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教学提示”模块,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本文对“教学提示”进行文本分析,从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注重基于真实世界的教学情境创设、以实践为中心的育人方式转变等方面解析了其教育意蕴,从领会、解构和创生三个层次进一步为地理教师使用“教学提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62.
以中国造船业发达地区浙江省为例,基于专利数据和订单数据运用UCINET6.0和R语言软件刻画全球研发网络对浙江造船业影响以及浙江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甄别国际研发分工下浙江造船业嵌入特征与路径。研究发现:① 浙江造船研发主要集中于船舶及其推进或操舵装置两大类,研发网络节点集中在浙江舟山,主要合作地区为杭州、上海、北京、台州、温州和宁波,合作对象以省内城市为主;② 造船订单数据网络可视化显示浙江造船业技术合作2015年国内合作伙伴主要是辽宁、福建和台湾,2018年增加了上海、广西、海南和天津,国内合作范围与频次快速增长;与国际技术合作由2015年主要与意大利、丹麦等欧洲国家合作转向2018年主要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合作;③ 浙江在长三角造船技术合作的节点地位并不明显,合作产品集中在生产和研发低附加值的集装箱船、散货船,主要嵌入方式是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单纯供销、承接维修或改装升级订单等方式。  相似文献   
263.
金沙江河谷巧家段地下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  胡文君  李倩  刘晶晶  王枫  邹磊 《中国岩溶》2017,36(3):339-345
金沙江河谷巧家段地形切割强烈,最大相对高差可达2 719 m,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大,河谷区内泉水出露众多。对河谷区内38组泉水水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类型较简单,主要为HCO3- Ca、HCO3- Ca?Mg、HCO3- Mg?Ca型;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DS)浓度变化较大,总体上TDS浓度自河谷斜坡补给-径流区至谷底排泄区,具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孔隙水TDS浓度明显高于岩溶水;地下水宏量组分HCO3-、Ca2+、Mg2+、SO42-与TDS具有正相关关系。据水化学组分变化分析谷底第四系地层中出露大泉的形成条件,其为孔隙水与岩溶水相混合形成。   相似文献   
264.
基于不同方法的中国天山山区降水形态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雪婷  李雪梅  高培  李倩  唐宏 《冰川冻土》2017,39(2):235-244
基于天山山区1950s-1979年27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及标注的各类型降水资料,运用频率求交法和概率保证法并结合海拔高程,研究并分析了各站点降水形态转化的临界气温及固液态降水分离的阈值温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预测了天山山区1980-2014年雪雨比变化。结果表明:天山山区各站点降水形态转化的临界气温及固液态降水分离的阈值温度其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出北坡小于南坡而雪雨比南坡小于北坡的变化规律,且三者均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而增大,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深入明晰了天山山区降水形态随温度变化特征,为天山山区水文模型中有关参数的选取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265.
加快产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对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供需视角探究环境规制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运用2008—2020年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环境规制促进黄河流域产业结构升级,该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环境规制在供给端通过要素升级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需求端通过消费升级倒逼产业结构升级;(3)环境规制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与地区资源禀赋和互联网发展程度有关,在非资源型城市或互联网发展程度较高城市,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既依靠供给优化,又依托需求牵引,但在资源型城市或互联网发展程度较低城市,仅依靠供给优化;(4)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以产业转移为主要表现形式,验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升级,应健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环境规制的供给优化与需求牵引效应;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加快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66.
马梁臣  李倩  于月明  霍也  朱丹  王宁 《气象科学》2023,43(3):316-325
利用ERA5 0.25°×0.25°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实况融合降水资料、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后向轨迹追踪模型等资料,对2019年13号台风"玲玲"和2012年15号台风"布拉万"引发东北地区暴雨的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两次台风最大湿层厚度达200 hPa附近,700 hPa以下比湿大于10 g·kg-1,高比湿主要集中在850 hPa以下的低层,台风的水汽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结构特征。整层积分水汽通量散度与暴雨落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尤其和降水强度对应。东北地区周边海域的水汽对东北暴雨的水汽供应很关键,源在日本群岛东部的西北太平洋的东南水汽通道是最重要的水汽通道。西南太平洋或阿拉伯海,包括欧拉方法研究发现的孟加拉湾较远距离的水汽输送存在,但是并非是东北台风暴雨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267.
全球变暖与地球“三极”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分别是地球的最北端、最南端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地球“三极”。地球三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与敏感区,在区域及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回顾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地球三极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探究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地球三极气候变化之间的潜在联系,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地球三极气候变化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