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1篇 |
免费 | 132篇 |
国内免费 | 18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4篇 |
大气科学 | 99篇 |
地球物理 | 117篇 |
地质学 | 462篇 |
海洋学 | 75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68篇 |
自然地理 | 1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62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
以往的地下水环境健康研究忽视了单个地下水功能对地下水环境健康的决定作用,因此当不同功能的健康程度差别较大时,地下水环境健康的模糊评价结果被平均化,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提出分功能模糊评价方法,并用其评价郑州、开封、新乡和濮阳四城市地下水环境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分功能模糊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得到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的整体健康状况,而且能得到地下水环境不同的功能或属性的健康状况,能够反映研究区地下水的保护、开发和管理的重点。此外,虽然采用数学方法选择评价因子能够避免人类的主观臆断,提高工作效率,但它可能会忽略重要因子或引入扰动因子,所以需要人工检查数学方法筛选出的评价因子。客观赋权方法无法根据各因子的实际意义给出各因子的合理权重,因此需要人工检查和调整各因子权重的分配,从而避免得出错误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3.
淮北矿区为大水矿区,在防治水工作中,要善于分析矿井发生的典型水害事故,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大矿区防治水工作资金的投入,落实必要的防治水工程,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并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方法及仪器设备,制定得力的防治水措施,才能避免突发性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5.
芦岭煤矿中央风井因生产不允许井筒内施工注浆孔,而改用实施井筒地面帷幕注浆堵水的方法,由于正确的选择注浆参数、注浆设备、注浆浆液和注浆工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6.
油藏地球化学原理及其在油气勘探与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评述了近年来油藏地球化学基础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油气藏内流体非均质性成因、烃充注成藏及混合作用模式、储层内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油藏内烃的地球化学变化等,阐述了烃族群划分及其地球化学意义。结合实例介绍了油藏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油藏评价与油田生产管理中的主要应用领域与研究现状。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烃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研究、烃成藏时间及期次的确定、古油水界面的判别等;在油藏评价和油田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油藏流体的连通性和分隔性研究、混合开采油藏单层产能贡献研究以及油、水、干层的地球化学识别等。 相似文献
47.
高陂酸性岩脉出露于赣南于山成矿带中部,侵入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斑岩。为研究赣南高陂矿区岩浆岩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及与成矿的关系,本文对高陂花岗斑岩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高陂花岗斑岩具有高硅(w(SiO2)平均为74.53%)、高钾(w(K2O)平均为4.34%)、富铝(w(Al2O3)平均为15.36%)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值多数介于1.25~2.87之间,主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或钾玄岩系列花岗岩;具有较低的Nb/Ta、Zr/Hf值,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具明显的Eu负异常及高分异花岗岩特征。利用LA-ICP-MS进行锆石U-Pb测年,获得谐和年龄为(135.73±0.46)Ma(MSWD=1.7),加权平均年龄为(135.62±0.92)Ma(MSWD=0.27),谐和年龄与加权平均年龄在误差范围内高度一致,表明高陂花岗斑岩侵位于早白垩世。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176Hf/177<... 相似文献
48.
浙东南石平川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平川钾长花岗岩体位于浙江沿海火山岩带的中南部,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02.5±1.2 Ma(MSDW=2.1),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期。岩相学及化学成分显示其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具有高硅富钾和铝低铁、镁、磷和钛特征,SiO2含量为74.79%~77.79%,K2O为4.26%~7.97%,铝指数A/CNK=0.98~1.10,属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富集Rb、Th、U和K,亏损Sr、Ba、Nb、P和Ti,REE具有中等负Eu异常(Eu/Eu*=0.33~0.50),总体呈现LREE富集的右倾“V”型配分模式。岩石\[n(87Sr)/n(86Sr)\]i值为0.70801~0.71012(t=102.5Ma),εNd(t)值为-8.63~-8.76,显示壳—幔混合成因特征。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石平川岩体为高演化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显示石平川岩体具有后碰撞花岗岩的特征,侵位于早白垩世末期的张性构造环境,其形成可能与印度板块北向漂移所导致的古太平洋板块碰撞弧后引张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