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81.
针对洪水灾害事故的随机性,复杂性和不确定的特点,以及在洪水风险评估选取评估指标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通过采用粗糙集的改进属性约简算法对用于评估的指标集进行约简,从而剔除其中的对最终结果不造成影响的指标,并且利用相对约简建立用于洪水风险评估的层次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的洪水风险进行评估,比单纯的依靠专家打分法更具有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2.
博格达山链新生代抬升过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天山的博格达-巴里坤山链是在晚古生代造山以及中生代伸展基础上于新生代强烈抬升而成,其新生代再造山和隆升是欧亚大陆地质史上的标志性重要事件,造就了东天山现今的盆山地貌格局.运用低温热年代学方法,通过系统批量采样,获得了博格达山链新生代抬升过程的3个明显阶段:5.6-19,20-30和42-47Ma,其中20-30Ma是最显著的一期隆升,而且是山链整体的统一隆升,这与西天山以及青藏高原北部同期的构造事件相似.因此,该期隆升意味着青藏高原向北扩展已经影响到了天山一线,同时获得隆升的起动时间为不晚于65Ma,其动力机制是否是印度-欧亚板块开始碰撞的响应目前还不清楚.裂变径迹结果表明,整个博格达-巴里坤山链在整个新生代的构造活动是分阶段的,各期之间具有整体抬升和差异抬升之分,而且沿山体的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隆升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迁移,山体以向南的横向扩展为主要趋势.东天山新生代的3期构造事件与青藏高原尤其是高原北部构造事件都能比较好的对应,因此东天山新生代的构造事件很可能是青藏高原尤其是北部演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83.
华北克拉通以北的中国东北地区古生代构造单元是地块还是造山带,是地质界近年争论的重要地质构造问题.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简要总结和讨论了各个"地块区"的地质特征,认为这些所谓的地块中,额尔古纳是新元古代晚期至古生代初期存在的地块,从寒武纪开始转变为造山带;其余所谓的古地块都是由古生代蛇绿岩、具有活动陆缘亲缘性的岩浆岩、增生杂岩和少量前南华纪岩石组成的古生代陆缘增生造山带或岛弧造山带.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地质历史上古老变质岩与地块关系、佳蒙地块是否存在、构造单元构造属性随时间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4.
狼山地区叠布斯格岩群变形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鹏飞  曲军峰  张进  张北航  赵衡 《地质学报》2019,93(8):1867-1884
阿拉善东北缘狼山地区的叠布斯格岩群(杂岩)作为阿拉善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之一,主要出露有条痕状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及透镜状斜长角闪岩,夹透辉石大理岩和磁铁石英岩等。本次研究通过构造解析与填图,系统分析了狼山地区叠布斯格岩群构造变形样式、变形期次与时限。研究显示,古元古代变质杂岩叠布斯格岩群至少记录了四期变形,第一期变形主要表现为片麻岩早期面理的枢纽近E- W向褶皱变形(D1),轴面倾向NNW,应与华北克拉通统一化过程有关;第二期为近N- S向褶皱变形(D2),褶皱枢纽向NNE倾伏,古生代时期阿拉善地块与华北板块增生拼合,在阿拉善地块东缘产生近东西向挤压,在狼山地区形成枢纽近N- S向的褶皱;第三期变形为NE向巴彦乌拉山- 狼山断裂带的左行韧性走滑剪切作用(D3),中-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成的阿拉善地块相对华北板块沿巴彦乌拉山- 狼山断裂发生左行剪切运动,使早期构造发生逆时针旋转,是狼山地区一期重要的变形事件;第四期为NE- SW向紧闭褶皱(D4),褶皱轴面多倾向NW,晚侏罗世来自古太平洋的俯冲和鄂霍茨克洋的闭合产生的NW- SE向挤压,使叠布斯格岩群片麻岩及后期糜棱岩化花岗岩再次发生枢纽NE- SW向褶皱变形。  相似文献   
185.
云龙  张进  肖骑斌  王驹  凌辉  罗辉  田霄  张竞嘉 《地质学报》2019,93(9):2107-2122
三危山断裂为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的重要分支,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北向扩展的前缘位置,为一条左旋走滑兼逆冲的活动断裂。通过卫片解译和野外实际调查,发现三危山主断裂穿过鸣沙山后,向西至党河水库及阳关镇附近以断层陡坎的形式出露地表。由阳关镇段向西至党河水库段,穿过鸣沙山至三危山主断裂,断层陡坎的形态由复杂变简单,落差基本集中于2~6m,但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水平位移量也逐渐变小,反映了断裂活动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弱的特点。探槽和剖面解译结果显示,该段断裂错断下更新统玉门组(Qp1)砂岩和砾岩、中更新统酒泉组(Qp2)砂砾石层以及上更新统(Qp3)冲洪积砂砾石层。卫片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和深部大地电磁(MT)剖面的解译结果表明,南截山断裂向西在莫高窟南侧与三危山断裂交汇,二者在深部向阿尔金断裂收敛,上述三条断裂共同构成区域挤压性非对称半正花状构造。高原北缘的扩展是通过一系列北东-南西向走滑断裂活动及其所夹地块向北东运动和挤压实现。  相似文献   
186.
