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者报告了40例外围性小肺癌。并对≤3cm的外围性小肺癌的CT征象进行了讨论和总结。作者认为:小结节征、分叶征、棘状突、空泡征、胸膜凹陷等征象,对外围性小肺癌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叙述了滕县煤田太原组的沉积特征,分析了主要碎屑矿物的标型特征以及该组砂岩在物质成分、结构及沉积构造等方面与火山碎屑岩的差异,认为滕县煤田太原组基本上没有所谓“火山碎屑岩”。还对火山碎屑岩的命名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14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在北京组织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可行性论证报告会。会后,项目牵头组织单位中国气象局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择优委托,确定了本项目的7个课题和相应承担单位:  相似文献   
15.
冬季东亚中纬度西风急流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7—2001年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台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冬季东亚西风急流与我国气候的关系。首先定义了冬季东亚西风急流强度指数(区域30°~35°N,127.5°~155°E冬季200 hPa纬向风u200平均值的标准化值)和切变指数(区域15°~25°N,100°~115°E与区域30°~40°N,100°~115°E的平均u200之差的标准化值),这两个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冬季东亚西风急流的强度变化和位置的南北移动,二者相关系数为-0.48,通过99%信度检验。西风急流强度与亚洲和西太平洋大范围的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而西风急流位置移动则与印度洋、中东太平洋的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并分析了冬季急流强度指数和切变指数与我国温度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西风急流强度偏强时,西风急流位置偏北,此时在急流入口区左侧由于气流辐合造成低层气压上升,在出口区左侧则由于气流发生强烈辐散,引起低层气压下降,所以西伯利亚地区上空从对流层低层到中层高度值升高,北太平洋高度值降低,东西向气压差加大的形势,同时东亚大槽偏强,海陆气压差加大和东亚大槽偏强,导致冬季风强度偏强,引起我国从北到南的陆面降温,同时30°~40°N低层有下沉气流,使得华北、华中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当西风急流强度偏弱时,西风急流位置偏南,整个东亚地区存在南风异常,东亚冬季风较弱,在25°N附近有上升气流,此时华南和内蒙古、华北降水偏多,内蒙古地表温度偏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光谱下许氏平鲉的消化代谢水平及外周激素节律,在5种光谱(红光、绿光、黄光、蓝光、白光,光周期12L∶12D)下,通过对许氏平鲉的血清、肠道、肝脏进行24 h (8:00,12:00,16:00,20:00,24:00)取样,结果显示:不同的光谱下许氏平鲉的消化代谢酶活性除胰蛋白酶(TRY)外均具有节律性,红光、黄光下α-淀粉酶(α-AMS)、脂肪酶(LPS)活性的峰值相位与白光组相比左移;胰蛋白酶活性无时间差异性;在绿光、黄光及红光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峰值相位与白光组相比发生左移,在五种光谱环境中,红、黄光影响消化酶活性峰值提前出现;丙酮酸激酶(PK)活性在绿、蓝及红光下峰值相位左移;己糖激酶(HK)的活性在绿、蓝、黄光下,其峰值相位与白光组相比发生左移,在五种光谱环境中,绿、蓝光影响代谢酶活性类峰值提前出现。许氏平鲉血清中褪黑素含量呈现昼低夜高分泌水平;皮质醇的含量表现为在白天降低,午夜显著升高至最高值后又持续降低。峰值相位的改变预示着生理节律的变动,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光谱可以影响鱼类的生理代谢节律,在今后养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光谱对养殖生物的生物学作用,进而制定更为合理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三维模型:三维低阻异常体和高阻异常体位于一维层状介质模型中,以"十"字型和"米"字型观测剖面方式作为模拟方式,开展模型一维、二维、三维反演技术有效性对比试验,其中一维反演计算采用自适应正则化(ARIA)反演,二维反演计算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三维反演计算采用REBOCC三维反演,将剖面下方不同的反演结果与原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该模型条件下,一维和二维反演都能得到反映模型真实信息的结果,REBOCC三维反演更偏向重建原始模型的宏观电性特征;在一维反演结果中,对于深部的电性结构特征,通常TE极化模式的反演结果好于TM极化模式,TE/TM几何平均值反演结果介于前两者之间;在二维反演结果中,通常TM极化模式的反演结果好于TE极化模式,TE/TM联合模式反演结果与TM极化模型相当,甚至更好;模型REBOCC三维反演相比一维、二维反演更易受反演结果多解性影响,REBOCC三维反演结果偏向重建原始模型的宏观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资源一号(ZY-1)02C卫星作为我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卫星之一,正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该卫星数据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有理函数模型(Rational Function Model,RFM),并提供有理函数多项式系数(Rational PolynomialCoefficients,RPC).针对ZY-1 02C星1级辐射校正数据格式特点,在充分了解数据文件结构基础上,使用IDL语言进行开发,通过RFM反演其RPC,实现HR影像的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程序执行快速稳定,精度可靠,影像镶嵌效果好,可以有效使用RFM实现大数据量影像的系统几何校正,避免重复操作中间数据的繁琐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内蒙狼山区域深部构造非常发育、复杂,岩浆岩具有多期侵入且明显受到深部断裂构造控制的分布特征.目前对于该地区深部断裂构造、区域地质结构特征、成矿远景区的划分,还没有详细深入的研究.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对狼山成矿带主要构造区进行了地球物理场分析,研究了狼山成矿带6条断裂构造、岩浆岩分布及区域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圈定了4处成矿远景区,为深入认识狼山成矿带成矿环境地质结构特征和成矿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安徽铜陵地区大规模铜、金矿床与晚中生代侵入岩密切相关.本文选取铜陵地区4个代表性成矿侵入岩体(金口岭花岗闪长岩、铜官山和冬瓜山石英二长闪长岩、朝山辉石二长闪长岩)进行了磷灰石原位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对成岩成矿的指示.铜陵侵入岩磷灰石有较高的Sr/Y值(平均值3. 19)和低Y含量,指示其为埃达克质岩. 4个岩体磷灰石F含量为2. 63%~4. 02%,属氟磷灰石.磷灰石样品有较高的REE含量(825×10-6~5 853×10-6)、中等的δEu值(0. 37~0. 88)、高log fO2值(-12. 3~-9. 86)、较高的Cl含量(多> 0. 2%)和Cl/F值,暗示铜陵侵入岩起源于高氧逸度的壳幔岩浆混合源区.研究结果表明,铜陵地区铜、金成矿作用可能与由板块而来的富Cl流体、氧化环境和壳幔混合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