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栖息地是大熊猫存在与否的决定因素,栖息地保护的重要性远比对大熊猫个体的保护更加重要,这是保护大熊猫必须采取的长远措施。以陕西省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确立了影响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7个指标:森林起源,乔木郁闭度,灌木盖度,竹子生长状况,竹子盖度,坡度和坡向,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所确立的7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结合GIS空间叠置分析方法对7个评价指标进行叠加,获得了洋县大熊猫栖息地质量分级图。得到了以下结论: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调查区的东北部,不太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分布在调查区的西部,并且自东向西逐渐变差。整体而言,调查区内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状况良好,适宜大熊猫的生存与繁衍。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M的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陕西省境内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绥德县韭园沟、延川和宜君三个典型地貌区作为实验样区,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DEM)沟谷网络自动提取技术以及沟谷网络节点及其自动提取技术,得到了各样区沟谷网络节点,从地貌形态学,沟谷成因学以及水文学原理出发,对不同级别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数理统计方法获得了同一沟谷系统不同分辨率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量均值分级统计规律,不同地貌类型样区沟谷系统相同分辨率节点水流累积量均值分级统计规律。该数理统计结论能够有效解释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各级沟谷系统的形成机理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同时能够合理地说明沟谷系统发育与地表侵蚀、切割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本研究对整个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表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