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详细讨论了基于矿体轮廓线的三维建模方法中涉及的匹配对应、分支和构面建模等主要问题.针对轮廓线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矿体整体走向为投影方向,以相邻剖面中轮廓线总面积之比为缩放比例的等角度变比例投影算法,将不共面的轮廓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中以完成共面轮廓线的匹配拓扑分析,从而解决轮廓线的对应问题.为了解决轮廓线的分支问题,设计了一种距离反比加权平均和样条函数相结合的自适应插值算法.最后通过采用实际矿山数据建模,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12.
进行地质科学大数据统合利用,涉及一系列理论、方法和技术问题,包括:多源多类异质异构地质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问题;数据汇聚、集成和结构化、可视化转换问题;数据同化、融合问题和深度挖掘、广度聚联问题;地质大数据有效利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问题,以及云服务的模式和系统架构问题。所面对的挑战是实现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静态勘查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处理和应用,以及大数据与小数据、混杂性数据与精确性数据、模型与数据、有模型与无模型、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矛盾与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复杂野外地质属性数据的快速采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开发计算机辅助填图系统的野外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关键是要解决快速采集数据的问题。通过编制特别的野外数据录入专用软件 ,把数据库的前端和后端分离 ,使用多数据表单界面录入技术和标准词条的屏幕提示录入技术 ,大量使用组合快捷键 ,采用动态数据模型技术 ,综合集成先进设备和空间坐标的实时自动捕获等方法 ,可以有效提高野外地质数据的采集速度。  相似文献   
14.
论地质信息科学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地质信息科学是关于地质信息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一个综合性学科领域.其发生和发展,是地球信息科学与地质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内部条件是地质学定量化和地矿勘查信息化的自身需要,外部条件是计算机科学和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兴起和发展的促进.其研究对象是岩石圈的地质信息,其理论框架的核心是地质信息机理,包括地质信息的本质、运动规律、传输机制和信息流的形成机理等.其方法论体系包含着主题信息管理法、信息分析综合法、行为功能模拟法和系统整体优化法.其技术体系由地质数据采集、地质数据管理、地质数据处理、地质图件编绘、地质过程模拟、地质资源评价、地质信息传播及其多S集成化技术所组成.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系统中GIS和DBS的集成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一轮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将全成引入计算机技术,实现区谱填图的全程计算机辅助化,其中“多S”集成应用是关键问题,目前GIS平台上已把GIS,CADS,GPS集成为一体,进一步是将DBS和GIS集成应用,这可以通过建立主题数据库,使用公共数据模型和开发“通信中间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张夏林  李棠华 《台湾海峡》2000,19(3):299-303
本文通过地处闽南沿海地区崇武气候站不同日观测次数大气稳定度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8个时次和4个时次观测记录所统计的稳定度频数,误差较小(与24个时次比较,下同),对重要结论无大影响,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大气稳定度的状况和特征;而采用3个时次观测资料分析,其误差大,甚至导致相反的结果,实际应用时必须慎重。  相似文献   
17.
地质空间认知与多维动态建模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空间建模本质上是通过有限的地质空间数据,重构地质空间对象和格局,以恢复或模拟特定地质空间相关特征供人感知的过程和工具。从空间认识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地质空间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三维地质建模的5个技术层次结构、对应的模型层次划分和三维地质建模生命周期。实际应用表明,该体系结构能够有效支持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地质建模。这将有助于多维地质空间建模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玻璃国土”最终成果的表达应该是多分辨率的三维模型的集成。一般地区是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解译成果建立的
小比例尺的地表和地下三维地质框架模型,而对于有丰富勘探资料的矿集区和正在开采的矿山,应该建立分辨率更高的高精度三
维模型。包括矿山三维地表模型、三维钻孔模型、三维矿体模型、三维岩层模型、三维构造模型和三维井巷模型等,建立这些高精
度模型所需的数据、所需采用的方法、建模过程及模型结果各不相同。多分辨率模型的集成及应用涉及建模数据的一体化问题,
包括坐标系统、边界对接和数据结构的一体化问题,需要在“玻璃国土”建设的统一框架下,事先制定分类标准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地质空间建模本质上是通过有限的地质空间数据,重构地质空间对象和格局,以恢复或模拟特定地质空间相关特征供
人感知的过程和工具。从空间认识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地质空间的本质特征,提出了三维地质建模的5个技术层次结构、对应的模
型层次划分和三维地质建模生命周期。实际应用表明,该体系结构能够有效支持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地质建模。这将有助于多
维地质空间建模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合理扣除矿体块段空间范围内的夹石、小块段、采空区是获取真实资源储量的前提.根据我国传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空间关系的计算机辅助夹石、小块段、采空区快速扣除的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实现了QuantyMine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软件中的垂直剖面法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子系统.经实际矿山应用对比,该系统可有效地解决围岩夹石、小块段、采空区扣除等复杂问题,为用户提供一个基于传统方法的矿产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