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篇 |
大气科学 | 18篇 |
地球物理 | 4篇 |
地质学 | 24篇 |
海洋学 | 2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本文分析了刨煤机工作面进、回风巷切顶线以里采空区顶板大面积不垮落对上隅角瓦斯治理造成的危害,并对几种强制放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用、高效的放顶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河道砂体具有单层厚度薄、规模小、分布散、非均质强的特点,常规模型反演预测中存在模型化严重、横向分辨率低及容易破坏沉积体构造形态的问题,导致预测精度不高。本次研究利用分频构形反演方法进行河道砂的精准预测,充分考虑测井和地震的优势频带和波形变化特征,由低、中、高不同频带模型融合而成初始模型,然后在贝叶斯框架下,通过地震合成记录的约束,修正全频带的反演结果。在赵皇庄地区河道砂薄、小储层预测实践中,反演结果具有较高的纵、横向分辨率,砂体横向叠置关系和尖灭点合理、清晰,砂体平面分布规律符合曲流河沉积相砂体展布特征,预测分辨4 m以上厚度储层的符合率达到80%以上,较好支撑了该区的井位部署。所形成的基于分频构形反演的薄、小砂体精准预测方法,对类似地区或区带的地震储层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1961-2008年贵州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8年贵州75个测站逐日12 h降水资料,分析了48 a来贵州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多(少)暴雨区与年暴雨量、年降水量多(少)值区的分布一致;年暴雨量占年雨量的12%~32%;年暴雨日数1.6~4.9 d;年暴雨日数、夏季暴雨日数呈上升趋势,春秋两季暴雨日数呈减少趋势;暴雨的季节分布呈明显的"单峰型",6月是暴雨最集中的时段;夜间暴雨多、白天暴雨少。 相似文献
56.
在地质勘查测量工作中,GPS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研究其相关应用技巧,不但能够减轻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工作量,缩短了找矿周期,从而为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进行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和分析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以向GPS自动输入坐标的应用为例,重点介绍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技巧。目前,该方法已被我单位测量、物化探等多个部门采用,取得了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57.
58.
中亚热带网纹红土的稀土元素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30块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稀土分布模式、稀土特征值分析以及物源指数的计算表明,中亚热带网纹红土与北方黄土具有相似的稀土特征。网纹红土稀土元素平均含量(179.57μg/g)与地壳平均值(178μg/g)、北京郊区1998年12月大气粉尘稀土总量(177.97μg/g)以及两块中国黄土标样平均值(178.22μg/g)非常接近,稀土分布模式与风成沉积及UCC类同,轻稀土强烈富集,重稀土淋失,轻重稀土比值9.86~15.18,Ce元素正异常,物源指数<0.5。稀土元素特征指示,所研究的网纹红土的母质与黄土具有风尘相似性,而且风尘沉积后经历了较北方黄土更为强列的风化作用,其形成环境与古土壤和上新世红粘土接近。 相似文献
59.
基于边缘检测的自适应干涉SAR降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滤波方法,基于干涉条纹方向的检测,完全自适应地对干涉相位进行滤波。本方法计算简单,十分适用于干涉条纹密集的区域进行滤波。通过SIR—C/X—SAR的X—SAR数据的处理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0.
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热岛效应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气象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应用WRF模式,从热岛效应及其引发的辐合、辐散和降水变化等方面,对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的热岛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根据近年杭州湾地区的地面遥感图像确定城市下垫面的范围,再结合相应的GIS数据,确定若干年后可能的城市范围;根据模拟数据计算得到月平均气候资料。结果表明,城市群扩张后,在杭州市附近出现了明显的气温高值区。夜间的城市热岛效应要比昼间明显。在杭州市附近出现不同方向的风矢量聚集,杭州市附近风向和风速改变较大。风场在城市扩张区域有较大的差值。城市热岛效应对降水量变化影响不大,但降水量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