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论乡村空间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戈大专  龙花楼 《地理学报》2020,75(6):1272-1286
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破解乡村空间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发展空间受限、权属关系不明和组织体系不畅等系统性问题,成为乡村空间治理的首要任务。本文从乡村空间“物质—权属—组织”综合治理的视角出发,尝试解析乡村空间治理在推动乡村空间重构、权属关系重塑和组织体系重建中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乡村空间治理优化城乡格局、改善城乡互动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结论如下:物质空间治理可作为乡村空间结构和功能优化的重要手段,空间权属治理有助于保障乡村空间不同参与主体的发展权利,空间组织治理可提升乡村空间的组织效率;乡村空间治理导向的“人口—土地—产业”转型过程为“深化空间治理—活化乡村空间—优化人地关系—改善城乡格局”的分析思路创造条件;乡村空间治理推动城乡发展格局不断演化,城乡互动关系改善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破解乡村发展困境的重要依据。最后,本文构建了乡村空间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互动分析框架,并探讨了乡村空间治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在关系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2.
针对双频测深激光雷达数据的特点,研究了利用激光回波波形特征实现点云数据水陆分离的方法。激光和水体的相互作用通常会导致激光回波波形的展宽,与仅在空气中传播的陆地激光回波有明显区别。首先采用高斯函数对回波数据进行波形模拟,用期望方差最大法求解高斯函数的最优参数,得到波形拟合特征参数,随后以绿波段的波宽之和以及红波段与绿波段振幅比值这两个指标作为水陆分离的特征参数,采用最佳阈值分割法得到阈值参数并实现水陆分离,最后采用遥感影像辅助生成准确的水陆点云类别,评价本文方法的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回波波形特征和阈值分割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实现双频测深激光雷达数据的水陆分离,数据正确率优于94%。  相似文献   
93.
利用遥感技术快速提取海岸线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针对传统分水岭算法在高分辨率多光谱卫星数据处理中存在的过分割和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极值变换标记分水岭的算法.首先通过形态学重建、扩展极值变换等方法建立前景和背景标记,初步抑制灰度极小值和极大值区域,然后依据这两类标记对梯度图像进行修正,进而进行分水岭...  相似文献   
94.
95.
为制作湘潭汛期降水量预报,对相拟方法作了改进,即将北半球500hPa环流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作为基本背景场,然后用相关普查法寻找预报因子,组成一个预报因子场作相似分析,再做出客观定量预报,系统在计耳机上宴现,并对1994~1998年进行试报,其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
97.
农区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基于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独特视角前瞻性地研究城镇化进程对农区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途径意义重大。现有研究在着眼于城镇化驱动土地利用转型及其"格局—过程—效应—调控"方面的系统性分析尚显不足,未来可从宏观到中(微)观尺度、理论到实践2条研究主线协同推进相关研究。在此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变化的定量识别与模拟,转型进程中环境效应的产生机理与调控位点,以及耦合经济与环境多重情景的土地利用转型调控机制与合理模式。未来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应坚持综合的方向,体现多维、动态视角,探索多学科、多尺度的综合分析方法和手段,为构建农区"土地—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耦合机制、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8.
沉降区水位改正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德友  戈礼宾  黄广勇 《水文》2015,35(4):72-76
针对江苏省内沉降区域水位改正做了方法上的研究,选择典型站点进行了试验,形成了平均分配法、分段改正法、基面参证法、区域近似法等四种针对不同沉降类型的水位改正方法,初步表明四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9.
为了精确模拟卫星的成像效果,服务于卫星指标参数论证以及地面系统设计,该文在分析常用卫星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基于多核SMP集群架构,选择利用光线追踪原理,同时依据星载TDI-CCD线阵相机的特有成像模型,通过使用时间-空间积分方法对卫星成像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高分辨率的星载线阵相机模拟影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模拟卫星遥感影像的成像过程,其模拟影像数据可以应用于遥感成像卫星前期指标论证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0.
TDI-CCD相机是当今高分辨卫星系统的主要成像载荷。由于TDI的特殊成像机理,为了确保图像清晰,需要在轨实时调整每一行积分时间。这里以天绘一号多片交错式TDI-CCD高分辨相机为研究对象,推导了行积分时间跳变与相邻CCD重叠区同名点视差变化的关系,表明由于行时跳变造成的同名点错位最大可达6像素。针对存在行时跳变的卫星影像,可以在沿轨方向以行时均衡为标准进行一维重采样,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消除行时跳变造成的视差错位,从而为高精度的影像拼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