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12篇 |
地质学 | 67篇 |
海洋学 | 13篇 |
综合类 | 11篇 |
自然地理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浙江临安板桥早奥陶世牙形刺新材料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临安板桥早奥陶世的留下组、施家头组和荆山组中发现较丰富的牙形刺动物群,自下而上建立Cordylodus angulatus带、Chosonodina herfurthi带、Paltodus deltifer带、Paroistodus proteus带和Prioniodus elegans带等5个牙形刺带,均属于早奥陶世。研究表明,临安板桥一带的早奥陶世碳酸盐岩地层时代局限于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弗洛期,与上覆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硅质泥岩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其间缺失弗洛晚期—达瑞威尔早期沉积。这一发现对该地区的地层划分对比和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晚更新世以来潍河古河道沉积及其对现代咸水入侵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莱州湾潍河古河道沉积区选取4条典型的地质剖面,对典型钻孔岩芯进行粒度、^14C及热释光测年分析,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及100余个地质钻孔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潍河晚更新世以来古河道的沉积特征。沉积剖面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逐渐减小,潍河以东古河道砂层厚30-50m,连续性好;潍河以西古河道砂层厚度小于20m,连续性较差。沉积特征的不同导致潍河以东地区咸水入侵发生早,后期变缓,为上淡下咸二层水文地质体;潍河以西地区咸水入侵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大规模的入侵,沿古河道入侵距离可达9-10km,为淡-咸-淡三层水文地质体。研究古河道沉积与咸水入侵的关系,为咸水入侵的发展趋势及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云南南部及其邻区志留系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南部墨江、绿春、金平等地志留纪地层及所含化石的分析、对比表明 ,该地区与东面的华南板块和西面的滇缅马板块存在显著差异 ,而与越南马江以西地区相似 ,因而应属于印支板块。根据广西玉林、钦州地区志留系与越南中部地层的相似性 ,及其与华南板块相应地层的差别 ,该地区可能也属印支板块 ,但后来随着冈瓦纳大陆的向北漂移和解体而分开 ,并最终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滇西保山、潞西地区的志留系与缅甸东部、泰国、马来西亚西部相似 ,应同属滇缅马板块。本文还对墨江—绿春—金平—老挝东部—越南中部一带的早古生代地层序列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 ,从南到北最老的沉积盖层在形成时间上由老递新 ,这表明奥陶纪—泥盆纪期间印支板块和华南板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从东南向西北逐渐拉张的洋盆 ,在洋盆的西缘斜坡上沉积了早古生代地层 ,该洋盆在早石炭世随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而闭合 相似文献
85.
86.
87.
在上世纪 6 0年代 ,“茅坪组”这一名称先后被赋予两个完全不同的岩石地层单元 ,一个是奥陶纪的 ,命名地点在江西崇义 ,另一个是寒武纪的 ,命名地点在湖北咸丰。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这一名称被各自使用 ,互不相干。近年来的关于中国地层的若干总结性和立典性文献或地层清理工作对该组名的采用了不同的看法 ,或取其一 ,或都不取 ,也未详加说明原因 ,有些混乱。奥陶纪的“茅坪组”由魏秀等 (1 96 6 ) 2命名 ,地点在崇义县茅坪 ,是一套以轻变质板岩为主的地层 ,含笔石 Anisograptus、Adelograptus和 Clono-graptus等 ,时代为早奥陶世 … 相似文献
88.
山东省南四湖湿地植被碳储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陆地碳库之一,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亦十分敏感。通过对南四湖湿地的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资料,对南四湖湿地的范围进行了重新定界,分析了湿地的植被类型和空间分布状况。通过对2006年6月份的SPOT5影像的解译,绘制了湿地景观格局图,计算了各种湿地景观类型的面积。结合公开发表的湿地植被生物量密度数据和相关参数计算出了整个南四湖湿地植被的碳储量为6.057 64×104t,并与1983年资料的折算数据对比发现南四湖湿地植被碳储量已减少了近3/4,表明南四湖湿地植被的碳汇能力已经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89.
近50年来南四湖湿地水文特征及其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重大的生产、生态效应,但由于自然和人类两方面原因,目前湿地普遍退化。文章基于长期的南四湖水文监测数据以及实地调查、实验数据,研究了南四湖湿地近50年来的水文特征及其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作为我国华北平原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一,近50年来南四湖湿地的来水量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其减少速率为5.5×108m3/10a,加之大量泥沙和水生植物体堆积,造成南四湖水体逐渐萎缩,呈现消亡的趋势;同时,周边城市、矿区和工业的污染,使得南四湖水环境严重恶化,已经严重威胁到南四湖的生态系统安全。南四湖生态系统退化,究其原因有多年来的气候干旱,但更主要的还在于人类对湖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0.
基于RS和GIS的济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南四湖流域典型市域——济宁市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揭示了研究区1987~2008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进一步构建"隐患-状态-免疫"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改进TOPSIS模型实现了100 m×100 m栅格水平上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其总体特征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持续下降,建设用地急剧扩张,水域面积则先降后升;20 a来,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趋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大是2000年后研究区生态安全好转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区生态安全状态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山地丘陵区和南四湖区最好,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最差,其余区域基本处在预警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生态建设和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