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篇 |
大气科学 | 8篇 |
地球物理 | 1篇 |
地质学 | 34篇 |
海洋学 | 36篇 |
综合类 | 14篇 |
自然地理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采用SKW-3型微量检压装置(瓦氏呼吸仪)测定了温度、体长以及性别对南京丰年虫(Chirocephalus nankinensis)耗氧率与呼吸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南京丰年虫随着个体体长的增加,条件温度下降,耗氧率均呈下降趋势.丰年虫耗氧率与体表面积(体长的平方)呈正相关.性成熟的雄性个体耗氧率相对于雌性个体要小.南京丰年虫的呼吸系数(RQ)一般在0.71~1.00之间,无节幼体因为体内富含脂肪而RQ值较小.南京丰年虫作为淡水养殖鲜活饵料生物,具有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吸收的特点.研究其耗氧率和呼吸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呼吸代谢的强度,为计算丰年虫的合理养殖密度、有效利用水体空间、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WebGIS是Web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其关键特征是面向对象、分布式和互操作。GIS数据和功能作为对象,任何其它系统都能与之进行信息交换和互操作。本文介绍了基于开放性标准的SVG技术和Web服务,描述了其相关的技术特点和实现方式,论述了利用Web服务封装地理信息数据和通过SVG技术实现地理信息集成,进而构筑WebGIS系统的应用架构。 相似文献
44.
1991年6月20日~9月11日,于大连市营城子镇东小磨对虾养殖场3号虾池采水样,固定后,检测浮游植物数量,同时测定透明度和对虾体长。实验结果见图1、图2,表1。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密度、池水透明度和对虾体长增长速率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5.
本文叙述利用风暴潮模式和斜压大气模式耦合进行温带风暴潮预报.应用边界层阻尼定律预报风暴潮模式所需的海面风应力.本文进行了渤海风暴潮的个例研究.预报结果清楚地显示了温带风暴潮的特性.一些个例研究指出,风暴潮模式和计算风应力方案是令人满意的,而风暴潮预报精度非常依赖于气象预报. 相似文献
46.
由美华海洋大气协会(Chinese-AmericanOceanicAtmosphericAssociation,简称COAA)和海下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华人海洋及大气会议”于2000年7月10日至12日在台湾台北市举行,有150多位科技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设海洋和气象两个会场,除联合议题外,两个会场分别进行报告。海洋部分有海洋生地化、东海与南海、海洋遥测、波浪测报、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近海预报、海洋技术、海洋工程、近海持续发展共9个专题。有力余篇论文在会上报告。气象部分有大气观测与分析、数值模拟、大气物理与化学、热带气象、气候、防灾共6个专题… 相似文献
47.
对三角帆蚌内脏团、外套膜的组织化学研究表明:珍珠囊的存在刺激组织输送钙盐。钙盐的聚集经内脏团在营养吸收和循环系统运输路径;经外套膜存在内侧上皮细胞主动运输和循环系统运输路径。这两种路径的输送均由疏松结缔组织参与完成,并使钙盐在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珍珠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新南威尔士东部已出产了500000多克拉金刚石,大部分产于北部的科普顿-富加拉地区。这些金刚石具明显的种族特征,晶面少有损伤,且其碳同位素值和矿物包体绵组成不同于那些传统金刚石产区出产的金刚石,如雅为特,卡普瓦尔或者阿盖尔,指示了其地方起源。新南威尔士东部的构造环境也不象“传统”金刚石的构造环境,包含一套显生宙增长俯冲地体及相对薄的热地壳。 相似文献
49.
以河南省嵩县德亭老道沟滑坡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调查、无人机航拍、物探、钻探、岩土测试等多种方法手段,从滑坡的平面形态、坡体结构、岩性特征等,多角度勘查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滑坡形成机理。进而运用极限平衡法,针对不同工况条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提出治理措施,为后期工程治理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目前滑坡基本稳定,因高速公路切坡,降低了滑坡稳定性,极端降雨条件下存在滑移的可能;成灾模式属基覆界面滑动模式。建议采取“搬迁避让+抗滑桩+排水沟+跟踪监测”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