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28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黄克凤  於雪琴  黄亮 《测绘科学》2016,41(1):99-102
针对目前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缺少有效的确定变化阈值方法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交叉熵的方法:采用中值滤波方法分别消除两个时相遥感影像中的噪声;将比值法和差值法融合构造两个时相遥感影像的差异影像;通过最小交叉熵确定差异影像的最佳变化阈值,并对差异影像进行分割得到变化区域;最后对变化检测精度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82.
为了研究砂岩顺层挖方高边坡支护工程施工期间及施工后的边坡变形规律和治理工程效果,文章依托北京某边坡支护项目,对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锚索轴力及边坡位移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锚索轴力变化主要分为加速损失阶段、波动阶段以及持续稳定趋变阶段;锚索轴力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坡体内力的变化情况;坡顶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的变化,可以反映边坡深层位移的变化规律和边坡的稳定性;框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组合支护体系应用于砂岩顺层挖方高边坡的支护时,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该砂岩顺层挖方高边坡的开挖支护过程发现:随着边坡的开挖,坡体位移沿着软弱滑动面向坡角发展,边坡稳定性降低。将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发现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证明了该边坡的支护体系能有效地控制边坡的变形。研究成果能为以后类似边坡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3.
为研究车载移动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DOM质量检验中的应用,本文以一种轻便型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为例,首先介绍了系统及其误差来源,并通过已有数据检测分析系统的测量精度,继而利用该系统对城区0.2 m分辨率试验DOM进行点云采集、检测点提取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利用轻便型移动测量系统进行大比例尺DOM的质量检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4.
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地球化学作用与其时-空结构的统一性为指导思想,将地质区域和各种地质体视为动力学体系,应用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对云南个旧钖、多金属成矿区的研究,讨论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的建立。 作者应用马尔科夫过程理论揭示了沉积过程的地球化学旋回性,并用动力学体系分析阐明每一旋回的时间结构。花岗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与对流驱动的热重力扩散作用相结合导致了岩体内痕量元素的化学分带。岩浆期后体系系由具有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的复杂的反应-输运网络所构成,其拓朴结构使体系产生异常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参数的实验测定建立了成岩、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并用计算机模拟了典型矿田内热液流体的流速场与温度场。 地球化学全过程的时间结构可以归结为热力学分枝的分支在时间上的展开或多阶耗散结构的阶梯。地球化学场的空间结构产生于耗散结构的局域化和化学波的成生与传播。成矿区域是囿于有界介质内的局域化耗散结构。不同反应前锋的差速前进从而产生不同物种的分异沉淀使成矿区域出现化学分带。成矿源区起因于某种化学反应核心或特殊的物理边界所产生的局域不均一性。 对地球化学动力学体系作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揭示金属矿源学、历史地球化学与区域地球化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85.
聊城矿区煤质特征与形成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山东荏平-阳谷煤田聊城矿区煤质特征与形成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煤系剖面中煤质特征的变化与古环境背景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6.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顶、底界面在空间上限制了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实际分布,同时也是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的基础,对了解其成矿规律、指导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确定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顶界面的方法主要有3种:①利用理论模型模拟的方法;②利用地球化学异常的方法;③利用地球物理资料的方法,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粗略,后两种方法比较精确,但在数据处理上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387.
黄亮  於雪琴  姚丙秀  杨泽楠 《测绘科学》2019,44(11):189-194
针对像素级变化检测方法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时存在检测结果过于细碎、错检和漏检过多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和主成分分析(PCA)的对象级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SLIC算法分别对两期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得到超像素并标记颜色;然后采用PCA法对分割标记图进行降维并采用差值运算方法对两期分割标记图进行处理得到差异图;最后采用OTSU法对差异图进行二值分割得到最终的变化检测结果。为了验证实验结果,选取两组多时相遥感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变化检测精度分别达到95.96%和91.9%,是一种可行的变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88.
全球横波低速异常体成像发现: Jason超级地幔柱与Tuzo超级地幔柱彷佛植根于地球外核顶部、生长在核幔边界(core mantle boundary, CMB)上的两株榕树,我们将其命名为超级地幔树(super mantle tree),以突出Jason超级地幔柱与Tuzo超级地幔柱连接地核与地壳的纽带特征,强调它们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对全球构造的作用。地幔柱仅是超级地幔树的局部分支。我们定义超级地幔树为4层结构:① 植根于地球外核顶部;② 1600~2890 km为“树干”; ③ 110~1600 km为“树冠”;④ 110 km以上为“树枝”。“树枝”平面分布形态与全球板块轮廓大致相似,意味着板块构造可能起始于地球110 km处。推测地球深度1550~1600 km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地球化学过渡层;Jason超级地幔树与Tuzo超级地幔树之间可能存在地球化学分隔面(简称地幔分隔面),地幔分隔面将地球划分为太平洋半球与大西洋半球;它的地面投影北端大致指向地磁北极,南端基本指向地磁南极。外核顶部脉动作用可能是地幔运动的动因,地核运动控制地幔运动。Tuzo超级地幔树逆时针旋转控制大西洋半球旋转形态,Tuzo超级地幔树的“细树干”伸向南大西洋, Tuzo超级地幔树“粗树干”伸向北大西洋,使得中大西洋脊减薄。Jason超级地幔树顺时针旋转控制太平洋半球旋转形态以及环太平洋地区地貌构造形态。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地球物理三维构造模型说明:向北运动的Tuzo超级地幔树“树枝”与向西运动的Jason超级地幔树“树枝”共同作用,形成青藏高原东构造结。  相似文献   
389.
探讨了六盘水市煤岩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煤矸石、矿区废水、废气对其环境的危害性,指出其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应加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90.
结合石江地区微细浸梁型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从成矿流体运移的角度出发,认为该区在4种类型的成矿流体输导体系,断裂系统、古构宵整合面或岩溶不整合面、岩性通道。同时,该区的古炭酸盐岩台地或古生物礁是多种流体输导体系汇集的部位,明显的控制了该区金矿床展布和具体矿体的产出部位,是一种特殊的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