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441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通过提高金刚石薄膜与硬质合金基底间的粘结力,可提高涂层工具的使用寿命。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植入金刚石微粉的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金刚石既在预植入金刚石表面同质外延生长,又在硬质合金上结晶生长,两者交互生长,且相容性较好,最终生长为致密均匀的金刚石薄膜。  相似文献   
92.
复杂网络河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复杂网络河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本文建立了其特征矩阵及由Newton-Raphson格式表述的隐式圣-维南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经输入边界条件及解方程组,可得到不同各支段上,下游端点上的水位和流量值。  相似文献   
93.
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4.
点蚀损伤下桩基式平台腿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圆柱体点蚀损伤模型,建立含细观尺度点蚀损伤的桩基式平台腿柱多尺度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壁厚损伤度、点蚀损伤强度以及点蚀体积损伤强度影响平台腿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壁厚损伤度及点蚀损伤强度明显削弱平台腿柱的极限强度,且随点蚀损伤强度增大壁厚损伤度的影响加剧;点蚀体积损伤强度由于综合考虑了壁厚损伤度和点蚀损伤强度的耦合因素,相比于独立考虑后两者,其更能合理地描述点蚀损伤对平台腿柱极限强度的影响,故点蚀体积损伤强度体现了点蚀损伤的关键特征。本方法不仅适用于研究点蚀损伤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其所提出的点蚀损伤模型的构建方法,可拓展于研究受点蚀损伤的整体平台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且确定点蚀体积损伤强度为描述点蚀损伤特征的关键参数后,有望将其用于修正点蚀损伤平台腿柱的承载力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95.
凹凸棒粘土与晚第三纪火山一沉积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6.
概括平差模型的解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概括平差模型系数矩阵可能出现非列满秩情况的原因,研究了如何使系数矩阵为列满秩矩阵,避免了系数矩阵为非列满秩时的复杂解算过程。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从现代、地史时期岩溶剥蚀速度及岩溶铝土矿的形成等方面探讨岩溶在古地理研究中的重大作用,从而提出稳定地区“缺失”某一时期地层,并非该时期为陆;而是前期仍有沉积,后期才真正上升为陆,遭受剥蚀。  相似文献   
98.
目前,在探矿工程中,电子计算机多用于数据处理,而用于数据采集、过程控制以及科学管理的情况还很少。钻进过程中的数据记录一般都通过一些常规的模拟仪表,例如用光线示波器作为记录仪器,这样记录和得到数据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由于钻进过程中,机械、液压系统的振动,加上破碎岩石的非均匀性,使得记录的信号中混有大量的干扰信号,而普通仪器无法消除,影响了测试精度。因此,研制一种新的数据记录和控制仪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9.
100.
多剩磁成分的主成分法分离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的多剩磁成分的分离是古地磁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Kirschvink(1980)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法(PCA)能有效地进行多剩磁成分的方向分离.作者认为,最大角偏差(MAD)值的选择应视各磁成分的剩磁谱组合特征而定,剩磁相似度的提出,可以帮助确定MAD值选取的最佳值.在主成分法分离的剩磁方向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种多剩磁成分的强度分离方法,籍此可以进一步研究各分离磁组分的剩磁谱特征及其成因,并将以上方法应用于新疆柯坪地区晚古生代地层的剩磁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