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雷  池天河  廖克  齐清文 《地理学报》2001,56(Z1):49-55
系统阐述了国家自然地图集网络发布的WebGIS开发策略及其实现方法,首先是数据准备,包括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改造、数据库结构改造、数据质量控制等:其次是系统功能,如信息查询、动态制图、统计分析等;再次是系统开发技术,包括主页设计、系统实现策略、WebGIS游览器端开发技术、后端服务器的开发技术等.最后,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地理研究所三十年的科研工作进行了回顾。其中对科研工作的发展按四个时期作了简要分析。重点介绍了为生产和建设服务的工作,扼要总结了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最后阐述了实验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地理学的方向与任务若干问题的商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公元前五世纪,《禹贡》一书概括地阐述了我国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它是全世界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之一。其后,汉代的《汉书地理志》,唐代的《元和郡县志》,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等都是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宋代以后,全国各省府县所编的地方志,也都是重要的区域地理志。凡此都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委会于1981年9月19日至20日在南宁召开了新编委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除到会的编委成员外,还有学会秘书长瞿宁淑同志,中国科协学会工作部和科学出版社期刊室及学报编辑部的有关同志,会议由周廷儒、吴传钧、王乃樑三位副主编主持。中国测绘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最近在郑州联合召开了全国地图编制与地图复制学术会议。出席会议代表共160人,来自中央和27个省、市、自治区制图生产部门、地图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和河南省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这是继1978  相似文献   
15.
地学信息图谱的探讨与展望   总被引:33,自引:8,他引:25  
“图”是指空间信息图形表现形式的地图 ,也包括图像、图解等其他图形表现形式 ;“谱”是按事物特性所建立的系统 ,或按时间序列所建立的体系。地学信息图谱具有图形与谱系的双重特性 ,是由大量地学数字信息经过图形思维与抽象概括 ,并以计算机多维与动态可视化技术 ,显示和揭示地球系统及各要素和现象空间形态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种手段与方法。本文分别论述了 :1.图谱的基本概念 ;2 .地学信息图谱的探讨 ;3.地学信息图谱建立的基本过程与步骤 ;4.地学信息图谱实例--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 ;5 .地学信息图谱的意义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地图制图学的发展概况。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成图概况;各种专题地图的成图概况,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科学内容和编制特点,以及其他地图集的编制出版概况。第二部分介绍有关地图制图理论问题。主要说明在地图投影学中,在制图综合问题上,在普通地图的图式符号设计方面,在地名学方面,在专题地图和综合制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第三部分介绍有关制图技术问题。包括合理的编制地图的程序和工艺方法。采用刻图法、快速转印符号法、重氮感光材料、电子分色、予制感光版、静电复印、缩微等技术介绍;自动制图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在专题地图制作中部分应用的情况;说明遥感技术已应用于普通地图的更新,制作各种影像地图,并成为编制专题地图的主要方法之一。第四部分展望中提出对我国地图制图学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的一些看法,包括地图制图事业的发展,大力加强地图制图学理论研究,尽早实现制图自动化,常规制图技术作业力求革新等问题。在这四部分之前,还扼要地回顾了我国地图制图学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测绘学会于9月2日至7日在大连联合召开了全国教学地图与地图学教育学术讨论会。这是建国三十五年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关于教学地图与地图学教育方面的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近100人,大多数是长期从事地图学专业或基础课教学的教授、讲师和从事地图科研与生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福建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菁  廖克 《世界地理研究》2009,18(2):169-176
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为指导,借鉴其它学科图谱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图谱思维的抽象概括,结合福建省脆弱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方向,提出建立脆弱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的指标体系,对福建省各县市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估,并进行规律和模式的挖掘,形成对区域生态环境更深层次的认识,探讨地学信息图谱在福建省脆弱生态环境建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地学图谱是用可视化形式 ,有规律的图形来表现空间信息 ,地学信息图谱是计算机化的地学图谱 ,是地图可视化的一种新形式。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是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景观信息图谱的基本概念 ;然后探讨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设计与提炼的技术路线 ,以及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与自然景观单要素信息图谱的提炼方法 ,并给出具体实例 ;最后简要介绍了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信息系统的研制。通过对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的设计与提炼 ,探讨了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为地学信息图谱的进一步研究 ,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国际欧亚科学院是由欧洲、亚洲以及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文化与社会活动家所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科学团体。总部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最近已获准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并将得到财政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成立国际欧亚科学院的主要目的是:联合欧亚大陆以及世界各国科学家,为了解决具有空间联系的各国所面临的共同性紧迫问题,诸如提高各国环境的安全程度,加强在改善生态、地理信息系统、电子通讯以及进一步发展经济、文化与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科技合作。国际欧亚科学院将举办各种学术活动。通过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各领域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促进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