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4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25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一、引言鲜水河断裂带是一条展布于川西北高原上的大型活动断裂带,无论在活动断裂类型,还是地震发育规律方面都极具代表性.对鲜水河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形态特征以及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是研究该带地震发育规律及孕震性的基础资料与重要前提.但由于鲜水河活动断裂带地处高原地区,开展常规地质调查工作十分困难.作者试用TM图像进行鲜水  相似文献   
102.
PS InSAR技术在地壳长期缓慢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单介绍了地壳形变测量方法,对所有方法进行了比较。重点阐述了PS In-SAR技术理论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可能性及应用现状,讨论了PS InSAR在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发挥该技术在地震地质研究及地震预报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主要介绍了“防震减灾重点地区遥感数据库”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及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4.
一、前言差分干涉雷达(SAR)属于干涉SAR的高级处理技术,应用差分干涉SAR可以监测地表的微小形变(波长级),对于研究精密大地测量、地震学、火山监测等都有重要的意义。由差分干涉处理获得的地壳形变为斜距向,为了与GPS及其它资料相比较,还需要将其分解为竖向与水平向两个分量。为此本文研究了断层活动、强震运动、卫星轨道等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不同情况下,斜距向形变分解成水平与竖向两个分量的公式。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处理了西藏玛尼1997年Ms7.5强震区地震前后5景ERS-1/2 SAR图像,获得了差分干涉雷达图像,并精确测量了最大水平与竖向位移分量。  相似文献   
105.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灾害快速调查、震害损失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并为地震救援提供了重要、可靠的数据依据。通过震害影像增强处理,能够快速地从宏观图像上获取地震的破坏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往往只关注其感兴趣的区域,这就为震害增强方法提出了新的需求,即要求该方法能够实现只对感兴趣区内的图像进行处理。本文利用ERDAS C-Toolkit提供的函数包,特别是Evec包中提供的丰富的矢量文件处理函数,实现了对感兴趣区内震害影像的增强处理。  相似文献   
106.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数据已被证明能生成精确的数字高程模型。本文利用欧空局2颗卫星ERS-1/2对西藏羊八井地区成像所获取的相隔仅1天2幅SAR复数影像作了干涉处理和分析,生成了DEM,并与1∶5万DEM比较,对干涉DEM的精度作了评价,并分析了其潜在的制约因素。试验证明,在西藏地区的研究中,InSAR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不仅可用于地图制图,而且在地球动力学、地貌环境变化等领域也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7.
将大气相位延迟对干涉图的影响分为3个主要分量,分别采用网络法进行解算和消除。以西藏崩错地区为实验区,利用2007~2010年期间20景ENVISAT ASAR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采用一维协方差函数分别对校正前后的大气延迟误差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协方差函数中平均方差从原来的3.1 mm2降到0.6mm2,降低了80%;e-folding波长从原来的1.5 km减低到0.21 km,减低了86%,说明网络法可以有效地校正干涉图中的大气相位延迟误差。  相似文献   
108.
地震卫星和卫星地震应用系统建设已写入了<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十一五"规划>等多项重要规划中.根据防震减灾业务发展对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需求,卫星地震应用系统总体包括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9.
D.  Lagoutte  J.  Y.  Brochot  D.  de  Carvalho  F.  Eile  F.  Harivelo  Y.  Hobara  L.  Madrias  M.  Parrot  J.  L.  Pincon  J.  J.  Berthelier  D.  Peschard  E.  Seran  M.  Gangloff  J.  A.  Sauvaud  J.  P.  Lebreton  S.  Stverak  P.  Travnicek  J.  Grygorczuk  J.  Slominski  R.  Wronowski  S.  Barbier  P.  Bernard  A.  Gaboriaud  J.  M.  Wallut  董健 《世界地震译丛》2008,(6)
DEMETER科学任务中心(SMC)已经建成,由法国环境物理与化学实验室(LPCE)负责运行,主要负责有效载荷工作指令的制定,向DEMETER卫星国际用户收集与分发卫星观测数据及其数据产品。 成立科学任务中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和探测成本,获得最大回报。本文描述了科学任务中心的数据处理系统、数据服务和有效载荷工作控制方法和相关的硬件和软件构架。  相似文献   
110.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开展的野外调查、深部构造和运动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的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具有东强西弱、北强南弱的特征;郯庐断裂带第四纪的逆冲活动主要受西太平洋弧后扩张的动力学因素控制;南华北与北华北地块深部构造特征和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是导致郯庐断裂带各段活动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