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篇 |
免费 | 143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4篇 |
大气科学 | 100篇 |
地球物理 | 78篇 |
地质学 | 202篇 |
海洋学 | 31篇 |
综合类 | 48篇 |
自然地理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8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摘 要:层间剪切带由于沉积环境、构造运动和水岩物理化学作用导致其空间分布形态复杂且不连续,在大坝工程建设中对坝基的安全稳定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研究剪切带主要通过地质剖面图、平面图附以定性描述展开,对剪切带空间整体特征描述不够清晰准确。分析了剪切带成因及形态特征,以勘察资料为基础,确定模型核心数据及控制点,以人机交互方式建立虚拟钻孔并确定边界,通过DSI离散光滑插值拟合法重构剪切带三维空间模型,并依据剪切带成因对模型做出合理性评价;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所建立的剪切带空间模型分析,证实了该方法构建复杂不连续层间剪切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2.
基于蒙特卡罗边坡稳定二元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坡是一个具有明显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时变性的系统,安全系数及可靠度理论在边坡稳定评价上各有优缺点。二元体系是基于确定性指标(安全系数)和不确定指标(可靠度)建立的边坡稳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兼有二者的优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考虑到边坡材料指标具有区间分布及稳定边坡的安全系数不能小于其临界值的特点,对纯数学理论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边坡稳定二元评价体系,同时选取蒙特卡罗模拟法,将该二元评价体系融入GeoStudio软件,借助GeoStudio软件强大的计算能力,形成一套完整而高效的边坡稳定二元指标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了降雨条件下花岗岩残坡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和高效。 相似文献
133.
灾害性天气实时预报警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格尔木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根据各类灾害性天气的气象标准,通过查阅整理气象历史资料,在分析当地主要灾害天气类型及其特征、总结灾害性天气预报指标及方法、运用VisualFoxPro中的定时器控件编程及数据库管理等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格尔木地区灾害性天气实时预报警报系统。 相似文献
134.
三峡水库蓄水使得库岸大量土体长期处于浸泡状态,导致土体软化从而诱发滑坡失稳。为研究长期浸泡对滑坡土体物理-化学-力学性质的影响,以马家沟滑坡原状滑带土为对象开展了浸泡软化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浸泡时间滑带土的粒度分布、界限含水率、化学与矿物成分、剪切特性等特征,探讨了滑带土浸泡软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浸泡过程中滑带土中Ca2+、Mg2+等离子流失较多,但矿物成分无变化;浸泡后滑带土出现阶段性粒度细化现象,液塑限和塑性指数均随黏粒含量增加而增大;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滑带土应力应变关系在低法向应力下由强软化型变为弱软化型,在高法向应力下由软化型变为硬化型;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随着浸泡时间增加呈指数形式降低,黏聚力c降低程度大于内摩擦角φ。研究成果可以为水库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5.
利用1931—2010年UKMO HADISST1全球月海表温度、NOAA再分析资料及我国东部96个站月降水量资料,使用REOF,SVD及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关键区冬季海表温度 (SST) 年代际异常对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冬季黑潮区SST年代际异常处于正位相时,夏季500 hPa中高纬度地区位势高度呈“+-+”距平分布,西风带经向环流盛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850 hPa风场距平场上,北方地区为反气旋性异常控制,南海上空为异常偏南气流,这样的环流配置有利于我国东部夏季多雨带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冬季南印度洋偶极子 (SIOD) 年代际异常处于正位相时,夏季500 hPa中高纬度地区位势高度为正距平,阻塞形势发展,经向环流盛行,有利于冷空气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略偏南、偏西;850 hPa风场距平场上,北方地区为一反气旋性异常控制,异常偏北气流延伸至我国南方地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偏强。这种环流配置使得副热带锋区偏南,夏季多雨带位于华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139.
盘星藻烷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热演化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以盘星藻作为典型样品,研究淡水水生单细胞藻类的烷烃生物标志特征及其热解生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盘星藻生烃主要分成四大类:正烷烃、稀烃、无环类异戊二烯和二环萜类。nC17在正烷烃组分中占51.6%。检出一组C20的二环萜类同分异构体,其含量相当于正浣烃含量的97.1%。盘星藻热解生烃也以低碳数烃类为主,与高等植物来源的烃类相区别;甾烷C29/(C27+C28+C29)值为0.5左右,与海洋浮游生 相似文献
140.
在调查取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前人成果资料,应用SPSS及地下水污染分析软件,对莲花山地区区域地质条件、水化学参数空间分布特征、地下水化学类型、地下水化学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莲花山地区地下水的硬度较高且矿化度较大;HCO3-浓度的平均值最大,在地下水的离子中占据主导地位;TDS(溶解性总固体)浓度较高且不同区域间浓度相差较大;莲花山地区部分区域偏硅酸、锶达到矿泉水标准,是矿泉水开发潜力区;研究区Na+和K+同时来自岩盐和硅酸岩的溶解;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的Ca2+和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的溶解;莲花山地区浅层地下水发生了阳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