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22篇
地球物理   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针对如何将统计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在专题地图上直观简洁地表达,探讨了统计数据在专题地图中可视化的工作流程,从信息传递和视觉感受的角度,阐述了美观、清晰、易读的视觉感受对提高专题信息传递有效性的影响,并根据专题地图设计制作中的典型案例,阐述了设计中需要关注图形符号的选择,确定与读者视觉感受匹配的分级数,选择体现专题现象之间差异的分级界限,并探讨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系列世界地图》的发展概况,重点描述了在《系列世界地图》基础上衍生出的专题图种《系列世界地势图》,从"地势图与地貌图、地形图的比较"、"专题内容的确定"、"地名标注原则"、"立体景观效果"4个方面,对地势图编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对编制世界地势图的工作实践进行有效归纳和总结,并为编制其他类型世界专题地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3.
廖小韵  郝晓光 《地图》2010,(1):21-21
<正>"舆"在《辞海》中有6种语意:车、乘坐、抬、众人的、对差役的称谓,还有一种语意是"地"。作为"地"的语意是这样的:古代"舆"指车子的方形底盘,与之对应是一般车子上面的圆形华盖,而"天圆地方"  相似文献   
24.
针对南极冰原地貌的特殊性,探讨了世界地势图上南极洲及格陵兰岛的特殊表达方式,分析了特殊高程对表达冰盖地貌形态的作用,从地图认知功能的角度,研究高程模型中高度表色彩设计的意义,表现出冰盖、陆缘冰及海洋的接触关系,最终确定南极洲与格陵兰冰川等区域的设色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5.
探讨了影响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精度的相关因素,从成图精度的标准、影响成图精度的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精度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质量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26.
雪龙船实时航迹图中的技术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成果,结合GI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于2004年11月首次实现了我国南极考察“雪龙”船航迹的网上实时跟踪服务。本文详细论述了“实时航迹图”的投影转换原理、图幅坐标与屏幕坐标的映射、航迹线剪裁、网上建立“实时航迹图”及利用可视化组件实现网上“实时航迹图”web应用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7.
基于《系列世界地图》和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绘制出一套四种的系列世界地势图,具体分为:"东半球版"、"西半球版"、"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其中,"东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为"经向世界地势图",适用于表达东、西半球的地形和构造分布;"南半球版"和"北半球版"为"纬向世界地势图",适用于表达南、北半球的地形和构造分布.新编世界地势图采用分层设色的方法显示出各高程带的范围以及区域地貌形态、不掺杂任何人为描绘成分、将全世界陆地和海底的地势起伏逼真地表现了出来,为地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图形工具.目前,该图件已经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8.
基于新编《系列世界地图》的全球板块分布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绘制出一套四种全球板块分布图,具体分为,“东半球版”、“西半球版”、“北半球版”和“南半球版”.其中,“东半球版”和“西半球版”为“经线全球板块分布图”,适用于反映东、西半球的板块构造分布;“南半球版”和“北半球版”为“纬线全球板块分布图”,适用于反映南、北半球的板块构造分布.基于《系列世界地图》的全球板块分布图以东、西、南、北四种视角,从经度、纬度两种方向,将全球板块构造以多元化的形式地表达出来,为深入研究板块相互作用和运动机制,提供一种新的图形工具.  相似文献   
29.
廖小韵 《地理空间信息》2011,(4):I0007-I0008
晚清时期,西方测绘技术的流入,张之洞营造的近代文明大环境,及1889年编制《大清会典舆图》的需求,使得湖北第一次有计划地实施了测绘人员培训计划,成就了湖北测绘队伍的壮大及湖北测绘事业最初的发展。1892年,张之洞委派邹代钧任总纂,  相似文献   
30.
地图内容是通过地图符号来表达的,随着地图所承载的内容不断丰富以及对地图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地图符号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基于此,通过研究从战国到清朝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地图,围绕中国古地图符号象形这一最大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古地图符号的山水画法、抽象画法和符号化3种表示方法,阐述了中国古地图符号表达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