石属性、年龄构成调研以及以往盆地碎屑组分、重矿物研究成果,作者认为早白垩世时期库车坳陷北缘物源受南天山皱褶带和伊犁-中天山弧造山带源区共同控制,即南天山、塔里木北缘的南天山花岗岩-碱性岩带,伊犁-中天山(包括中天山南缘断裂的古生代花岗岩-火山岩带)均为潜在的物源.并且,前寒武纪基底年龄的发现反映源区剥露程度较深,天山造山带可能存在元古代-太古代结晶基底,但对此类锆石的成因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另外,碎屑锆石年龄162~150 Ma暗示了天山地区可能存在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但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190.
鲁西隆起与临近盆地的新生代形成演化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博兴凹陷为研究靶区,通过对新生代各层位碎屑石榴石的高分辨率的精确定量分析,并根据石榴石成分的专属性和含量变化,探讨了鲁西隆起与临近盆地新生代的演化历史。研究表明,博兴洼陷新生代的物源主要是来自鲁西隆起和胶东地区,其中胶东地区始终是其主要的物源。而石榴石含量的变化显示,鲁西隆起在新近纪早期大幅度隆升,推测古新世至始新世早期和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可能有两次小规模的抬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