沧浪亭     
  相似文献   
187.
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吕梁山的形成代表了华北克拉通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挤压变形事件,为了更好地理解该期变形的样式、时代、机制和背景,对吕梁山地区开展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同时搜集了前人的低温热年代学工作.结果表明,吕梁山是一个中生代期间形成的发育有典型单褶(monocline)构造的陆内基底卷入型大型褶皱系统.早前寒武纪造山作用在基底中形成早期面理(片麻理、片理、劈理以及节理),这些面理在后期近东西向挤压作用下再次活动形成了基底断裂,并导致了上覆沉积地层褶皱变形,吕梁山不同地区褶皱的古应力场方向总体为SE(122°)~NW(302°).吕梁山单褶构造的构造样式、形成机制以及分布,与北美西部的Laramide造山带中的厚皮构造相似,形成的构造环境也类似.吕梁山褶皱及其单褶构造总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低角度俯冲的环境中,该期俯冲也导致了华北克拉通同期陆内挤压变形.   相似文献   
188.
本文利用裂变径迹方法研究藏南定结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的隆升和剥露过程,并探讨内动力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塑造地貌形态的耦合性。由于构造活动的阶段性,可能导致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GHC)的冷却剥蚀在构造强烈时期主要由构造活动控制,在构造活动平静期主要与外动力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在定结地区的GHC选取两个剖面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研究,剖面高程跨度为3 800~4 500 m,其年代学结果范围为11~2 Ma,揭示了中新世以来经历了3 个阶段的冷却剥蚀历史。不同的冷却剥蚀阶段具有不同的驱动力,中新世晚期11 Ma左右的隆升剥蚀阶段,主要是由构造活动驱动;7~3 Ma的缓慢冷却剥蚀阶段,构造活动趋于平静,主要与区域内的河流侵蚀作用密切相关;上新世晚期3 Ma以来较快速的冷却剥蚀阶段,以河流侵蚀为主的外动力作用加强。定结GHC在3 Ma以来冷却剥蚀速率迅速增强,并且驱动力主要为外动力地质作用,暗示了GHC经历了中新世强烈的构造隆升之后已经确定了现有地貌格局,在3 Ma已达到显著高度。  相似文献   
189.
由于遥感设备的性能限制,使得采集的遥感影像质量受到影响,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限制了遥感解译应用的精度。当前针对遥感影像的超分辨率重建研究仍然存在重建后的遥感影像地物全局信息和纹理细节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顾及全局特征和纹理特征的遥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的特征学习能力,并对模型全局和纹理进行增强。一方面,地物全局特征增强部分用于解决当前研究中超分辨率重建模型对低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全局遥感地物信息没有重视和利用的问题。在生成网络中引入自注意力模块,以获取全局地物注意力图的方式将遥感影像中相距较远的地物信息作为重建过程的参考。另一方面,遥感影像纹理增强部分用于解决超分辨率重建模型中超分辨率影像纹理信息不足的问题。本文方法引入纹理损失以优化生成网络参数并增强超分辨率重建后影像中的纹理信息。另外,为避免重建结果中的“伪影”现象,研究采用权值归一化代替批量归一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遥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过程中能增强遥感地物特征,同时可以实现地物的纹理细节精细化恢复,而且超分辨率重建结果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SSIM、FSIM和PSNR值分别达到了0.756、0.595和...  相似文献   
190.
雪峰山西麓中生代盆地属性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雪峰山西侧发育一系列的中生代盆地,它们的形成与后期变形是华南地区晚三叠世以来板内变形的响应。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雪峰山地区由于桃江-安化-溆浦断裂的左行压剪作用,在雪峰山西北侧形成早期沅麻前陆盆地,而在雪峰山中南段由于走滑作用形成拉分盆地,雪峰山西侧印支期并不存在统一的前陆盆地,其印支期造山规模很有限,为陆内造山。从白垩纪开始,雪峰山西麓盆地进入不同的构造体制环境,总体上经历了三期主要的盆地形成和改造事件。白垩纪早期沅麻盆地进入区域伸展阶段,该期的盆地并不是前人认为的前陆盆地,古水流表明物源为东西两侧的雪峰山和武陵山,而中期沅麻盆地继承早期的伸展体制,生长地层、地堑、地垒结构发育,古水流指示物源依旧是两侧山地,该期伸展可能与整个华南同期的伸展一样受控于同样的机制。进入新生代,雪峰山西麓盆地经历了两期重要的变形改造阶段,早期由于桃江-安化-溆浦的右行走滑,产生了北东向的主压应力,在沅麻盆地中产生了北东走向的张节理,这些节理在后期往往发育成正断层,造成这期变形的原因是由于55~25Ma之间,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在整个东亚地区产生的一系列右行走滑断裂所致。新生代后期变形体现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在沅麻盆地以及天柱盆地东缘形成了一系列的逆冲构造,古生界以及元古界逆冲于中生界之上,这期挤压在盆地中形成了稳定分布的一组共轭节理。这期变形与整个东部中新世变形可能有同一的构造背景,其原因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无关,而与菲律宾海板块于中新世左右由南向北运移并与华南大陆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