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197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利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大庆地区(肇州,肇源,林甸,林尔伯特4个站)36年的气温和降水演变特征,从中找出气候异常的规律。  相似文献   
72.
近50年火山喷发和太阳活动对我国气候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贾朋群  石广玉 《高原气象》2001,20(3):225-233
利用特征向量分析与时序叠加分析和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近50a来我国地面气温和降水场中火山喷发和太阳活动的气候信号,强烈的火山喷发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温,喷发1a多以后降温最明显,并能持续约半年。除这个主信号以外,青藏高原、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都可能出现较为复杂的温度变化,温度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的联系更多地反映在二者的振荡关系上。在降水场中的火山信号较弱,表现为火山喷发后的秋冬季节南方地区降水偏多。在青藏高原积雪和深层地温的变化中,没有发现火山和太阳活动信号。  相似文献   
73.
与灾害抗争     
前言阪神·淡路大震灾已经过去 5年了。在这5年里 ,日本各地又发生了暴雨、台风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早在阪神·淡路大震灾发生的同时就开始修改防灾计划并研究防灾对策。那么 ,震灾教训在应付后来的灾害时是否被有效利用了呢 ?每一个市民是否都意识到自己必须从那次震灾中学到最宝贵的东西了呢 ?兵库县把创造性的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工作作为奋斗目标 ,以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共存的社会为基本理念 ,制订了“兵库凤凰计划”。该计划的完成期限恰逢大震灾后的第 1 0个年头 ,即 2 0 0 5年。将震灾后的 1 …  相似文献   
74.
引黄入晋工程8号洞黄土地层采用管片初砌,固结灌浆管片变形观测采用移动式变形观测装置取得成功。简要介绍了该变形观测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介绍了防火墙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对防火墙系统的成败得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6.
大气臭氧与气溶胶垂直分布的高空气球探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本文给出了1993年9月12日利用高空科学气球在河北省香河地区探测到的大气臭氧和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结果发现:(1) 大气臭氧的数密度在整个对流层较低(~10[12]mol/cm3),并从地面到对流层顶略有下降;对流层顶以上开始快速增加,极值层高度在~24 km,其值为4.78×10[12]mol/cm3;臭氧分压有类似的分布特征,极值146×10[-4]Pa,位于同一高度;(2) 在平流层低层,臭氧分压有一个次极值62×10[-4]Pa,位于15~16 km;(3) 0~30 km大气气溶胶数密度呈现出三个峰值:143,8和1.1 个/cm[3],分别位于近地面、5 km和21 km;(4)气溶胶的数密度谱在对流层为双模态;在平流层,次峰消失。同时,我们还与其他观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