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了更好地表达地理与地形的结合效果,竖版《世界地图》采取将2005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2005年印制的1︰3 300万《系列世界地图(南半球版)》与竖版《世界地势图》相融合,根据线划图与地形图在世界地图相套合的基本特点,选择典型的地貌与其对应的地理单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线划图与地势图精确地融合在一起,不存在明显的形变误差,完美地展现了世界地理与世界地形的结合效果。 相似文献
22.
以晚清藏南地区地图编制的历史状况为纽带,重现当时的地图绘制者在藏南地区地图编制中存放的意图;梳理多种藏南地图的表达方式,探索晚清时期中国版图之中印边界在地图中表达的状况,以及对当时中国地图上藏南地名标注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认清地图对于国家领土主权宣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系列世界地图》的发展概况,重点描述了在《系列世界地图》基础上衍生出的专题图种《系列世界地势图》,从"地势图与地貌图、地形图的比较"、"专题内容的确定"、"地名标注原则"、"立体景观效果"4个方面,对地势图编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对编制世界地势图的工作实践进行有效归纳和总结,并为编制其他类型世界专题地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4.
针对南极冰原地貌的特殊性,探讨了世界地势图上南极洲及格陵兰岛的特殊表达方式,分析了特殊高程对表达冰盖地貌形态的作用,从地图认知功能的角度,研究高程模型中高度表色彩设计的意义,表现出冰盖、陆缘冰及海洋的接触关系,最终确定南极洲与格陵兰冰川等区域的设色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5.
针对如何将统计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在专题地图上直观简洁地表达,探讨了统计数据在专题地图中可视化的工作流程,从信息传递和视觉感受的角度,阐述了美观、清晰、易读的视觉感受对提高专题信息传递有效性的影响,并根据专题地图设计制作中的典型案例,阐述了设计中需要关注图形符号的选择,确定与读者视觉感受匹配的分级数,选择体现专题现象之间差异的分级界限,并探讨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常规地图产品审校方法的研究探讨,总结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以满足地图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与检查,确保地图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7.
探讨了世界地势分层设色的原则和方法,即通过不同设色的比较,分析特殊等高线对表达地貌形态的作用,研究设计高度表色相、色调的意义和作用,最终确定正确的世界陆地、世界海域和南极洲与格陵兰冰川等区域的设色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8.
继新编《系列世界地图》(南半球版)被我国南极科考采用之后,采用新编《系列世界地图》(北半球版)编制出“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航线图”,直接为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提供了服务。航线在图上形成封闭环,直观地表达出“环球”概念。 相似文献
29.
地图内容是通过地图符号来表达的,随着地图所承载的内容不断丰富以及对地图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地图符号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基于此,通过研究从战国到清朝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地图,围绕中国古地图符号象形这一最大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古地图符号的山水画法、抽象画法和符号化3种表示方法,阐述了中国古地图符号表达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0.
通过回顾辛亥革命前后湖北测绘教育的历史状况,探寻在张之洞推行"湖北新政"的过程中,湖北测绘队伍发展的历史背景,回顾邹氏舆地世家对湖北测绘的影响,充分认识了湖北测绘教育在为辛亥革命培养了优秀人才的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