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0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1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0篇 |
大气科学 | 84篇 |
地球物理 | 86篇 |
地质学 | 431篇 |
海洋学 | 136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78篇 |
自然地理 | 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循环特征的水化学证据——以查布水源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化学角度出发,利用查布水源地水化学水平及垂向分布特征,分析了查布水源地地下水的循环规律。结果表明:从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空间分布规律及从东西部水化学演化规律对比特征来看,水源地地下水在东部边界接受补给,地下水从东向西径流,在西边界排出区外。从水化学成分的垂向变化特征得出:包乐浩晓苏木以东的地下水从上向下径流,包乐浩晓苏木以西的地下水从下向上径流,地下水由中深层向上顶托补给浅层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浅循环与中循环的分界线在埋深150~200 m之间;中循环和深循环的分界线在埋深600 m左右。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SAR影像去噪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AR影像噪声的特点,在分析了几种主要滤波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标准偏差的均值和中值滤波,试验证明了此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6.
997.
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和野外考察,发现1936年甘肃康乐6(3/4)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长14 km,走向NWW,主要由3小段(西段、中段和东段)呈右阶排列而成。地表破裂主要有地震陡坎、地裂缝等。西段长3.7 km,有新鲜的崩塌堆积;中段长4.4 km,有大规模的基岩崩塌,同震左旋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别为2.5 m和0.6 m;东段长约6 km,同震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别为1.5 m和0.3 m。同震变形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最大地表垂直位错量(0.6 m)仅为水平位错量(2.5 m)的(1/4)。1936年康乐地震时崩落的岩块上零星生长着最大直径仅20~30 mm的丽石黄衣,部分无地衣生长,此次地震由围子山—大夏河断裂向东扩张所致。 相似文献
998.
将植物叶片光谱模型PROSPECT、植被冠层光谱模型SAIL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6S进行耦合,模拟不同参数条件下植被星上光谱信息在400~ 900 nm谱段的变化,并分析从地表植物叶片光谱、冠层光谱到卫星入瞳处光谱的过程中,植物叶片的叶肉结构参数、叶绿素含量、干重、叶片含水量和植物冠层的叶面积指数(LAI)、太阳天顶角、气溶胶光学厚度、地表邻近效应以及混合像元等参数对植物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大气引起的误差要远大于由植物本身的各种生化参数引起的误差;在叶片尺度上引起反射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和叶肉结构参数,含水量的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在冠层尺度上引起光谱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LAI和叶片倾角. 相似文献
999.
1000.
运用升、降轨Sentinel-1A 卫星的差分干涉影像,获取2019-06-17四川宜宾长宁 MS6.0地震的三维同震形变场.在此基础上,以升降轨同震形变数据为约束条件,基于 Okada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得到发震断层符合走滑和逆冲特征,断层破裂尺度约为15km×20km,断层滑动角为 44.37°,断层倾角为56.42°,震源深度约为10.2km,矩震级为 M W5.8.最后,采用SBAS-InSAR 技术获取该地区2019-04-05至2019-08-03各时间段的累计形变,结果认为该区域在震前近场形变波动较小,震后一段时间累积形变增长,分析原因可能是余震分布使得地表变化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与已有研究文献的比较和对该区域断层构造的分析,推测此次长宁地震发震断层由反演出的断层滑动引起,滑动面上缘接近地表,主震引起的次级断层活动触发短期内强余震频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