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531篇
测绘学   564篇
大气科学   386篇
地球物理   385篇
地质学   1236篇
海洋学   302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2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971.
副矿物的电子探针化学定年方法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化学定年方法是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副矿物中的U、Th、Pb含量而进行定年的一种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假设可以忽赂矿物韧始铅,封闭体系中矿物的总铅含量代表U—Th衰变形成的放射性成因铅含量,即:Pb总=^238U(e^λ238r-1) ^235U(e^λ235r—1) ^232Th(e^λ232r—1),该方法可利用的副矿物包括:锆石、独居石、褐帘石、碘纪矿、铀石、钍石、晶质铀矿等。本文以华南西华山岩体漂塘花岗岩中的锆石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计算表明,两颗锆石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43.9Ma和143Ma,与前人通过同位素方法获得的年龄基本相符。结果还显示,锆石颗粒从中心到边缘的年龄呈现从老到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2.
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苏桂武  高庆华 《地学前缘》2003,10(Z1):272-279
灾害风险是由风险源、风险载体和人类社会的防减灾措施等 3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们不能确切把握且不愿接受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特征的灾害系统状态。因此 ,用系统学理念来研究灾害风险就需要从灾害风险的成因性要素、影响性要素、描述性要素和评判性要素 4个方面入手逐步地加以系统分析。文章认为 ,风险源及其危险性、风险载体及其脆弱性和人类社会的防减灾措施及其防减灾有效度等 3类要素是灾害风险的成因性要素 ,这些要素首先决定了灾害风险是否存在 ,然后影响灾害风险的类型、特点和大小 ;风险载体的“价值”属性、讨论问题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等 3类要素是灾害风险的影响性要素 ,这些要素虽然不是决定灾害风险是否存在的必要条件 ,但却对灾害风险的形式、特点和大小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 ,从发生学角度 ,在理论上对灾害风险的完整描述应是以上述这 6类要素为变量的某种 6维多变量函数 ;但在具体工作中 ,一般用类型、特点和大小等来刻画灾害风险即可满足实际的风险管理需要。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灾害风险的评判性要素—灾害风险的评判标准 ,认为灾害风险的评判标准是正确评价风险和制定对策以便合理调控风险的基本参照。  相似文献   
973.
利用ABAQUS软件建模,分析了平面框架-基础梁-弹塑性饱和土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地基土的本构关系为Mohr-Coulomb模型,同时以Biot固结理论考虑饱和土的固结问题.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土的弹塑性响应对基础沉降与基底反力的影响,讨论了地基内塑性区随荷载的开展情况,并得到了土的固结引起的共同作用系统内变形、内力以及孔压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74.
人工横波地震是工程物探的一种新技术,但由于理论上存在一些误区,在工程实践中给地质解释带来一定困难。正确理解和计算横波波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任务,利用多次叠加时动校正的速度能量团计算横波速度比较可靠,该技术的应用已成功地解决了一些疑难复杂地质问题。准确的横波波速计算可使横波勘探得到更好地推广和应用,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75.
冈底斯弧背断隆区东西向分布的巨斑状花岗闪长岩获得217Ma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首次精确地肯定冈底斯地区存在印支期岩浆活动,200Ma左右的花岗闪长岩在冈底斯弧背断隆区有较广泛的分布。综合最新获得的统计资料,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的上三叠统朗杰学群古水流方向由北向南,碎屑物具有造山带成分特点,冈底斯可能在晚三叠世存在隆起区。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表明,冈底斯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作者将发生在这一地区由晚三叠—早侏罗世构造热事件所形成的造山带称为古冈底斯。  相似文献   
976.
雅鲁藏布江北岸基性-超基性岩带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雅鲁藏布江北岸大竹卡-谢通门一带,即冈底斯弧岩浆岩带南缘出露了一条超基性一基性岩带,岩带的分布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强航磁异常带相吻合。岩带主要由零星孤立出露的规模较小的近圆形辉长岩岩体、岩瘤或岩滴组成,在日喀则县曲尼出露了超镁铁堆晶岩、辉长岩和玄武岩连续剖面。它们呈一系列自北而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经历了明显不同于弧花岗岩基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系统的岩石学研究,认为曲尼基性-超基性岩带是在岛弧-弧后系统形成的蛇绿混杂岩,是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在俯冲消亡过程中的残片。  相似文献   
977.
作者通过对 3个重要的斑岩铜矿带的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发现 ,最具成矿潜力的含矿斑岩不是典型的岛弧岩浆岩 ,而是一种高SiO2 〔w(SiO2 ) >5 6 %〕、高Al2 O3〔w(Al2 O3) >15 %〕、富Sr(多数wSr>40 0× 10 -6)、低Y(多数wY<16× 10 -6)的岩石 ,具有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 ,显示埃达克岩岩浆亲合性。含矿的长英质岩浆并非来自地幔楔形区或壳幔过渡带 ,而是来自俯冲的洋壳板片的直接熔融。该俯冲板片熔融前通常变质为含水的榴辉岩。在安第斯弧造山带 ,大洋板块低缓、快速、斜向俯冲 ,诱发洋壳板片直接熔融 ,形成埃达克质熔体 ,后者通过分凝和封闭性演化 ,形成安第斯中新世_上新世巨型斑岩铜矿系统 ;在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 ,俯冲并堆积于地幔岩石圈的古老洋壳物质的变质和拆沉 ,诱发榴辉岩部分熔融 ,产生埃达克质熔体 ,并与幔源熔体混合 ,形成西藏冈底斯和玉龙斑岩铜矿系统。  相似文献   
978.
马家沟组五段一层(马五1)缝一孔洞型含硬石膏结核和细晶的粉晶白云岩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的主力产层,储层的非均质性很强,已成为影响勘探和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着重研究了马五,沉积、成岩作用以及古潜沟的形成和空间展布,认为沉积相、成岩相和古潜沟是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指出盆缘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沉积微相和渗流白云石粉砂半充填溶膜孔的粉晶白云岩成岩相是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成岩相,相对的岩溶高地一斜坡是有利的储层保存区。提出了适合本区的储层地质预测方法——叠图法,对指导勘探和开发生产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79.
城市及其边缘地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临沂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市及其边缘地带是人文因素高度复合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许多问题。临沂市是山东省的欠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文章利用1991-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临沂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特征,探讨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机制,以期为本地及同类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