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泛地图学理论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进入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现有地图学理论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地图学理论亟待"突围"。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适应新环境背景,满足地图新视角、新思维、新制图需求的泛地图学理论框架,以适应地图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8·8”九寨沟地震地质灾害快速调查应急测绘保障中,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建模效率无法满足应急状态下“快速”的需求这一难题,文中在研究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正射单视角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方法,进一步结合三维场景构建技术和遥感解译技术构建了应急状态下基于实景三维技术的地质灾害快速调查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8·8”九寨沟地震地质灾害快速调查中,72小时黄金救援期内提供了四川省应急测绘保障史上首个实景三维模型及相关灾情、灾损信息,在有关部门开展灾情研判、应急指挥决策、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了系列灾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建议,为灾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理空间数据处理的尺度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尺度问题是许多学科(包括空间信息科学)中最重要的,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空间数据处理的尺度问题,给出了一个空间数据处理的尺度理论,在该理论中,引入了诸如尺度谱和地学尺度等新概念,区分了欧氏空间和地理空间中的尺度,提出了衡量尺度的标准(一组参数),并讨论了尺度和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基于该理论背景,探讨了空间数据处理各个阶段的尺度问题,文章强调保持尺度一致性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多尺度数据处理问题的一些可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道路网多尺度数据建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以路网要素的多尺度表达为例,探讨了路网要素多尺度表达在几何层次、实体层次等方面的多尺度现象,研究了多尺度数据建模的基本特性,提出了构建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的关键策略,详细剖析了路网多尺度建模中不同尺度下的实体、实体间的联系,以及多尺度表达间要素类和要素表达层次上的关系,实现了对路网要素多尺度抽象表达的模型构筑。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判断矩阵的观测量粗差发现和定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布尔矩阵分析、研究判断矩阵,得到观测量粗差发现和定位的相关数以及测量系统的最大可发现粗差和定位粗差数的计算公式.试验证明,当粗差发现和定位相互影响的观测量同时含有粗差时,现行的迭代数据探测法和选权迭代法不可能完全正确定位粗差.通过算例验证了使用布尔矩阵和判断矩阵分析多维粗差发现和定位相关性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曲线简化中节点重要性度量方法比较及垂比弦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曲线简化过程中,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是如何度量曲线上节点的重要性程度.该文简要回顾了现有的一些节点重要性度量方法,即角度度量法、面积度量法、弧比弦度量法和垂比弦度量法,指出其局限性.结合弧比弦度量法与垂比弦度量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垂比弦度量方法,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方法.最后,根据曲线简化实验结果,发现相比于弧比弦度量法.改进后的垂比弦度量法选取的节点能较好地保持曲线的形状.  相似文献   
17.
地图数据缩编更新的模式分类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图数据缩编更新模式是缩编更新技术流程设计及软件模块开发的基础。根据缩编和更新对象的不同归纳了缩编更新的4种模式,结合当前地图自动综合理论技术水平与数据组织管理现状,认为现阶段最合理的模式为新旧数据叠加缩编更新模式。基于该模式分析道路数据缩编更新的技术流程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模块,应用于国家1∶5万地理信息系统中道路数据的更新,从而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极具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遥感新技术。它具有从覆盖同一地区的星载(或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复数图像对提取干涉相位图,借助于雷达成像时的姿态数据重建地表三维模型(即数字高程模型)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基于多幅雷达复数图像处理的差分干涉技术(D-InSAR)可以用于监测地表形变,精度可达厘米级甚至更高,其监测空间分辨率是前所未有的。介绍了InSAR和D-InSAR的基本原理,对影响干涉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做了分析,重点回顾和展望了差分干涉技术在与地表形变有关的地震监测和震后形变测量、地面下沉和山体滑坡、火山运动监测等方面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多维动态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地理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抽象、表达与组织为主线,从三维、时空、尺度等角度出发,进行了多维动态空间数据模型研究。介绍了该项研究在空间铺盖建模、空间关系理论、多维建模、时空与动态建模、多尺度建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判断观测值粗差能否发现和定位的一种验前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由于最小二乘(LS)残差统计相关,使得粗差发现和定位关系变得相当复杂,且至今未见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作者依据在LS平差前进行粗差发现和定位的思路,有意避开LS残差统计相关的难题,从条件平差模型推导出粗差判断方程(GEJE)Vr=JVt Wc建立起以上式判断矩阵J为基础的粗差发现和定位的判断准则:1.不能发现含有粗差的观测量;2.能发现含有粗差但不能定位粗差的观测量。通过算例的检验,证明了判断矩阵J与控制网中观测量数据结构的对应关系,同时说明粗差不能定位的观测量,再好的粗差检测方法也无法正确定位粗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