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篇 |
大气科学 | 20篇 |
地球物理 | 16篇 |
地质学 | 29篇 |
海洋学 | 3篇 |
综合类 | 12篇 |
自然地理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了解青海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于2020年5月(春)、8月(夏)、10月(秋)对青海湖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浮游植物群落在3个季度和4个区域(湖滨带、进水区、浅水区和深水区)间的差异。3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9属65种,物种组成以硅藻(36种,占总物种数的55.38%)、绿藻(17种,26.15%)和蓝藻(7种,10.76%)为主。4个区域间的浮游植物丰度存在显著差别,其中深水区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区域,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深水区的环境较为稳定。3个季节间,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具有较大差异:夏季和秋季的丰度、生物量均为春季的近10倍;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和种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春季最具优势类群为硅藻门,优势种也主要隶属于硅藻门,而夏、秋两季则以蓝藻门种属占据主要优势。春季浮游植物的Pielou均匀度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夏、秋两季,秋季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高于夏季。PERMANOVA分析和NMDS分析显示,青海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间具有显著差异。此外,dbRDA分析表明:盐度、水温和总磷... 相似文献
82.
美国马萨诸塞州华人空间分布自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美国10年一度的人口普查资料,文章采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对美国马萨诸塞州华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马萨诸塞州的华人存在空间聚集现象;波士顿地区和汉普郡境内某地是华人显著聚集的区域。研究了聚集区域的分布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和推断。 相似文献
83.
2020年3月21日和5月4日在低层暖平流强迫背景下湖南怀化出现两次罕见的6 cm大冰雹。基于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这两次大冰雹过程的超级单体风暴的强度结构、动力场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发生在低层暖平流强迫背景下,中等强度对流有效位能、大的深层垂直风切变和高的能量螺旋度,有利于风暴组织性发展与维持,地面辐合线是主要触发因子。(2) 6 cm冰雹均发生在超级单体风暴强烈发展初期,由无中气旋特征的“类超级单体”造成,出现钩状回波、旁瓣回波以及三体散射和回波悬垂等特征。(3)风暴强烈发展阶段垂直动力场均表现出低层辐合、中层气旋性旋转和反气旋旋转并存的双涡管式旋转、高层辐散特征。(4)大冰雹降落前风暴最大反射率因子和单体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均达到67 dBz和69 kg·m-2。强中心高度和最强切变高度的下降均反映出冰雹的降落。 相似文献
84.
滑坡变形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3D GIS技术,结合一个具体的滑坡变形监测工程实例,采用不规则三角网和等高线构建了滑坡体三维模型;对于mm级的变形,通过放大和橡皮筋动画技术,在三维空间再现了滑坡的微观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85.
改革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向发展气象的公共关系中要效益张昆,张学军(兰州中心气象台730020)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越来越广泛地依赖于信息的获取,特别是作为高科技的气象信息,通过电视屏幕以其生动直观的形... 相似文献
86.
基于THREE.JS和Google Map API编写了二维和三维地图并存的网页,并实现了二维和三维地图窗口的数据交互。同时以等角航线为例,实现了等角航线的二三维可视化,并进行了大圆航线的三维可视化,与等角航线进行对比,突出了两种航线的形态特征与航行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7.
?о???????????????????????????????????????????????????????????????????????:??????????????????????????????????????????о????????Щ???????Щ????μ?????????????????????????????????????????????????????????÷????????????????????????????????μ?????? 相似文献
88.
大地电磁与地震联合反演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大地电磁探测和地震勘探各自存在优势和局限,因此联合反演比单独一种地球物理资料反演更优越.本文剖析了联合反演的两类分类方法,指出大地电磁与地震方法具备联合反演的基础-理论上相似,物性上有联系,并重点分析国内外大地电磁与地震数据联合反演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总结层状均匀和非均匀两种介质结构的电震联合反演算法.对于如何耦合不同类型的物性参数这一联合反演的核心问题,指出目前广泛使用的岩石物理法和结构法两类方法的适用范围.最后提出大地电磁与地震联合反演的发展方向:层状均匀介质结构要优化线性迭代技术;非均匀的复杂地质结构,需加紧非线性反演理论向非线性反演发展,其中结构法反演前景广阔,要加强实际资料的运用;此外,电震联合反演也需与岩石物性等先验地质信息相结合. 相似文献
89.
在全球矿产勘查逐渐转向“绿地”、深部和覆盖区的大背景下,急需成矿理论的指导。20世纪末提出的成矿系统概念由于其强大的区域成矿预测功能,引起了矿业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成矿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分类,然后讨论了成矿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探测和识别方法,最后结合笔者近年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开展的多尺度探测,讨论了陆内典型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地壳结构和地球物理响应,并对成矿系统概念在成矿预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主要结论:(1)成矿系统是由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所有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基本组成单元包括“源区”、“通道”和“场所”,每个组成单元都包括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动力学过程;(2)矿床是成矿系统多尺度深部过程耦合在某一“点上”的“结果”。成矿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对地壳和岩石圈地幔进行了强烈“改造”,留下各种物理、化学和矿物学“痕迹”,这些“痕迹”改变了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具有很好的可探测性;(3)基于长江中下游多尺度探测结果,提出了陆内典型成矿系统“源区”形成过程、控制岩浆/流体迁移的“通道”和物质沉淀场所的新认识;(4)在地学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今天,成矿系统和基于成矿系统的多尺度成矿预测将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