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利用Y模式建立雷达初步判别不同降水散落物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Y模式,对农七师奎屯和乌苏的两部XDR—X型711数字化雷达1998~2000年的回波资料,进行不同降水散落物判别运算后,结果准确率达80%以上。因此,利用Y模式建立雷达初步判别不同降水散落物系统具有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大姚6.2级地震的烈度与震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综合震区116个居民点的震害调查资料,系统介绍了2003年7月21日大姚6.2级地震烈度分布的形状、长轴方向及长短轴长度、烈度区面积、范围,各烈度区房屋震害以及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迅系统、交通系统和水利系统及地质灾害的特征,并对烈度异常点的场地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2005年8月5日云南会泽5.3级地震现场41个居民点的震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此次地震的等烈度分布图及有关参数,分析了场地条件、震害异常原因及各类房屋、生命线工程、水利设施、沼气池等的震害特征和地质灾害特点,并提出了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组件式GIS技术的地下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基于组件式GIS的地下水资源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与设计、系统功能特点进行丁分析。系统基于组件技术,不依赖任何商业地理信息平台,将通用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与专业应用功能无缝有机集成为一体。所设计的系统,充分利用GIS信息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和决策,在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隧道围岩中较差的砂土质隧道围岩一般在洞口段较为常见。砂土具有粘聚力是客观事实,该粘聚力会对砂土质围岩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从影响砂土质围岩坑道稳定性因素及围岩稳定性分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与砂土质隧道围岩稳定性相关的粘聚力的影响因素,发现砂土的密实程度对砂土围岩粘聚力有较显著的影响;细粒(d<0.075mm)含量对粘聚力的影响规律与砂土密实程度有关;采用细粒含水量而不是砂土含水量的方法来评定潮湿砂土的粘聚力的影响是较为合理的方法,并总结了细粒含水量对砂土粘聚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6.
用辐射沙脊群水域潮流场、波浪场和风暴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解释了黄海海底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的动力机制 .山东半岛南侧的逆时针旋转潮波和南黄海的后继前进潮波在港外海辐聚 ,形成辐射状的潮流场 .该潮流场为形成和维持辐射沙脊群提供了必要的动力环境 .全新世古流场的模拟结果指出 ,在古河口外有一潮流辐聚辐散带 ,在其作用下发育了古河口堆积体 .波浪场的计算结果说明 ,只有在高潮位和大风速下 ,沙脊区的波高普遍较大 ,对海底地貌的影响才较明显 .长江口登陆型和海上转向型台风的风暴流场对沙脊区有明显影响 .辐射沙脊群的形成机制是潮流形成———风暴破坏———潮流恢复  相似文献   
107.
南非西布什维尔德杂岩体铂、钯、金区域地球化学测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洪  陈方伦  D. De Bruin 《物探与化探》1998,22(5):360-370,359
利用南非勒斯滕堡地区区域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和土壤样品,采用化学光谱法测定Pt、Pd和Au三种元素,对该区布什维尔德杂岩体铂、钯和金进行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发现新的铂族矿(带)异常,在主带上部和上部带底部发现新的Pt、Pd和Au的异常带。  相似文献   
108.
长江三角洲潮滩季节性冲淤循环的多因子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杨世伦 《地理学报》1997,52(2):123-130
根据7个断面的月平均资料建立滩地高程同动力泥 沙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证明:除奚家港断面外,其它6个断面的月均滩高月均海面和月均潮差之间有较明显的负相关第,同水体含沙量之间有较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9.
中国人发砷背景值及其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作者在全国不同自然地理类型区选择100余县近200个采样点,采样点在远离城镇的非污染地区,采集当地居民发样1313份,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含量。测定数据进行计算机统计,结果表明,中国人发中砷含量在0.004-9.999μg/g之间,中位值为0.56μg/g,算术平均值为0.927±1.213μg/g,几何平均值为0.571μg/g。性别和年龄差别不明显。皮尔逊(Pelson)x2法和W检验法检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地理区,人发砷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中国人发砷的地理分布呈南方高,北方低,自北而南逐渐递增的规律。人发砷的几何均值在北方中温带地区为0.2-0.4μg/g之间,到暖温带升高到0.4-0.6μg/g,至北亚热带则达到0.767μg/g,而到中亚热带以南则高达1μg/g以上。在同一自然地理带内,东西间差异不明显,青藏地区亦属发砷低含量区(几何均值0.267μg/g)。并依此对我国划分慢性砷中毒区的人发指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利用了计算机系统的优势,改进了航空摄影负片的密度检测方法,实现了航空摄影负片密度检测系统,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