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利用厦门市2001年3月的LANDSAT TM/ETM+图像为主要信息源,在拟订生态环境要素: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土地利用等的分类系统和编码基础上,确定了厦门市生态环境遥感综合系列制图的内容,进行了遥感影像的解译。讨论了系列制图的方法与步骤,轮廓界线的确定和地图综合过程,同时阐述了厦门市生态环境遥感综合系列制图的软件。  相似文献   
42.
 本文对中国西部开发战略提出三点建议:1.中国西部地区现有地球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应进一步分析整理与挖掘提炼,为西部发展战略服务;2.中国西部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发展战略与开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3.充分发挥第二亚欧大陆桥、泛亚铁路与边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本文论述了中国国家地图集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研制发展历程,同时从其编制理论和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特点作了系统分析,并且较全面地总结了图集编制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4.
2004年全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会议”于10月19日至21日在福州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45.
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惠  廖克 《测绘科学》2005,30(3):67-69
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是数字福建应用项目《福建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包括生态环境类型图、生态环境评价图、生态功能区划图以及地势图、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等。编制工作是在参考各种图件和文字等资料基础上,以遥感(LandSatETM)为主要信息源,根据影像特征的差异勾绘生态环境单元并记录各单元一系列相关信息,根据单元图属性派生其它图(地势图除外)。编制过程中着重解决了各专题图的分类系统和编码系统、多源信息复合、遥感综合系列制图与地图演绎法结合应用、3S技术的综合应用、多种制图技术的综合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6.
现代地图学的最新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   总被引:38,自引:15,他引:23  
廖克 《测绘科学》2004,29(1):5-9
本文第一部分国际地图学的最新进展,阐述了专题制图进一步拓宽领域并向纵深发展;计算机制图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地图生产,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集迅速推广;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已形成一体化的研究技术体系;计算机制图-电子出版生产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地图设计与生产的传统工艺;地图学新概念与新理论的不断探索。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地图学与地图事业近30年的发展与成就,论述了测绘部门完成了全国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完成1:100万与1:25万数字地形图制作.在完成一大批专题地图的同时,广泛开展区域与部门的综合制图,编制出版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高水平综合地图集;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地图学新世纪的展望:①抓住数字地球的机遇,创建地学信息图谱;②专题与综合制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③地图学、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形成完整的研究技术体系与生产体系,发展地球信息科学;④为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扩大地图应用领域与范围,增加地图新品种;⑤加强地图学、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原理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7.
中国地理学会于1982年10月14日至21日在南宁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专门的农业地图学术讨论会议。出席的代表来自21个省(区),47个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74篇,其中6篇在大会上宣读,其它在分组中交流,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小型农业地图展览,共展出农业地图和农业  相似文献   
48.
地球信息综合制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廖克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Z1):29-38
论述地球信息综合制图的内涵与意义、理论依据、基本环节;阐述了单幅综合地图、综合系列地图与综合地图集的不同表现形式、设计原则与制图方法;论述了综合制图的统一协调的原则与方法,重点阐明了分类分级与图例和轮廓界线等科学内容方面的统一协调,以及其他统一协调的方法与措施,最后分析了在计算机制图与GIS环境下综合制图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9.
迈进21世纪的中国地图学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较系统地概述了国际上近3O年来地图学的进展,同时,重点介绍了我国地图学的成就和发展以及21世纪地图学的展望.  相似文献   
50.
地图学与"3S "的关系及其在地球信息科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克 《地图》2003,(5):5-5
地图具有公式化(数学基础)、抽象化(地图概括)和符号化(地图语言)等基本性质,具有形象直观性、地理方位性和几何精确性等基本特点,具有地图信息传输、地图信息载负、地图模拟和地图认知等基本功能。因此地图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军事、科研教育、文化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曾提出“地图化”与“地图学作为横断科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