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1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应用现状,提出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概念,开展基于框架数据的制图与可视化表达技术及数据更新机制研究,生产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地理信息产品,促进基础地理信息在各行业更加深入应用,为提高北京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奠定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2.
阐述了地图数据库下图形编辑的原理、方法,MDBGES的构成和功能,提出了库函数的建立及其分类方案,以及一整套与地图数据库接口函数的原型。在用户与DBMS的接口规范化方面作了有益探索。此外,还探讨了符号图形编辑的两种设想。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专题地图统计图表软件研制的思想和方法。主要解决了统一的数据结构与统计地图多样性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根据制图区域的形状和所表示内容进行图面自动配置。  相似文献   
94.
回顾了《北京测绘》的历史、现状,认为经过30年九届编委会的努力,《北京测绘》已成为北京地区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刊物;但同时存在着稿源质量不高,编辑人员数量和素质需进一步提高,经营理念需进一步改进等问题。作者认为,《北京测绘》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提出了六项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编辑人才培养,全面推广使用《北京测绘》期刊采编系统,选拔优秀审稿人,严把审稿、编稿质量关;二是通过约稿带动刊物稿源质量的整体提高,向创新程度和科技含量高的稿源倾斜;三是开展优秀论文评选,培养自己的作者群,适时建立期刊论坛;四是调整刊物的表现形式,提升《北京测绘》的刊物档次,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培养自己的读者群;五是提高期刊的时效性,缩短论文登载周期;六是加大广告编排力度,提供丰富、准确、实用的测绘技术服务信息,扩大期刊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95.
为缩短规划道路数据的更新周期,提高数据质量,实现数据共享,设计开发了北京市规划道路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了规划道路中线条件编号表的设计以及规划道路中线点属性表中曲线标识、曲线位置、非正常曲线标识设置情况;实现了曲线元素计算、派生红线图形编辑和规划道路中线图形输出.系统通过了专家鉴定,并被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使用,实际应用证明,本系统设计合理,达到了预期目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
回顾了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二十多年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输出-地图生产是地理信息产业的主要任务之一。搞好这项工作应建立GIS数据库到地图数据库的双向通道;扩展地图数据库的地图制图和桌面出版功能;编制好系列基础底图和社会公众普遍需要的普通地图、政区图、地名图、交通旅游图,逐步实现编制导航地图,争取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做好用户需求调查,编制若干专题地图产品;开发影像地图、三维地图、实景地图等地理信息新品种;跟踪国家开展的各类普查或调查项目,编制高科技含量的地图集。  相似文献   
97.
论述了城市多元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体系技术方案,并在自主研发"地理信息工作站"系列软件;建成多源、多时态、多尺度、异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搭建相关私有云平台;提出多种有效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方法;实现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建模等方面实施创新。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和多项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98.
针对同时承担地理国情普查和地名普查的部分测绘部门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该文论述了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的特点、目的与内容,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都具有空间性和时态性,普查对象相同,成果形式也有一定共性。地理国情普查与地名普查内容有一定程度交叉,但两者在目的、周期、所用底图、内容、技术及分类和成果形式上具有差异性。建议两者取得成果数据应相互核对、利用、借鉴,达到集成创新,实现测绘地理信息事业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99.
电子地图(集)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给出了电子地图的一般形式,分类及其,介绍了电子地图(集)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并对电子地图(集)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论述了城市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内容。在ARC/INFO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方法。北京市地下管网图形数据库系统的研制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