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篇 |
免费 | 133篇 |
国内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篇 |
大气科学 | 129篇 |
地球物理 | 42篇 |
地质学 | 284篇 |
海洋学 | 34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22篇 |
自然地理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利用中国105站的探空资料以及NCEP/NCAR、ERA和JRA 3种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标准差、相关系数、EOF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再分析资料年平均的高空温度在中国区域的可信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数值上,3种再分析资料的高空温度均小于探空资料的高空温度,NCEP/NCAR资料在对流层上层更接近于探空资料,ERA和JRA资料则在对流层中下层与探空资料更为接近;在描述年际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方面,ERA资料在我国北方的对流层上层的再现能力较好,NCEP/NCAR资料在我国南方的对流层上层的再现能力较好,而3种再分析资料在对流层中下层的再现能力相当;在时空变化特征方面,NCEP/NCAR和ERA资料能较好地表现高空温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而ERA和JRA资料则能较好地表现年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02.
整体式折线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及加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和分项系数法,对非整体式和整体式折线重力坝的应力和深层抗滑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整体式折线重力坝有效地改善了坝体的应力和变形状态,但对提高抗滑稳定性不一定有效的结论,并通过拱梁分载法解释了上述结论。采用高压旋喷灌浆进行加固,并提出了较优的加固范围。 相似文献
303.
江南造山带存在新元古代(~850 Ma)俯冲作用——来自皖南SSZ型蛇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证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皖南伏川蛇绿岩是江南造山带上出露最完整的蛇绿岩,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岩、枕状熔岩和少量硅质岩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是方辉橄榄岩,具有U型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副矿物尖晶石的Cr#较高(54~60),堆晶岩组合为纯橄岩-易剥橄榄岩-辉长岩(DIG型),这些特征指示伏川蛇绿岩形成于俯冲带之上的构造环境,属SSZ型蛇绿岩.堆晶岩异剥橄榄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827±9 Ma(n=12,MSWD=1.4),侵入到方辉橄榄岩中的辉长岩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848±12 Ma(n=7,MSWD=1.9),说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至少在848Ma之前就开始拼合,它们之间的古大洋在新元古代(~850 Ma)之前就已经俯冲削减. 相似文献
304.
305.
306.
海洋波浪能资源储量巨大,前景广阔,充分做好波浪能评估工作有助于产业开发规划和能源持续供给.基于舟山近海单点长时间浮标观测资料,参考国际电工委员会海洋能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波浪资源评估方法和技术规范(IEC TS 62600-101),应用第三代近岸海浪谱模型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验证并执行了舟山群岛海域近10年的波浪场模拟计算,生成包括6项IEC评估参数在内的可用于描述资源分布特征的高精度波浪数据集,进而对舟山海域波浪能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研究表明,舟山群岛海域的波浪能资源受岛屿遮蔽的影响严重且季节性特征明显,资源量在空间上大致呈东高西低的分布状态;马鞍列岛东南岸、中奎岛东岸以及岱山-东福山岛屿群东半部分沿岸均为不错的波能开发选址地,后者最为理想.10年高精度波浪信息数据集可为舟山群岛的波浪能资源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7.
利用NCEP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FY-2E卫星云图资料,对2010年9月5—6日发生在喀什地区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喀什地区强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喀什地区受乌拉尔山至中亚高压脊控制,强冷空气从新疆东部进入塔里木盆地,在盆地东部产生偏东大风,卷起塔克拉玛干沙漠及戈壁沙尘西进,由于喀什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沙尘在喀什地区堆积造成沙尘暴天气;前期新疆天山以南地区高温少雨,干土层增厚土质疏松,为沙尘天气的加强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塔里木盆地东西部高低空显著的热力差异,利于低层冷空气由东向西移动而产生偏东急流;前期塔里木盆地东西部测站明显的温压差异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308.
309.
强对流天气雷电参数和雷达回波特征个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分析2003年4月12日发生在江西省中北部的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同时期的雷电参数结果发现:雷电参数对强对流天气反映更加敏感,雷电密集区的移动反映出强对流单体的移动趋势;雷电频数变化预示着强对流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雷电极性的变化,可判断强对流的种类。因此,结合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雷电参数可用于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雷电参数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增加了一种新的监测预警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310.
黄河以多沙而著称于世。流域面上输入干流河道泥沙多年平均约19.5亿吨左右。输沙模数变幅远远大于国内外其它江河。年输沙模数最大可达40000吨/公里~2,最小则每平方公里仅几十吨。早在50年代,黄委会就开始了黄河泥沙分布、输移、侵蚀的研究工作,为研究黄河泥沙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黄河流域范围广,自然地理情况复杂,地面侵蚀、泥沙输移变化悬殊,因此,这项研究工作困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