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人类文明孕育、诞生和发展区,也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在该区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对弄清全新世10.0~3.0 ka BP无文字记载期的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互动影响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主要以古洪水和海面变化事件地层学为依据和线索,从遗址时空分布学研究、典型遗址考古地层学研究,以及区域内自然沉积地层记录的环境演变背景特征研究这三个方面入手,在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均获得了有重要意义的进展,表明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正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同时,国际环境考古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新出版的PAGES Magazine杂志就特别关注了分辨率高达一年至数月的过去沉积记录;遥感、GIS等技术和DN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正不断在环境考古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2.
选择位于江汉平原的JZ-2010湖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AMS14C测年建立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演变的时间序列。对湖相沉积物中元素Rb和Sr的差异分布、Rb/Sr值、Ti元素含量以及磁化率等多项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江汉平原12.76 cal.ka B.P.以来环境干湿变化经历了晚冰期由偏干转向偏湿波动、全新世开始湿度增强、全新世中期偏湿到湿润再至干湿波动,全新世晚期至现代偏湿到偏干的过程。磁化率波动与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各文化类型出现或转型相关。江汉平原环境干湿变化体现东亚季风环流影响,驱动机制主要是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还受到东北、北、西三面环山而东南面向夏季风倾斜开放的地势影响。  相似文献   
93.
黄明  马春梅  朱诚 《古地理学报》2017,19(6):1087-109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在聚落选址与地理环境、古气候与古蜀文明发展、灾变事件研究及史前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出现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应有很大关系;成都平原中—晚全新世以来气候整体温暖湿润,其中有多次气候波动和降温事件发生;古洪水、古地震等自然灾害与古蜀文明发展的关系很密切;基于成都平原诸多先秦遗址的人地关系综合研究表明,河流、地貌、气候等因素与史前聚落变迁有很大关系。总体上,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受限于研究材料和方法,目前仍然缺乏高分辨率古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成果;自然灾害与成都平原先秦时期古文化演变的一些重要节点的耦合关系仍不明确;今后还需要加强与河流地貌有关的聚落环境考古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分析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关系以及定量和模型化研究史前人地关系也将是未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4.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冰缘地貌的分布和演变过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朱诚  崔之久 《地理学报》1992,47(6):526-535,2
根据1985—1989年度的野外考察和定位重复测量、坑探、物探、砾向组构及地肮衣测年、室内分析等,总结出本区各类冰缘地貌空间分布特点和在发生学卜的联系与转化;分析了基岩寒冻风化速率、倒石堆、岩屑坡、石冰川的分布、运动特点和发育年代;讨论了冻疱和烛状冰型冻胀丘、泥流舌、石环和热喀斯特沉陷的分布、演变及成因;概述了沉积物室内分析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
我国冰缘地貌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1980年本文第一作者曾对建国初至70年代末期我国冰缘地貌学研究进展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回顾总结(崔之久,1981),并对本学科如何发展提出了“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除继续开展面上的工作外,应重视现场定位试验观测和室内模拟实验,加强国际交流”等看法。可喜的是80年代以来,我国冰缘地貌学的研究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96.
97.
本区发育有十数条叶状石冰川,主要由倒石堆或岩屑锥演化而来。单个的石冰川一般宽60—150m、长35—100m、高30—40m,其顶部有反倾坡和槽脊,其前缘坡脚有挤压翘起平台。对2号石冰川上500块砾石的组构量测表明:1)此类石冰川各处AB面和A轴倾向与各自所处的沉积面坡向较为一致;2)各处AB面比A轴具有更为优势的组构倾向;3)其运动方向是自谷壁向外并垂直于表面等高线方向流动;4)其流动特征与阿尔卑斯舌状石冰川不尽相同,主要是受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广东韶关市丹霞山砂岩蜂窝状洞穴及白斑成因,对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景区内玉女拦江洞中采集的6个砂岩蜂窝状洞穴样品,以及在鸭麻岩地区采集的4个白斑样品,进行XRF和ICP-MS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及岩石薄片偏光显微镜鉴定。结果表明,发育蜂窝状洞穴的砂岩体与其基岩砂岩体的成分含量相近,岩体内部成分差异不是蜂窝状洞穴的成因。综合分析认为,丹霞山砂岩蜂窝状洞穴的产生是岩石的矿物组成及结构、洞穴所在的地形条件、气候因素和蜂窝状洞穴所形成的微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白斑的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发育白斑的砂岩在成岩过程中,红色基岩形成于氧化环境,而白斑形成于还原环境中,赤铁矿被还原形成白斑。  相似文献   
99.
浙江方岩丹霞地貌类型及其空间组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方岩突出的丹霞地貌类型有围谷、方山、峰丛、石柱和凹槽等,它们的空间组合沿着北西-南东方向有规律的排列:西北部五峰书院一带的凹槽和岩穴发育典型,中部鸡鸣峰、桃花峰等处分布有大量的新鲜崩积石,东南部石鼓寮的石鼓、石柱尤为突出,在峰丛与平原交汇的东、南和西三侧被围谷所环绕.这种组合体现了随着构造隆升,在以外力作用为主的不断"雕塑"下,丹霞地貌的发育一般经历了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侵蚀搬运,完成地貌循环侵蚀的过程,期间孕育了绚丽多姿的丹霞地貌,它们主要发育于早白垩世晚期的方岩组(K1f)冲积扇-扇前辫状河相岩层中.其中,岩性的差异风化规律和辫状河相沉积的特点,可以通过对三个样点的实验数据分析加以证实.方岩丹霞地貌是在我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区中"青年期"类型的突出代表,符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中具有突出、普遍的美学和科学价值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0.
盐城地区东汉至明代古水井变化与海面波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考古界提供的盐城市建军中路东汉至明代古水井清理资料,从环境考古学角度探讨了盐城地区自东汉至明朝的海面变化规律。盐城市建军中路清理的这批古水井自东汉至明朝在时间序列上衔接清楚,井底高程的变化反映了海面波动情况。研究表明,盐城地区自东汉至明代海面变化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但存在200年尺度的升降波动,期间有4次峰值和3次谷值:秦汉时期(2kaBP)、中唐(1.3kaBP)、南宋(0.9kaBP)和明代(0.4kaBP)为高海面;南北朝(1.6kaBP)、晚唐(1.1kaBP)和元代(0.5kaBP)为低海面,海面波动幅度在1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