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一、引言 在数字化测图时,特别是在进行城镇地籍调查时,经常会遇到业主仅提供了图纸影像测区范围的情况,对于测绘范围不好判断,并且现在的网络技术也很发达,网络也可以获取不少的测区的高清晰度的遥感影像,比如:google earth就可以下载遥感影像,而且很多范围还属于高清晰度的遥感影像。如果要把这些影像纠正到适当的比例尺,并且放到测区使用的坐标系内,那么这些影像就可以比较准确的标志一些相关的地物,减轻一定的外业作业量。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引起长输油气管道裂纹缺陷的原因(腐蚀疲劳、应力腐蚀破裂、氢脆、机械疲劳断裂)及其特征.应用事故树理论建立了长输油气管道发生裂纹缺陷的事故树模型,给出了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根据俄罗斯长输油气管道的故障资料计算出在长期高压条件下运输聚乙烯时,发生长输油气管道裂纹缺陷的概率,计算结果与统计概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3.
64.
对内蒙古等地68个湖库共13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分分布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探讨湖泊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和粒度组分的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可分为C1~C6共6个组分(0.4~1.9 μm、2.0~12.0 μm、17.0~58.0 μm、70.0~150.0 μm、170.0~500.0 μm和>600.0 μm),近湖心样品粒度组分以C1、C2、C3为主,过渡带样品以C3和C4为主,近湖滨样品以C5主导。受入湖河流影响的样点处水动力条件决定了粒度组分的空间分布,波浪作用造成的二次悬移再沉积可能造成了C3组分向湖心迁移并导致近岸C5组分富集。C1及C2组分中径流输入不容忽视,C3组分中风力悬移搬运贡献较大。C4、C5和C6含量可指示样点距河口的相对位置,C3可反映样点距岸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65.
王庆磊  杨言辰  李骞  马晓阳  谈艳  张国宾 《地质通报》2015,34(12):2172-2180
选取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358高地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斑岩,进行系统的地质、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花岗斑岩具有富硅、钠、钾、铝,贫镁、钙的特征,里特曼指数(σ)为1.12~2.00(σ<3.3),A/NK为1.36~2.00,A/CNK为1.11~1.93 (A/CNK>1.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严重亏损Sr、P、Ti;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有负Eu异常。这些特征揭示,花岗斑岩是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岩浆来源可能为壳源。LA-ICP-MS锆石定年获得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28±1Ma,推断金矿成矿时代应为早白垩世晚期。构造判别图解显示,花岗斑岩具有碰撞后花岗岩的特征,斑岩体的形成很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后的伸展体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6.
<正>卫星遥感是现代海洋大尺度观测的主要技术手段。30多年来,对地观测卫星积累了大量的海洋观测数据,在区域海洋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对遥感数据集的精度也做了许多分析和评价[1-5]。利用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的数据,建立了长时序列连续立体观测数据库。从这些数据支撑下的研究发现,西太平洋、东太平洋、北大西洋、黑海等海域对整个海气相互作用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找到了一些区域,如用厄尔尼诺区的异常海温指示厄尔尼诺事件[6-7]、IDO指示年代际气  相似文献   
67.
本文基于深海海底动力平台采集的ADCP原始数据,论述了ADCP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流程及质量控制方法,对原始数据及经过质量控制后的数据进行了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分析。基于绘制的各类图件,对数据质量、数据有效性、设备性能做出了评估,并分析了深海观测点的海流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流程与方法针对ADCP观测数据处理效果良好,可为后续ADCP数据处理、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8.
杜晓阳 《浙江地质》2008,(10):61-62
9月19日,2008年度全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会议在青田召开。市国土局领导、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和地籍科长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局地籍处徐子初处长主持,钟秋毫副县长和市国土局李锋副局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传达了马奇副厅长在省厅土地变更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一是求真务实,圆满完成今年土地变更调查任务。统一思想,提高对土地变更调查基础性地位的认识;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69.
地形复杂山区常用植被指数的地形校正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指数能反映地表植被生长、覆盖等情况,常作为反演植物生物物理参量的有效参数。然而,在地形复杂的山区,由于地形效应的影响,导致一些植被指数适用性受限。基于以上现状,本文以贵州省江口县为研究区,采用4种地形校正模型(Teillet-回归模型、Minnaert模型、C模型、SCS+C模型)对常用植被指数(SR、MSR、NDVI、SAVI、MSAVI、EVI)进行地形校正,以评价不同坡度条件下植被指数地形校正效果。结果表明:地形校正对缓解波段比形式的植被指数(SR、MSR、NDVI)地形效应的作用有限,而对非波段比形式的植被指数(SAVI、MSAVI、EVI)效果较好。另外,随着坡度增加,地形效应显著,地形校正效果也更明显:坡度较小时,波段比形式的植被指数无需进行地形校正,而建议非波段比形式的植被指数进行地形校正;坡度较大时,建议2类植被指数都进行地形校正,但非波段比形式的植被指数可能会发生过度校正现象。此外,地形校正后非波段比形式的植被指数与森林地上生物量线性回归模型的精度明显提高。因此,建议在地形复杂山区利用非波段比形式的植被指数进行定量反演时,先进行地形校正。  相似文献   
70.
洪水对洪泛区建筑会造成较大的危害,洪水荷载研究是洪泛区建筑脆弱性研究的基础。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水深流速的洪水对建筑表面的水流压力及其分布规律。试验在波流水槽中设置可调整出水口来控制作用于模型迎流面水流的深度和流速,模型分为2层,1层有洞口,2层无洞口,固定于出水口下游。结果表明:模型迎流面水流流速分布不均匀,水流压力从下至上逐渐减小;基于试验数据发现动水压力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且呈非线性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动水压力修正系数,改进了水流压力计算公式;水流压力和水深近似呈线性关系;洞口和边界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迎流面水流流速与水流压力。研究结果为洪泛区建筑的抗洪设计和抗洪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