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指纹蛤属Acila贝类是我国黄东海重要的底栖生物,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及进化对了解这一海区环境的变化及与生物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线粒体COI基因标记,分析了黄东海常见的两个指纹蛤属物种—奇异指纹蛤Acila mirabilis和指纹蛤Acila divaricata的分化情况,结果表明这两个种的分化形成时间分别在3.71和4.27百万年前,处于上新世时期,我们推测冰期时海平面下降引起的物种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黄海和东海环境条件的不同是导致物种分化的重要原因。通过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我们发现分布于黄海的4个奇异指纹蛤群体中,3500-10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且群体遗传多样性自冷水团中心内侧至外侧呈递减趋势,推测这可能与这一群体对冷水团有较好的适应性有关。分布于东海的3个指纹蛤群体均检测到两个单倍型类群ZA和ZB,两类群的分化时间大约在64万年前,发生于更新世中期,我们认为冰期时海平面升降引起的群体地理隔离与二次接触是导致指纹蛤两个单倍型类群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
泥炭地炭屑记录作为火演化的代用指标已经被广泛认可,可以用于反演历史时期火事件。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泥炭地炭屑记录进行火事件以及人类活动效应研究的进展;总结了泥炭地炭屑作为火事件代用指标的独特优势,指出泥炭是探讨气候变化、植被类型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良好载体;针对目前泥炭地炭屑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今后泥炭地炭屑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
湘西金矿及外围的层间脉石英热发光光谱线(TL)的研究表明,富金石英的TL谱图多为单峰,而贫金或不含金石英的为双峰;含金石英的主峰位的温度Tmax为264~342℃,而含金性差的石英Tmax为254~263℃;石英主峰位热发光强度(I)和总强度(I_总)与含金量呈正相关,随着含金量增加而增大;含金石英热发光的陷阱深度E值较大,为1.9459×10~(-20)~1.9885×10~(20)J,贫金或不含金石英的E值为1.2128×10~(-20)~1.5211×10~(-20)J。含金石英捕获中心频率S_0值较大,为3.9874~4.2113S~(-1),而贫金或不含金石英的S_0值较小,为0.3915~1.8093S~(-1)。据此,对比金矿区及外围工作区石英的热发光光谱特性,指导评价矿区外围区段,提出了唐家溪、徐家院为具找金远景的区段。  相似文献   
64.
利国铁矿是怎样找到隐伏矿床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有 《地质与勘探》1990,26(1):1-4,21
利国铁矿是一个中型磁性富铁矿床.日伪时期即已开采.50年代恢复生产.先以就矿找矿、探边摸底的方法寻找浅部矿体.60年代在成矿有利部位及高磁异常区找矿,使储量增长数倍.70年代验证低缓磁异常,向深部找矿.后来又采用地质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在矿区外围发现了矿床.作者认为,这里仍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5.
张振 《矿产与地质》2006,20(2):128-132
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等方面介绍了修水西部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并对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矿石具有不同的矿化组合特征,应属同一成矿机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6.
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华北地台东部的北黄海盆地受古亚洲构造体制向滨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影响,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伸展-反转挤压-伸展的转变.构造体制的差异不但表现在大地构造性质及其产生的地质效应上,也表现在盆地沉积特征、古生物及古气候等方面.本文以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X1井中侏罗统至下白垩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古气候的指示,结合盆地沉积特征及古生物资料,对古气候演化展开研究.研究显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X1井泥岩样品的Sr/Cu比值(2.12~34.10)、Sr/Ba比值(0.16~1.60)、Rb/Sr比值(0.13~1.23)、Fe2O3/FeO比值(0.22~11.10)、V/Cr比值(0.91~1.78)、V/Sc比值(4.89~8.33)、Ni/Co比值(1.14~3.85)、δU比值(0.50~0.84)和U/Th比值(0.11~0.24)的纵向变化反映古气候经历了温湿→整体湿润、短暂干热→干热的演化.沉积物经历了暗色细粒沉积物为主→灰色、灰色夹灰绿色、灰色与红褐色互层细粒沉积物为主→灰色粗粒沉积物和红褐色、灰黄色细粒沉积物为主的变化.古生物经历了喜湿植物丰富→喜热植物出现→喜热植物丰富的过程.结果表明,受古亚洲构造体制和滨太平洋构造体制的影响,华北地台向北漂移,北黄海盆地古气候经历了由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以温湿气候为主,至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整体相对湿润,出现短暂干热气候,到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为干热气候的演化.北黄海盆地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气候由温湿向干热的转变正是对华北地台东部晚中生代两大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   相似文献   
67.
航空影像中存在的不均匀光照现象是遥感影像处理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的MASK匀光处理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类问题。但是经过MASK匀光处理后的图像存在反差不均匀现象,即原始图像中较暗区域经过匀光后明显地表现出反差较低,而亮的区域则反差较大。针对此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差一致性改进的MASK匀光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迅速提高暗区域反差,抑制亮区域反差,达到整体影像的反差一致性,获得更好的匀光效果。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索从中医医案文本中识别出领域具有较高挖掘价值的术语实体,并根据其属性分类自动抽取,最终形成可直接利用和管理的结构化标准数据。方法:构建中医领域术语词典,采用Python语言编写正则表达式中文词语匹配算法和语义分析模块,通过词典中的术语与医案文本进行匹配和语法分析,实现中医术语的自动识别和分类抽取。结果:对300 例中医肿瘤医案进行抽取测试,最终抽取术语22540个。经人工核对,发现抽取遗漏或错误术语1352个,约占抽取总术语的6%。结论:现阶段的研究只是对中医医案术语抽取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今后的研究可在此基础上对医案术语词典作进一步补充,完善语义分析模块判断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医医案书写规则,为基于中医医案的文本大数据挖掘与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9.
介绍曾普华教授从癌毒致虚论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曾教授认为,肝癌主要是人体正气亏虚,癌毒侵犯所致。其中,早期病位在肝,伤及脾胃;中期病位以肝脾胃为主,波及于胆;晚期病位以肝胆脾胃肾为主,累及五脏六腑。血瘀、邪毒、正气虚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贯穿于肝癌整个病程。肝癌的基本治则为“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70.
贺兰山表土花粉与花粉通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兰山西坡4个植被类型(荒漠草原、榆树疏林、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草甸)的18个表土样品和12个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与周围植被对比研究表明,表土和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能较好地代表当地的植被类型,但荒漠草原带、榆树疏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表现植物建群种比表土样品好,青海云杉林植被带表土样品花粉组合表现植物建群种比捕捉器样品好。松属、蒿属和藜科花粉表土样品花粉组合百分比高于捕捉器样品,表明这4种花粉类型易于在表土环境保存,蔷薇科、豆科和杨属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百分比高于表土样品,表明这3种花粉类型不易在表土环境保存。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反映植物多样性比表土样品好,绣线菊、百合科、毛茛科和石竹科花粉在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出现,而在表土样品花粉组合均未发现。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植被带花粉组合差异明显,而表土样品花粉组合聚类分析只可区分荒漠草原植被和高山灌丛草甸植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