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解地下水水质运移问题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下水污染问题可用对流一弥散方程描述之。但对于以对流占优势的问题,数值法都出现一定的数值弥散和数值波动现象。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消除数值弥散和数值波动方面作了很多努力,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进方法,但进展不太大。最近,S.P.Neumao提出了用改进的特征值法和有限单元法相结合解对流—弥散方程,效果很好。本文在Neumao研  相似文献   
22.
根据瑞典条分法和简化毕肖普法分析边坡稳定性原理,通过对抗滑桩及桩间土的稳定力矩与滑动力距进行单独分析及计算,提出基于桩体强度的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桩-土分算法。采用桩-土分算法和规范法对具有不同加固桩桩径、桩间距和路堤高度的边坡稳定性及滑坡破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桩-土分算瑞典条分法计算所得稳定系数最大,桩-土分算毕肖普法次之,规范法所得稳定系数最小。基于3种方法的路堤边坡稳定系数均随坡高增大而降低,规范法与桩-土分算法计算所得稳定系数差值,随边坡高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形变化。此外,桩-土分算法分析所得边坡最不利滑面位置出现了“下移”现象,根据规范法边坡最不利圆弧滑面穿过地基加固区中部,但当路堤边坡高度为9~15 m时,桩-土分算法分析所得最不利圆弧滑面绕开了柔性桩加固区域,位于柔性桩加固区底部以下区域,且此时边坡仍然存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影响天然气保存的TSR反应体系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CH4-CaSO4反应体系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确定了反应的途径, 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该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能够自发进行, 在550~700℃的条件下可以发生, 生成硫化氢、碳酸钙和水, 根据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的活化能以及根据动力学推算的地质条件下TSR的反应速率, 和前人根据地质实例进行推测的结果基本吻合, 验证了本实验研究的可行性, 从而为研究天然气保存死亡线的确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微量轻烃气体快速分析方法及其在金属矿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矿化探, 过去主要用金属及非金属元素作指标。用有机气体作指标的试验是国外近几年报导的。国内过去未开展过烃气找金属矿的试验工作, 因此也尚未研制和试验过适合于金属矿勘探用的轻烃分析方法。本文报导新近研制的轻烃测试方法。样品在真空容器中, 用酸分解脱出烃气,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可向时完成C1—C5共九项烷烯烃测定。样品的测定下限低, 甲烷为0.1μl/kg, 报出率100%, 相对偏差在±20%内。本方法已经过3000余件样品分析考验, 证明方法可靠。已在铅锌矿、金矿和构造断裂地区进行了测量试验, 不仅普遍探测到轻烃气的存在, 而且均获得了明显的异常显示。初步表明, 轻烃气体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良好地球化学指标。在金属矿上进行烃气测量试验, 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25.
将特征值法与交替方向有限差分法相结合,求解具有重力项的二维饱和——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在数值稳定性和计算效率方面较一般的数值解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6.
△C是地球化学直接找寻油气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报导△C测定最佳条件,各种碳酸盐干扰影响,方法精度及测定装置选配等方面的详细研究结果。建立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及煤藏普查的△C测定方法和便于推广应用的测定装置系统。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25%。指出土壤中存在的非油气成因碳酸盐的量一般超过数毫克即有干扰。根据本文测定的各种碳酸盐热分解温度,指出现在沿用的500—600℃温区测定△C有漏掉部份△C异常的可能性。因此△C测定的最佳温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选择。用该方法在一个已知小油田上发现了一个似环状弱△C异常与构造及油储相符,在某未知地区的剖面测量中,发现了几处强度高,范围大的异常带。  相似文献   
27.
油气地表化探中干扰因素的排除及其效果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地下油气藏中烃类垂向运移及其环晕效应已为很多油气田所证实;以此为基础,多指标多参数的油气化探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化探效果并不总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地表自然条件的复杂性、油气圈闭类型的多样性及化探异常模式的多样性考虑不足.过去,一般在地质及地表地球化学条件都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容易取得化探效果;在复杂的情况下,就很难取得实效.本文通过笔者近年来亲自进行的部分油气化探勘查实例,总结了地表景观、介质等影响因素的排除方法及环晕异常与顶部异常识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8.
甲烷和固态硫酸钙的热化学还原反应模拟实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碳酸盐岩地层中常伴有硫酸盐岩的沉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干酪根热降解生成的气态烃与硫酸盐岩接触后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简称为TSR反应),使气态烃消失,这可能是造成生气死亡线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CH4-CaSO4热化学还原反应的热力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而且升高温度对反应有利。利用高温高压模拟装置对CH4-CaSO4反应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微库仑、气相色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甲烷和固态硫酸钙能够发生热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硫化氢、碳酸钙和水。最后,将CH4-CaSO4反应体系同国内外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对比,认为本实验研究能够更好地补充和完善TSR反应体系,解释地质条件下工业气藏的死亡线问题。  相似文献   
29.
对南秦岭封子山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Hf同位素的研究,以确定其形成时代、岩体成因及形成时的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试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晚期(716~710 Ma).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εHf(t)为-3.16~1.17,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84~1.52 G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封子山岩体具高硅(62.92%~73.57%)、高钠(3.33%~4.22%),富集轻稀土元素,富集K、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Eu显示弱负异常(δEu=0.79~0.95),为准铝质-弱过铝质中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结果表明,封子山岩体主要来源于陡岭群片麻岩的部分熔融.封子山岩体形成于裂谷扩张与小洋盆间杂并存的构造环境,是洋壳向陆壳俯冲作用的产物,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事件在该地区作用的响应.   相似文献   
30.
汪康乐  黄梦霞 《北京测绘》2023,(11):1456-1461
潮位高度变化反演过程中易产生部分数据丢失情况,导致实时潮位高度变化反演精度不高,为了提高对潮位实时监测能力,研究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NSS-R)技术的实时潮位高度变化反演方法。通过信号采集设备采集GNSS-R原始信噪比(SNR)信号后,采用奇异谱分析(SSA)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相结合的去噪方法去除原始SNR信号的噪声,保留有价值SNR信号;通过线性尺度变换得出线性化SNR信号,经多项式去掉直射信号分量,得出多径振荡分量;采用小波变换分析多径振荡分量提取实时潮位,完成实时潮位高度变化反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较好,可实现实时潮位高度变化反演,SSA-EMD针对不同信号的去噪效果均较好,其中GNSS-R信号去噪最佳,在保留原信号趋势同时,可去除信号中多余噪声;该方法的海面高度反演结果和对比区域实际潮位高度基本一致,且可增强实时潮位反演结果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