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171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796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91.
Dow在1977年提出的利用上下构造层镜质体反射率(Ro)差值来估算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在国内仍有广泛的应用。使用镜质体反射率法,首次系统地恢复了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沙四段地层剥蚀厚度。沙四段地层剥蚀量介于100~400 m,平均剥蚀量为250 m,最大剥蚀区在鲁西隆起西北侧的斜坡边缘,最大剥蚀量近600 m,但范围较小,在凸起区则只有较小的剥蚀厚度。  相似文献   
992.
东太平洋海盆海山玄武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太平洋海山玄武岩属于大洋岛屿拉斑玄武岩,主要由橄榄拉斑玄武岩、石英拉斑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组成,具有拉斑玄武岩系列和过渡玄武岩系列。岩石具有基质为拉斑玄武结构或间隐结构的斑状结构和气孔构造,斑晶主要由拉长石和普通辉石组成,基质除拉长石和玻璃质外,还有少量普通辉石和磁铁矿等,岩石化学成分中Al2O3、Na2O、K2O含量偏高。玄武岩中稀土元素分配型式基本相同,曲线较平坦,稀土分馏不明显,具Ce、Eu负异常,反映岩石具有共同的成因,属晚白垩世以来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3.
报道中国水产总公司金枪鱼船队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期间在印度洋东部海域进行延绳钓作业的有关情况。结果显示船均月产量,以尾数计在49~175尾之间波动,最高出现于1998年9月,最低出现于1997年5月,平均116尾/船  相似文献   
994.
995.
西太平洋陆缘海沉积物中碳酸钙旋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阎军 《海洋科学》1989,13(5):28-32
东中国海、南海沉积物中碳酸钙含量变化的分析与对比,表明其碳酸钙含量变化与典型的太平洋CaCO_3,旋回并不一致,而是与大西洋型CaCO_3曲线相同。本文称之为西太平洋陆缘海型CaCO_3旋回。这种太平洋陆缘海型CaCO_3,分布模式对该区域古气候研究及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划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长江、黄河水沙特征初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黄河为我国最大的两条河流,也是世界上很有特色的大河。其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从南、北两边向东流经我国三大地貌类型区,分别流入东海和渤海,流域面积广阔,携带了巨量的水、沙和营养盐类,在河口地区形成了巨大的三角洲,其邻近海域则形成了高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环境。因此,两大河流的年径流量、输沙量及其变化对长江、黄河三角洲区和邻近海域的地质地貌特征与生态环境等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且是我国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由于长江、黄河流域气候条件、下垫面物质组成、流域地质地貌特征、河流入海口位置、海区自然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使两大河的水沙特征在入海口的造陆速率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江和黄河水沙物质输运及其变化特征,作者选取距长江口门624km,潮区界附近的大通站作为长江干流水沙变化特征的代表,黄河则选用下游利津站作为黄河干流水沙变化特征的代表,将其水沙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研究该地区陆海相互作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三十多年重视起来的一种新型能源,被誉为21世纪洁净替代燃料,已逐步引起越来越多国家政府、企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以南海北部陆坡作为研究案例,充分利用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和钻探工程资料的优势,重点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理论研究,通过成藏理论创新,提高成藏预测能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围绕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国际上在物质来源及成因机理、物理化学特征、形成环境及成藏模式、分布规律和资源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发现了一系列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生物证据,钻探发现并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但尚有许多关键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中气、水、沉积物和水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天然气水合物的物理、化学响应机理及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对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控矿机理等。  相似文献   
998.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贴地层风沙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梯度集沙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实测的2014年7—8月贴地层输沙量梯度观测资料(观测高度区间0~5 mm、5~15 mm、15~35 mm、35~85 mm),对沙尘天气过程贴地层风沙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沙尘天气(沙尘暴和扬沙)过程中,随着风速的增大,各高度层输沙量也随之增大。沙尘暴天气中,风速7.5 m·s~(-1)时,15~35 mm处的百分含量超过5~15 mm处的百分含量,风速7.5 m·s~(-1)时,15~35 mm处的百分含量达到最大,其余各高度含量变化不明显。扬沙天气中,风速8.0 m·s~(-1)时,百分含量最大值出现在35~85 mm高度处,占48.9%,风速8.0 m·s~(-1)时,大小依次为:15~35 mm(49.5%)35~85 mm(31.7%)0~5 mm(12.7%)5~15 mm(9.2%)。(2)两种天气过程中,沙粒的平均粒径在垂直高度上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粒径峰值均处在125~250 um,极细砂含量最高,细砂次之。与扬沙天气相比,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极细砂、细砂、中砂在各高度层上的含量略微下降,粉尘含量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999.
北京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发展与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双成  蒙吉军  彭建 《地理学报》2017,72(11):1937-1951
北京大学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缘起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在本校设置的自然地理学学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学科初创和完善等阶段,逐渐形成了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学科体系。针对日趋严峻的气候变化、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北京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在陆地表层过程及机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生态风险评价与安全格局构建、自然地域系统划分等方面进行了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引领了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展望未来,北京大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将持续进行水、土、气、生等自然地理要素与过程的综合研究,认识人类活动与全球环境变化对主要自然地理过程和格局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观测数据与地表系统模型融合系统,定量评估要素与过程耦合的区域资源环境效应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功能区划、国土开发整治和流域综合管理等国家战略服务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00.
从地(市)级气象台的业务工作出发,试图建立能过微机实现的对上接收信息,对外预报服务,对下预报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化系统,以发挥地(市)级气象台在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推动天气预报和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把基层气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