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测井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就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测井沉积相研究进行了探讨。主要应用常规测井资料、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及成像测井资料为核心的测井相序列去分析和判断沉积类型以及沉积相。经过ANN岩相处理,看出典型的三角洲沉积岩相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三角洲前缘远砂坝、河口砂坝、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分之河道及分之河道间,将其结果与录井剖面对比,符合率非常高,为区域上关键井的相序分析及沉积体系分析提供了连续的较准确的岩相依据。通过古水流系统的确定,看出研究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沉积时期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克拉美丽山以北地区。南部北三台地区以南存在次要物源。最后综合利用常规测井处理解释的岩性剖面、岩心刻度下处理出来的沉积学倾角解释成果(沉积构造和古水流)和ANN岩相处理解释成果,建立起了阜东斜坡区关键井目的层段的测井沉积亚、微相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机载成像光谱仪图像大气程辐射影响归一化及其简化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成像光谱仪得到的图像,其临边的辐射值与飞机正下方(天底点)的辐射值差别较大,此种现像称之为扫描图像的临边效应,它严重影响图像的质量,使图像的有效使用面积大为减少,还可能引起错误的判读,为了消除这种影响。本文提出一种物理意义明确,在实施过程中简单易行,而有效的方法,文中将详述航空飞行方式、数据及图像处理方法,而不涉及星载扫描图像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下石盒子组8段(盒8段)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剖面观察、岩石样品显微组分鉴定及定量、孔隙结构分类及定量表征,从砂体结构特征、砂岩类型、孔隙类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等方面,多手段、多尺度全面剖析河流相砂岩,探讨河流相致密砂岩有效储集层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心滩(或边滩)粗砂岩与河道充填沉积细砂岩之间在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粗砂岩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为主,呈粗大的、连通成片的管状孔喉,有效孔喉主要为半径大的孔喉;细砂岩孔隙主要为黏土矿物晶间孔隙,在空间分布上主要为小球状或短管状,呈孤立状零散分布,有效孔喉大都集中在小孔喉部分。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为强硅质胶结、较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中粗粒岩屑砂岩为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强压实、较强硅质胶结致密化模式,砂岩致密化模式的差异,导致现今储集层中中粗砂岩的粗大孔喉和有效孔喉的比例、流体可动用能力、物性大小及相关程度明显高于细砂岩。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通过露头、岩心、钻测井资料分析建立典型沉积相序列,结合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编制了四川盆地寒武纪各个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图件。盆地整体西高东低、西部发育陆源碎屑沉积,中东部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寒武纪包含两个半海侵—海退旋回:首次海侵发生在早寒武世筇竹寺期,形成巨厚的浅海陆棚相泥质烃源岩;首次海退发生在早寒武世沧浪铺期,陆源碎屑供给充足,发育三角洲和碎屑滨岸相沉积;第二次和第三次海侵发生在早寒武世龙王庙期与中晚寒武世洗象池期,为碳酸盐岩滩相储层发育的主要时期,在局限台地的地形较高部位发育砂砾屑滩和鲕粒滩,砂砾屑滩主要发育在盆地的中西部,鲕粒滩主要发育在盆地的中东部,在盆地西南部发育具有继承性的泻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15.
安岳气田磨溪区块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整装碳酸盐岩气藏.该气藏发育于川中古隆起东端,已探明含气面积805 km2,提交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 403.8×108 m3,其高效开发对保障川渝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龙王庙组储层发育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部位气井产能差异较大.深入开展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包裹体测温及拉曼光谱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储层的致密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的致密化过程主要为前期压实和Ⅰ期硅质胶结→Ⅱ期硅质胶结和绿泥石包膜→Ⅰ期溶蚀(天然气充注)→后期压实和Ⅲ期硅质胶结(储层致密化)→Ⅱ期溶蚀和Ⅳ期硅质胶结→绿泥石胶结和交代→碳酸盐胶结和交代。(2)储层的致密化模式有三种类型,中粗粒岩屑砂岩为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为强硅质胶结、较强机械压实致密化模式,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强压实、较强硅质胶结致密化模式。(3)机械压实作用和硅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致密化后封闭条件下成岩流体的Ⅱ期溶蚀作用较弱,也是储层现今保持致密化的重要原因。(4)两类中粗粒砂岩在天然气主要充注时期之后达到致密,有机酸的注入导致溶蚀孔隙相对较发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在有机酸充注之前已经致密,溶蚀作用较弱。(5)储层致密化过程的差异,导致了中粗粒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的大小以及渗透率—孔隙度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细粒砂岩。  相似文献   
17.
中等植被覆盖区金矿蚀变TM及JERS-1OPS遥感信息增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与金矿化相伴的蚀变矿物(铁氧化物、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的反射光谱吸收特征及金矿区上覆植被反射光谱对金矿化蚀变信息的干扰,同时介绍了利用植被指数法、比值-主成份变换法和植被掩模法对陆地卫星TM、JERS-1OPS等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压抑植被反射光谱干扰信息和增强金矿化蚀变反射光谱信息的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等植被覆盖区金矿蚀变TM及JERS—1OPS遥感信息增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满郎 《国土资源遥感》1996,(4):51-56,T001
本文分析了金矿化相伴的蚀变矿物的反射光谱吸收特征及金矿区上覆植被反射光谱对金矿化蚀变信息的干扰,同时介绍了利用植被指法,比值-主成份变换法和植被掩模少对陆地卫星TM,JERS-1OPS等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压抑植被反射光谱干扰信息和增强金矿化蚀变反射光谱信息的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将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和12个体系域。在层序格架内,研究了不同时期的古地理背景、物源、沉积类型和沉积相展布,明确了上三叠统存在龙门山古陆、米仓山-大巴山古陆、康滇古陆、江南古陆4个物源,识别出上三叠统海湾、冲积扇、曲流河、辫状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8种沉积相类型。层序Ⅰ沉积时期,盆地处于海陆交互相向陆相转变的时期,整体具有填平补齐的沉积特征,发育海湾等沉积;层序Ⅱ沉积时期,川西前陆盆地成为统一的内陆湖盆,其湖侵期为须家河期最大的湖侵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和湖相沉积;层序Ⅲ沉积时期,米仓山-大巴山古陆提供充足的物源,在米仓山-大巴山两逆冲推覆带前缘广泛发育大型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层序Ⅳ沉积时期,主要受江南古陆的影响,发育三角洲沉积和湖泊沉积。整体上,川西前陆盆地沉积相带的展布格局受构造控制,具有平行构造带展布的特点。盆地西北部陡坡带发育粗粒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西南部陡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北部-东北部陡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而在东南部缓坡带则发育远源的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