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苏州市能见度与影响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2009年6月—2010年5月苏州市气象局霾监测点颗粒物浓度、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气温等观测资料,分析了苏州能见度变化特征,建立了能见度和影响因子的统计模型,研究了能见度和气象因子及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苏州市能见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能见度最好,秋季能见度最低;能见度日变化显著,最低能见度通常出现在清晨,午后明显好转;PM10、PM2.5、黑碳浓度值和相对湿度与能见度都呈反相关关系,但黑碳对能见度的影响不如PM10和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明显;风速与能见度呈正相关关系,在东南、南东南风向时能见度值最高。  相似文献   
62.
设计一种基于决策级融合的短期天气预报二级决策模型,并以线性回归法、极值剔除法、支持向量机法为初级决策方法,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对该模型进行了系统实现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的决策级融合结果取得了较高的平均历史拟合率和试报准确率,较初级决策方法平均提升约2%—3%;决策级融合的决策结果将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其有利于提升数理统计预报的应用水平,促进信息化气象保障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63.
狮子山滑坡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是镇江市委、市政府"青山绿水两年行动方案"整治工程之一。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全力以赴,历时一年半时间,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建成后的狮子山公园  相似文献   
64.
复杂山前带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但由于其复杂的地表、近地表及复杂地下构造,造成该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精度差。基于山前带砾石区的激发特点,笔者认为在山前激发点选取过程中可借助Google Earth平台进行点位设计,在激发点选取时应采取避高就低、避砾就岩、避陡就缓的原则;小排列层析反演技术能较好地结合小折射和微测井优点,适用于山前表层调查;井深设计时应尽量选择在速度较高、激发能量较强、激发频率高的介质中激发。ZD地区的采集资料显示,采用山前砾石区激发方式能较好地改善地震资料品质。  相似文献   
65.
构造样式为盆内各类构造组合的几何形态表达,反映了盆地所处应力场性质变化与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基于近5年来针对东海陆架盆地所取得的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并综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对盆地内中生界构造样式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总结,详细划分为5类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走滑构造样式、反转构造样式和底辟构造样式,并进一步细化为12种构造组合。同时,对东海陆架盆地内西部坳陷、中部低隆起、东部坳陷3个构造单元内的中生界构造样式发育情况分别进行了总结,各类构造样式自西至东具有各异的展布特征。综合盆内中生界构造样式几何学特点与展布特征可见,由于伊佐奈歧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区内处于挤压构造环境,进而形成了挤压背斜、断背斜、正反转等构造组合;大洋板块的后退翻卷及板块碰撞、俯冲的远程效应下,区内构造环境以伸展作用为主,形成了一系列NNE向裂陷盆地,发育了丰富的伸展构造组合;走滑-拉分构造的发育较好体现了构造环境的转变,地震剖面上见有花状断裂发育;岩浆底辟构造多发育于拉张环境下,与断裂展布息息相关,多沿NE-NNE向断裂展布。此外,新生代多期构造运动是影响中生界构造样式发育展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争议了一个世纪,作为东部地区冰川堆积重要依据的"泥砾"(冰碛),一直被持非冰川观点者称作是泥石流沉积物。但是,由于冰川与泥石流的堆积过程之间存在本质差别,这必然在堆积体的特征上表现出专属性差异。因此建立冰川与泥石流在堆积特征与堆积过程上的专属性差异,在冰碛物的成因分析、冰碛堆积过程恢复上就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对比分析了冰川堆积与泥石流堆积的过程差异的基础上,发现两类堆积体在平面与剖面上都存在明确的专属性差别。冰川冰碛在平面上形成专属性的垄槽序列,剖面上显示为无层理、混杂堆积状态。泥石流形成堆积扇,扇面上呈放射状垄岗堆积,剖面上表现为韵律序列。这是区别冰川与泥石流堆积体的本质所在。在此基础上,对蒙山九龙潭一带混杂堆积体进行调查与恢复,发现其具有典型的冰川成因垄槽序列特征,结合其剖面上表现为无层理、混杂堆积特征,从沉积序列与沉积过程的角度,佐证了蒙山九龙潭混杂堆积为第四纪冰川作用的事实。垄槽序列既是堆积物是否为冰川作用属性判断的专属性特征,也是恢复冰碛堆积体基本地貌特征与堆积过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于2015年8月,在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渥洼池湿地,设置了52块采样地,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植物盖度下,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芦苇叶片中的平均全碳、全氮和全磷质量比分别为215.20~453.65 mg/g、9.64~25.80 mg/g和1.19~2.98 mg/g,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分别为12.25~40.81、96.46~316.02和4.35~15.34。芦苇叶片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都在低盖度下最大,碳氮比在高盖度下最大,碳磷比和氮磷比在中盖度下最大。芦苇叶片全碳含量、全磷含量与所有土壤理化因子都不相关;全氮含量与0~2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40~60 cm深度土壤全氮含量显著负相关(n=52,p0.05),与0~60 cm土壤含盐量显著正相关(n=52,p0.05);芦苇叶片碳氮比与0~20 cm、40~60 cm深度土壤含盐量和40~60 cm深度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n=52,p0.05);芦苇叶片碳磷比和氮磷比与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n=52,p0.05)。氮元素是研究区中芦苇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68.
以荆江四口洪道静态控制网工程为例,基于EGM2008重力模型进行GNSS高程拟合,对拟合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并达到四等水准要求,大大的减轻了四等水准工作量,提升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9.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研究的一项基础技术,简要介绍国内外模拟实验技术的概部,主要特点是可视化程度高,测试精度高和检测手段多;重点介绍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室的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可以适应目前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的需求,利用光通过率的变化测定了甲烷在纯水中的P-T间的关系,验证了本实验装置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0.
在在线动态专题地图符号的绘制过程中,数据的流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在线动态专题制图系统在符号化过程中采用自定义格式的数据进行数据流通,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效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代码的可读性。GeoJSON是一种用于简单地理特征集合编码的开放的数据组织格式,本文以浙江省智慧时空信息云平台为例,讨论并设计基于GeoJSON的在线动态专题地图符号服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