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优化、高效的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本研究基于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SSM)以及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测度,从福建省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学指导.研究表明:1)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份额和产业竞争份额大部分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沿海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产业结构的优势;2)福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全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不是靠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优势;3)相对于其他沿海地区,福建省的发展速度相对落后;4)福建省应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周期性误差是匀速直线运动降质图像复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复原图像质量。本文针对几种典型的复原方法,给出了复原图像周期性误差的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分别从频率域和空间域出发的改善误差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对复原图像中周期性误差的消除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S的时钟同步模型选择与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GPS已经成为高精度时间传递的有效便捷手段,基于GPS的时钟同步技术在许多计算机自动控制领域内具有重要应用.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内部高精度时钟与GPS进行时间同步的原理,建立了时钟同步一阶和二阶数学模型;采集实测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一阶模型比二阶模型精度高,且稳定;对影响时钟同步结果精度的几个参数进行了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东南沿海地区发育大量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早期的碱性岩,主要为石英正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然而,这些岩石的成因一直都存在争议。为了明确这些岩石的成因,本论文选择了浙江西部的马头岩体进行研究,分析了其中石英二长岩全岩主微量元素组成和矿物相特征,并结合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锆石微量元素、磷灰石微量元素和斜长石电子探针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马头岩体形成于100±1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产物。野外观察发现,马头岩体中发育大量的闪长质暗色包体。马头石英二长岩中的锆石εHf(t)(-10.4~-0.4)变化极大,表明其是由古老陆壳来源的酸性岩浆与地幔来源基性岩浆混合所形成。马头岩体中的锆石结构十分复杂,在CL图像上普遍显示出黑色的核部、白色的幔部以及黑色的边部。最早期的黑色锆石核部具有相对高的Th、U、Hf含量,变化较大的Eu/Eu*(0.5~0)、Zr/Hf (40~70)和Th/U比值、Ti含量,表明它们结晶自地壳中的演化程度较高的低温且结晶度较高的硅质岩浆储库。白色的幔部锆石具有低的Th、U、Hf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公路交通情况为基本资料,通过运用ArcGIS的网络分析功能,从时间距离的角度,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指标,对福建省公路交通网络体系的可达性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福建省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可达性的区域等级情况,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第一、二、三阶梯的可达性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福建省不同地区的交通可达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农牧交错带具有草地、裸地、农田大面积相互镶嵌的独特下垫面,其地表水热过程变化复杂,亟需深入研究。利用宁夏盐池站2017年实际观测资料,对陆面过程模式CLM4.5的模拟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复杂下垫面下,CLM4.5仍能较好地模拟出草地的地面反射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净辐射以及0~10 cm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变化特征,但模拟值与观测值还存在一定偏差。CLM4.5能模拟出辐射通量的日变化特征,除5月外,地面反射辐射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偏差较小。地面长波辐射模拟值白天偏高,净辐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为0.99,均方根误差为22.50 W·m^-2。土壤含水量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达0.83,但模拟值偏低,且模式对降雨后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的模拟性能有待提高。土壤温度模拟值的日变化特征较为明显,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为0.98,均方根误差为2.82℃。  相似文献   
17.
耕地地块作为精准农业的重要支撑,现有地块边界大多依靠人工勾绘。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基于遥感影像自动提取耕地地块成为研究主要方向,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检测方法难以适应复杂场景的局限而被广泛使用,但现有检测方法仍存在问题,基于深度卷积模型直接识别耕地区域会丢失内部边界、而基于边缘检测模型识别耕地边界时则会同时得到大量无关边界;此外,现有的基于阈值提取地块的策略所提取的地块不够规整,存在内陷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网络和分水岭分割的耕地地块提取方法,从信息检测和地块提取两方面进行改进:① 将耕地边界视作一种地物类别,在深度卷积网络中进行类别概率检测,帮助实现对耕地边界的语义识别。② 基于改进后的D-LinknetXt网络进行检测,其网络架构适合于对耕地边界这类线性目标的提取,同时更换原始D-Linknet网络的残差单元,帮助提高了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③ 基于分水岭分割对耕地地块进行提取,利用了区域分割方法获取边界的封闭性,并且这种以区域为单元进行分割并合并的方式,解决了原有方法在像元尺度上基于阈值提取所遇到的提取地块存在内陷的问题,使地块更规整准确。在一景高分二号影像上进行检验,并设计两类精度指标,从全局边界精度和地块几何精度两方面进行方法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精度优于3种对比方法,在代表边界精度的F1分数上达到了0.933,地块几何精度为0.829。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的对耕地地块进行提取,并适用于实际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