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利用加密自动站、闪电定位仪、FNL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8—2020年汛期(4—9月)天津地区出现的47次雷暴大风过程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天津地区雷暴大风多出现在北部山区和东部沿海,高发月份为6—8月,多出现在傍晚到前半夜,持续时间多为1~4 h;(2)天津地区雷暴大风的天气形势主要有西北气流型、冷涡型、低槽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其中冷涡型出现频次最高;(3)造成天津地区雷暴大风的对流风暴类型主要有非线状多单体风暴、线状多单体风暴(不包含飑线)、飑线、弓形回波和普通单体风暴,其中飑线数量最多,飑线和弓形回波是造成雷暴大风极端值的主要风暴类型;(4)当最大反射率因子为61 dBZ、强回波中心下降率为260 m·min-1上下时发生雷暴大风的可能性最高;(5)根据低层径向速度大值区,可对15.4%的非线状多单体风暴、14.3%的线状多单体风暴和22.2%的飑线雷暴大风提前30 min发布预警。  相似文献   
232.
黄志梅  马路九  丘小欢 《广东气象》2012,34(6):F0002-F0002
采用人工耕作松土,研究了物理干扰对修复压实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物理干扰后的土壤,其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土壤特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但对压实比较严重的0~10 cm浅层土壤,修复较慢,对压实比较轻的10 cm以上土层的土壤,修复较快。  相似文献   
233.
段玉凤  战博  曾鹏九 《岩土工程技术》2009,23(5):263-267,F0003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修筑防渗墙的新技术,振动切槽就是其中之一。介绍了成墙原理、工艺、设备等。该方法简单实用,效率高,质量稳定,在砂层、土层施工中,已初露锋芒,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4.
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 经过3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十一次常委扩大会"就要结束了.  相似文献   
235.
针对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下《流体力学》中连续方程形式复杂、理解不便的特点,采用欧拉控制体方法,把“质量通量”整体作为一物理量,从而巧妙地推导了这两类连续方程,该过程物理意义明确、数学算法简单,有助于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236.
利用西藏地区地面气温(OT)及NCEP/NCAR(NT1)、ERA-40(ET1)、NCEP/DOE(NT2)、ERA-Interim(ET2)和JRA-25(JT)五种月平均2 m气温再分析资料,对其气候均值、方差、气候趋势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1)五种再分析资料对西藏地区冬、夏季气温的估计均偏低,且冬季偏低大于夏季;经地形高度差订正,再分析资料与观测气温的偏差明显缩小,ET1、ET2和JT效果最佳;(2)西藏冬、夏季气温北部变化大、南部变化小,冬季变化大于夏季.ET1、ET2和JT对西藏东部气温年际变率的再现能力略强于NT1,在中西部,ET1、ET2、JT和NT1再现能力相当;NT2对年际变率的估计较差;(3)西藏大部分地区OT有明显增温趋势,冬季增温大于夏季,再分析资料增温不明显;(4)NT1与ET1均不能反映OT所具有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多低于均值,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后期接近均值,此后高于均值的年代际变化特征;(5) ET2和JT对均值、年际变化和变率特征的描述较为接近,且优于NT2; (6)再分析资料温度与观测温度空间分布的相似性从高到低依次为JT> ET2> ET1> NT1> NT2.  相似文献   
237.
徐琼芳  高庆九 《气象科技》2011,39(2):207-211
根据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轨迹规律,分析了黄赤交角、太阳赤纬、经度和太阳高度角对日照迹线形成的影响,解释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几个具有代表性日期日照迹线形成的规律,阐述了暗筒式日照计日照迹线位置随季节变化的原理。地球运动轨迹固定,以地球作为参照物,地球相对静止,太阳围绕地球转,太阳光在无任何遮挡的情况下,每日的日照迹线可严格求出。用严谨的理论依据,导出日照迹线公式,并设计出软件,每日日照迹线可任意全真显示。  相似文献   
238.
以某工程边坡中的岩体结构面为研究对象,为得到较合理的抗剪强度参数,分别使用携剪试验和JRC-JCS模型得到两种参数,然后在对比分析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综合取值.结果表明,携剪试验受取样制约,所得抗剪强度值大于实际,而JRC-JCS模型利用现场回弹仪试验和结构面实际粗糙值,所得强度值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39.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